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为代表的"思潮运动史"式的述史模式、以赵景深《中国文学小史》和谭正璧《中国文学史大纲》等为代表的"文体分类的作品史"式的撰史模式和以人为中心通过作家串联作品和思潮的写史模式是20世纪20、30年代"附骥式"新文学史书写的三种主要方式.相较于当前中国现代文学较为单一的写史模式,20世纪20、30年代"附骥式"新文学史的书写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关注和研究新文化运动早期"附骥式"新文学史的述史方式有利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变革的探索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了“以读者为核心 ,以接受为枢纽来建构文学史”的学术观点 ,并提出了编纂现代文学接受史的构想。在接受者和接受方式上 ,作者论述了大众传媒、大众读者、改编和演出、出版和翻译、评论家和研究者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程光炜是1990年代以来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他在新诗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建构起以时间为经、以重点群体与现象为纬的“现代性”述史模式;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深入诗歌实际,做深刻的思想阐发;坚持本体立场,形成了带有诗性的研究风格。他的新诗研究在思想和方法上为后来者提供了无限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文学史是文学研究领域的大户,文学史论著数量繁多,而且越来越多,因此产生分辨文学史类型的问题。在已有大量的文学史实践基础上,本文提出文学史分类的基本原则与依据,除通史、断代史、分体史和专史等概念外,还论析了总体史、非史之史等文学史类型,希望更深刻地揭示文学史的本质与特征,有助于文学史撰述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华学自来无史;有之,则自方修始。方修是对马平学的性质和特点、源头和分期作出合理界说的第一人,也是本地人写本地学史的第一人。他的论是马平学作为一门学科创始的标志。他用现实主义学观来描述马华学的成长史,难免有欠周全之处,但不能由此否定.他在国内外尤其是对中国学研究马华学的巨大影响。尽管人们对方修的研究有不同的看法,但在马华学研究史领域,目前尚未脱离“方修时代”。  相似文献   

6.
任何文学史叙述都要使用特定的内在框架皋整合历史上的文学现象。本文认为较为典型的文学史述史框架有原型秩序、经典秩序和进化秩序三种。原型秩序按照循环的现念来解释文学的发展;经典秩序既高扬文学传统对后代的影响,又强调后代根据现实需要对前代文学的主观认定;进化秩序则认为前代文学是一个必须超越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对于"文学"和"现代文学",我们的观念过于单调和陈旧,这导致现代文学史被书写得纯粹而僵化、偏执和片面,大量的重要文学现象被排斥."取代"而不是"累加"是我们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因而文学史总是以一种否定的方式更替.我们的"历史"观还是非常传统的,"真实性"、"客观性"、"规律性"、"统一性"、"有机性"等还是我们的基本观念或信念.以这样一种"历史"观为基础,现代文学史似乎就是一部主题文学史,就是一部具有等级、秩序和层次的文学史,就是一部文学规律史.  相似文献   

8.
刘勰的《文心雕龙》虽不是一部文学史巨著,但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史思想。它包括以“文原于道”为核心的文学起源论;以“质文代变”、“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等为核心的文学发展论;以从史学到文学、从“博观”到“见异”和“唯务折衷”等构成的文学史方法论;以“六义”作为文学史评价标准等四个方面。这一系列系统而独到的观点对新世纪的文学史学学科建设仍具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真诰》作为上清经典,可作为上清派发展过程的原始记录。同时因其大量运用颜色词汇、比喻贴切、以组诗形式探讨问题又具有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文学史的"分期"、"入史"和"史实"是"重写文学史"浪潮中非常关键的三个问题。"分期"要尊重受众的接受习惯,"入史"要以"实绩"为准绳,"史实"更是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只有这样,重写的文学史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学史是建立在现代性的文学和历史观念基础之上的一门学科.文学史的写作必须要有文学和历史的相对规定性.但是,长期以来,文学史的写作都是在社会史的指导下进行的,这使得文学史写作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本文认为,只有将社会史从文学史中分离出去,把文学史的写作重心放在语言艺术发展规 律的探索上,才能建立一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的展开造就了一种形式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文学史的编写和教学中表现为一种超越了文学性之具体呈现语境的历史理性化的文学史。这种文学史无法将文学性体现在文学史的教学之中。要克服历史理性化的文学史所带来的弊病,就应当提倡一种故事化的文学史,让文学史的教学回到文学性诞生时的语境之中  相似文献   

13.
范泉是上世纪80年代才出现于中国现代学史上的“出土物”。他是名的作家、翻译家,也是一个杰出的学史家。在中国现代学史研究上范泉具有极重要的位置:他是中国现代学史料的拓荒,是大陆研究台湾学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被称为中国文学史的世纪。21世纪的中国文学史研究如何在百年积累的基础上达到更高境界,这是文学史研究和文学史理论面临的新课题。为此,在总结以往文学史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文学史现代学术体系的三元结构和多维形态;在总结以往文学史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各种文学史类型的具体写作原则,从而拓展文学史研究的学术视野和学术空间,使“传统的传递”呈现更为绚丽多姿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王靖的《英国文学史》是中国人编写的第一部英国文学史,这部文学史的编写不以作品文本为中心,而以传主(即作家)为中心,自觉运用了传统中国人所熟悉的史传模式,力求将外来学术话语与中国本土学术传统相结合。文学史与传记模式相结合,旧识充当了新知的媒介,比较成为与世界对话的途径,作为中西文化在剧烈碰撞之时中国文人的一种特殊的话语策略,既显示出一种自发的比较意识,也反映了过渡时代传统文类的一种新变。  相似文献   

16.
基于Gumperz的“语境化”概念和“语境线索”理论,借助语义学、语用学、话语分析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分析语境线索的功能,认为语篇完整意义的获得是通过语篇中的语境线索激活知识框架,同时借助语境线索链的功能,运用认知和推理机制而最终获得的。在此基础上,试图通过语境线索理论的新思考,建构语境线索模式,以期更好地描写语篇意义的建构和诠释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世界初等教育发展的宏观线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上的初等教育古已有之,它诞生了原始生产力形态让位给农业生产力形态的时代。本所论及的初等教育是指现代教育罐的最基础的一级,现代初等教育在世界历史的现代化进程中产生并获得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初等教育的目的、办学模式、教育管理、教师教育、课程、教学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以三部当代史著为主要个案,从文学史写作的治史理念、文学史写作的价值立场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原则、方法、状态与得失。  相似文献   

19.
文学史本体缘于文学本体论的概念,大致指的是文学史上出现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等内容.1949年以来,由于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过多地涉及到了政治和文化因素,从而遮蔽了原本应当占主要地位的文学史自身的内容.虽然上世纪1980年代就已有进入文学史内层的争论,但这一问题至今仍未得到很好解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进入新世纪,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回归文学本体作了一个表率.文学史研究本体性的回归,既有文学自身边缘化的原因,也有文学研究者自身的努力,外来的文学思潮也起到了不小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讨论十七年文学如何进入文学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这段时期的文学是否具有文学史价值?许多现有的文学史著作以"文学的自主性"作为衡量标准,从而否定十七年文学具有文学史价值,这种作法是不科学的。我们认为,十七年文学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对这段文学史的"重写",旨在颠覆的是以往政治视角下的文学史观,而非基本的文学史实。但对文学史观的置换,会牵连到文本的选取工作。选取哪些文本入史,其根据应该是作品产生的社会影响。十七年文学史写作的正途,应该是从基本的文学史实出发,回归历史情境,屏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和随意臆测历史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