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的一位在北京某机关从事档案工作的朋友.给我的一封信里说他自己大学毕业“嫁”到机关近20年来.长年忙于收集、整理、编研档案信息,已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档案事业.现如今已是“半老徐爷”了。喜欢幽一幽自己的我的那位档案界朋友.其实才三十过八.然我却还比他大两岁哩。他是半老徐爷,我便要想想自己是不是还有点“风韵”。  相似文献   

2.
一 年一次的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有摄影界“奥运会”之称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备受摄影界的广泛关注。去年年底 ,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中国第一个“荷赛”讲习班更是撩拨着国内众多青年摄影记者们跃跃欲试的心。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也好 ,还是举办大师讲习班也罢 ,业内人士都渴望认识“荷赛”的价值、探究“荷赛”的规则、融入“荷赛”主流。显而易见 ,“荷赛”已经成为中国摄影走向世界的一个平台。研究近年来国内摄影作品获“荷赛”奖成功秘密 ,人们会发现 ,民族的亦是…  相似文献   

3.

  英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经提出过“三个世界”的理论,他把客观的物质世界称作“世界一”,把人类的思维、心理等称作“世界二”,把人类创造出来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称作“世界三”,波普尔高扬了“世界三”的价值和独立性,并认为“世界三”如同“世界一”一样有其独立发展的规律,诸学科互相影响并有可能产生自己的问题。以此观察人类创造的客观精神文化世界,可以看到一幅充满普遍联系的知识图景,其中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在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世界里,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不会孤零零地存在,而是以系统的方式完全地展现自身,表现为体系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我的一位在北京某机关从事档案工作的朋友,给我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他自己大学毕业“嫁”到机关近30年来,长年忙于收集、整理、编研档案信息,已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档案事业,现如今已是“半老徐爷”了。其实那位档案朋友才40来岁,然我却还比他大几岁哩!他是“半老徐爷”,我便要想想自己是不是还有点“风韵”?  相似文献   

5.
葛传宝 《军事记者》2006,(10):41-42
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范长江接触过冀惠彦的人,都说这个人很有“高度”。仔细一品味,就觉得这个“高”字饱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他个儿长得高,1.84米的身高;另一层意思是说他在行内知名度高。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来,他用心血和汗水趟过新闻之路,以一名军事记者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镜头真实记录了一个个催人奋进的历史瞬间。1993年,他带领摄制组进行边海防纪行采访。从祖国最东部的乌苏镇“东方第一哨”,到新疆边陲斯姆哈纳“西陲第一哨”;从南沙华阳礁,到漠河“北极村”,以及陆…  相似文献   

6.
毫无疑问,我们生活在一个影像的世界中,可以说,影像就是我们最本真、最原始的生活形态,我们每一个人都深嵌在这种方式中,是主角,是旁观者,也是风景。于是,当我们坐在黑暗的电影院中,像进行一场宗教仪式一样欣赏一部影片时,无论悲剧、喜剧,无论是皆大欢喜还是有情人终究敌不过宿命,黑暗中片刻的感动,应该源自一种生理上的恍惚,而这种恍惚,又是太过熟悉所致,这也最终造就了我们生存的世界中影像语言的最核心的力量。影像语言让生活和电影“不分彼此”艺术的魅力永远来自她基于真实的浓缩、提炼、再造与呈现,不可以是纯粹的真实,但又必须是高于…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我国现代著名记者、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范长江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学习与研究范长江的采访思想与实践,对于搞好新世纪的新闻采访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范长江采访思想的核心。范长江指出,“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他非常强调新闻必须是事实,决不能虚构。他还提出人民新闻工作的四个信条,其中第一条就是:“消息绝对真实”。他说,“当一个新闻记者,最重要的是诚”。他认为“真实是人民报纸的最大特色之一”,只有真实“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才能确…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的一位在北京某机关从事档案工作的朋友,在给我的一封信里说他自己大学毕业"嫁"到机关近二十年来,长年忙于收集、整理、编研档案信息,已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档案事业,如今已是"半老徐爷"了.喜欢幽自己一默的我的那位档案朋友,其实才三十过八,我却比他还大几个月哩.他"半老徐爷",我就要想想自己是不是还有点"风韵".  相似文献   

9.
以新闻的形式刊出的工作总结,究竟算不算新闻,曾有过争议。就算是新闻,它也只是新闻的一个部分。但是,有的同志在谈新闻“整体真实”、“宏观真实”时,常以工作总结的标准要求所有新闻,这种倾向值得考虑。《新闻战线》第5期《一月谈》上范持发表的《宏观失实更可悲》一文就有这种倾向。他在文章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叫做“微观真实,宏观失实”。这就是用工作总结的标准来衡量新闻报道而提出的命题。从他所举的两个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然而,也伴生了一股带有浓厚浮夸色彩的风气. 一个会、一个节,明明是一个乡或一个县办的,却冠以全国或世界的定语. 避开利税,鼓吹产值,膨胀速度令人吃惊. 一开始,我也跟风写过一些地级市工业产值过百亿元的稿子.但说实话,随着这股风愈刮愈烈,我早已心中生厌. 1994年元旦刚过,我到胶州市采访.和我一起下乡镇的市委宣传部新闻科长鲍振良同志无意中透露出这样一条信息:该市从去年10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中“拧”去了近10亿元的水分,原定举行的庆功表彰大会不搞了.  相似文献   

11.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标准像”是美国著名画家斯图亚特早年画的,它几乎张挂于美国的千家万户。斯图亚特一生中画过许多华盛顿的肖像,其中他最满意的一幅是在一块画布上只画了华盛顿的一个头的作品。有人挑剔地指出为什么不画全衣服,斯图亚特回答道“:人的价值不在衣着上。”人的价值不在衣着上  相似文献   

12.
崔志越 《青年记者》2016,(26):99-100
“奥斯卡艺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奇观发展史,奇观成为奥斯卡艺术中最突出的本体特征之一.”①数字特效、令人震惊的大型动作场面——这些都直接刺激人的视觉感官,让人提到奇观就想起此类画面.“其实当电影第一次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公映时,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奇观.”②然而,奇观在美学价值上先天存在着高碳与低碳之分.低碳奇观的本体特征是客观真实.③这种客观真实是以符合“低碳艺术”④为基准的.科幻片是奇观影片的典型代表.“科幻片构建了一个个与人类生活的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这些世界拥有各种奇特的生物,而且一切不同寻常、荒诞不经、超自然的事情都可能发生,因此这类影片也被称为奇观电影.”⑤《阿凡达》正是低碳奇观设计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1996年第5期的《现代传播》开首即是一则很感人的札记──《走近神圣》。体会出其中有一种发自本心的敬业精神,有一种对生命本身的虔诚敬意。但是──“海耶克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是一位言行有度、自律有节和肃穆庄严的伟大学人。”──其实我不认识海耶克,也没读过那篇介绍他的文章,跟主编老师提起他,只是因为随后的几句话我不怎么懂。“他的成功在于他不顾一切遵循理智的召唤与指引的人格素质……”──就是说,他的成功在于他的人格素质,而他人格素质中最突出的特点,即是:“不顾一切遵循理智的召唤与指引”,正是…  相似文献   

14.
“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我国报业前辈史量才将报格置于与国格、人格同等重要的地位。另一位报业前辈邵飘萍,则以“世界新闻事业之趋势,基于‘以新闻为本位’之原则”,为报格做了具体阐释。他认为,“报纸之第一任务在报告读者以最新而又最有兴味,  相似文献   

15.
“升仙啦!”“又升仙啦!——哎,我为什么要说‘又’呢?”这是听到过的在中外电影中的时光隧道中穿梭往来的人们,最真实、最兴奋、最惊恐的呼喊,当然,也最卡通。吴承恩(究竟是不是他呢?似乎近期又有人出来"学术论争"了)的章回小说《西游记》,无疑应该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最具备卡通因素的文学作品。上  相似文献   

16.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那么到底什么是“真实”性呢。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真实”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命题,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真实”存在。在哲学领域,以往人们关于“真实”的讨论,似乎总是在回避或者没有澄清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真实”与“客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诞生于1916年的甘惜分老师今年迎来了他的百岁之年,作为他的学生,我在衷心祝福他健康长寿的同时,自然会回顾起与他的交往和友谊,感念他所给予的关爱和帮助。我从196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成为甘老师的学生,迄今已整整50年了。特别是后来我又在1978年成为他首批招收的两个研究生之一(另一个是童兵),2003年我又作为引进人才回母校任教从而成了他的同事,可以说在他教过的学生中,我是同  相似文献   

18.
我在非洲工作期间,采访过不少国家首脑,但回忆起来,费周析最多,采访最有意思,也是最难忘的一个,要算塞内加尔前总统、诗人利奥波尔德·塞达·桑戈尔了。桑戈尔不仅是非洲当代杰出的政治家,而且也是享誉世界的诗人,所以他被誉为“诗人总统”。他从1945至1980年,从政35年,其中任塞内加尔总统达20年之久。作为诗人,他诗歌创作的成果颇  相似文献   

19.
苏联著名记者波列伏依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新闻工作者,如果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新闻工作者,那他的生命就不是以年计算,也不是以10年计算,而是以通讯报道来计算的。报道一篇接着一篇,其中那些最有意义的、最复杂的,或者说最成功的文章就成为他一生的里程碑。”尽可能多写一些“最有意义的.最复杂的,或者说最成功的文章”,是每一个有追求的记者心底的愿望。  相似文献   

20.
记得一他外国新闻学者说过:新闻工作者容易犯的最大毛病是不准确。“准确之于报纸,如同贞操之于妇女同等重要。”那么,新闻报道怎么做到准确、真实呢?我觉得,防止把话“说绝”是一个重要环节。对此,我有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