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然灾害形成机理与综合减灾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衡东县是湖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洪水灾害较严重地区之一.基于灾害系统论观点,综合分析得出,复杂的孕灾环境是衡东县洪涝灾害形成的诱发因素,暴雨及其引发的灾害链是洪涝灾害形成的直接原因,人类不合理活动则放大洪涝灾情.为此从人类行为角度入手,提出了工程减灾与非工程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东南沿海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人口和财富最集中的地区,然而台风及由其引发的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链时有发生,对区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尊重自然规律,与灾害风险共存的适应是以协调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关系为出发点,即人类要在充分尊重自然灾害的区域规律基础上,合理调适自身行为,实现"与风险共存"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的适应行为又可分为工程性和非工程两大类,工程性适应侧重防灾减灾工程(如海堤、水库)等能力建设,非工程性适应侧重减灾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如分区分时的人员转移安置,灾害分级响应和纵横协调,多主体风险共担等)。综上各项工程和非工程性适应对策,有助于大大提升区域灾害风险防范和综合适应能力,有效减轻东南沿海台风灾害链损失。  相似文献   

3.
陈季  张英 《地理教育》2008,(2):60-61
一、灾害教育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1.灾害教育的概念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灾害教育的称谓最合适.防灾教育和减灾教育从其内涵来看涵盖不了该种教育的全部目的和内涵.目前还没有"灾害教育"的完美定义.本文尝试提出其定义:灾害教育是为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以培养灾害意识为核心的教育,受教育者能掌握一定的关于灾害本身及减灾防灾的知识与能力,树立正确的灾害观,以便能正确看待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进行减灾防灾活动.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同样也是减轻自然灾害,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的重要手段。对公民的国情教育也应包括灾情教育、防灾减灾的常识教育,要从儿童和学生做起,认识充实减灾知识是目前中国防灾工作中面临的一项最为紧迫的任务。时代呼唤灾害教育,灾害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国内的学者们认同灾害教育是为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以培养灾害意识为核心的教育,受教育者能掌握一定的关于灾害本身及减灾防灾的知识与能力,树立正确的灾害观,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的灾害特点,以及防灾减灾管理的现状,除尽快建设完善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外,还应:1)在搞好经济建设工作的同时,必须注重减灾;2)重视城市灾害防御;3)要提高灾害应急能力;4)加强防灾减灾立法工作,提高综合抗灾减灾能力;5)加强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减灾工作在古代政府日常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北宋时期,中央政府的减灾工作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灾害应急管理、灾害社会管理等手段也已被纳入到政府工作之中。本文从北宋中央政府机构的灾害管理职能入手,探讨政府机构减灾工作的运作模式,并对其绩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灾害教育是实现防灾减灾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是灾害教育的重要环节。结合我国防灾减灾教育的现状与拓展训练的形式和特点,探讨了拓展教学融入灾害教育的可行性以及存在问题,整合灾害教育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探讨提高灾害教育水平与国民防灾素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防灾减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课题,防灾减灾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灾害教育。结合我国防灾减灾教育的现状与公民防灾素养不高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提高灾害教育水平,研究分析灾害教育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整合灾害教育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探讨课程考核的改革,提高灾害教育水平与国民防灾素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极端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我国迫切需要通过灾害教育进行防灾减灾。高校灾害通识教育是实现传播和普及社会公众灾害知识、持久有效地提升社会公众灾害意识和防灾减灾技能的重要环节。作为我校灾害通识教育课程的“自然灾害概论”,从理论课程定位、理论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建设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建设和探索,以期为开展高校灾害通识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灾害教育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灾减灾教育在地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地理教学担负起防灾减灾教育的重任,是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重要体现.本文着重论述了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灾害教育的必要性和内容,并进一步探究了实施灾害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千阳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监测预警设施、监测预警平台、防御转移预案、组织责任体系、宣传培训演练等非工程措施,实现预警及时、反映迅速、转移快捷、避险有效,全面提高山洪灾害防御水平。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大多数流域防御洪涝灾害的工程性措施未能得到全面实施.以及还有众多的小流域尚无防洪工程性措施,经过对钱塘江流域二个案例的分析,从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建设的两个方面来研究具体实施流域性洪灾防范及应急处置。  相似文献   

13.
梅州市农业气象灾害特点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及灾情等4个方面分析了梅州市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并对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4.
高校测量实验中全站仪的检验与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科高校中许多学科需要开设测量学课程,这些非测绘工程专业都普遍使用全站仪进行实验教学.但全站仪检定的场地(基线场)一般高校不具备条件,而送质检部门检定的费用又难以承受.该文介绍了如何判断全站仪准确可靠性的检验方法.这样,既可以满足一般教学实验,又可以节省大量经费,对于非测绘工程专业又要开设测量学课程的高校是一种适用且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增多,政府防灾减灾的任务越来越重,耗费的人力、财力也不断加大。但政府不能只是被动地"应急"自然灾害,而是要研究如何把防范的重点放在灾前,防患于未然。本文结合现实,论述了灾前预防的意义和政府的基本责任,提出了在全省建立灾害业余预警员队伍的思路,阐述其重要性,对当下以灾害"应急"替代"预防"的倾向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16.
武汉,百湖之城,近年来饱受暴雨洪水的侵扰,给市民的生产与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主要从武汉的自然地理条件、气象因素、人为建设、规章制度等角度出发分析形成城市内涝的原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治理经验,结合武汉市的实情提出预防或减轻城市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古代湖南减灾防灾措施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素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古代曾采取过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指导农耕等减灾防灾措施,对减缓灾害危害的烈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明代277年中,江淮大地发生过水灾、旱灾、风灾、雹灾、雪灾、霜冻、雷击、蝗灾、震灾等各类灾害,灾害频率不仅高于全国同期,而且也比明代以前的安徽高得多。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明王朝采取了各种救灾措施,不论是消极的禳灾之举,还是积极的治灾之策,对纾缓灾情、救济灾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些灾荒救治举措对当今安徽防灾减灾事业不无启迪之处。  相似文献   

19.
明代辽东自然灾害频繁,其中水旱灾害次数多,破坏性较大,给辽东军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辽东地处东北边疆,在军事上对明朝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明朝政府十分重视辽东地区的救灾工作,采取过蠲免、赈济、中盐、暂开海禁等多种救治措施,但重救灾轻防灾的做法,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