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和公众参与意识的增强,大量通过媒体报道经由网络媒介传播走进公众视野的案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吴英案是网络民意影响司法裁判的一个鲜活范本。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但这并不等于说司法裁判不需要民众监督。如何理性引导网络民意?要走出困境就需要通过制度框架构建民意导入机制,使其在法律适用中发挥恰当作用,确保公正司法裁判。  相似文献   

2.
目前司法裁判与情感冲突的命题论证范式主要表现为法律文化分析进路、法律制度分析进路和法律进程分析进路。各种研究成果体现了不同语境下司法裁判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差异,导致不同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意对司法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民意与司法的关系应该是在保证司法独立的情况下,吸纳民意。吸纳民意应该以间接的方式实现,即通过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吸纳民意,通过增强立法的透明度表达民意,而不是由公众或媒体直接给予司法压力。  相似文献   

4.
民意与司法的矛盾冲突正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面对民意对司法专业化的挑战,一方面要以司法民主化的方案来应对,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要通过社会基本结构的改革来化解。  相似文献   

5.
司法裁判与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裁判是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法官,依法定程序对诉讼案件进行审理后,做出具有法律拘束力的结论性判定的活动。司法裁判受政治、社会和意识形态背景的影响,与此同时情感因素也是法官在断案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法官需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些因素,只有这样法官才能做出具有说服力的并且值得信赖的司法裁判。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社会典型案例成为人们生活中关注的目标,南京彭宇案、许霆案和梁丽拾金案,民众对案例表达的心情和愿望与司法判决发生强烈的冲突,本文分析了民意与司法发生冲突的原因,尝试提出了民意与司法之间的平衡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7.
司法公信力是司法赢得社会公众信任和信赖的能力,它包括三个必备的结构性要素:司法自制力、司法判断力和司法排除力。裁判文书作为司法公信力的载体,应确立裁判文书的公信力。即:裁判文书应全面记录裁判过程,展示程序公正,以增强公众对司法自制力的信任和信赖;应论证说理,展示裁判理性,以增强公众对司法判断力的信任和信赖;应公之于众,展示透明理念,以增强公众对司法排除力的信任和信赖。  相似文献   

8.
司法违背民意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一大难题,构建和谐的司法与民意关系是司法实践中一个重要命题,从学理层面应缩小法律和民意"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之间的差距,从观念层面应淡化门户之见,避免法条主义,同时,还要创新民意进入司法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司法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需要正视民意与司法的矛盾冲突之社会现象。面对民意对司法专业化提出的挑战,固然可以采用司法民主化的方案来应对,但根本则要通过社会基本结构的改革来化解。可以说,司法中的民意构成了推动司法改革向前迈进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司法中立、公正平等、透明公开、独立、民主、效率、司法职业化、司法为民等现代司法理念对裁判文书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裁判文书的创新应该继承我国历史上判词优秀的民族传统,大胆吸收国外裁判文书的先进经验,及时反映司法改革的最新成果,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裁判文书真正成为“公正与效率”的载体、沟通法官(法院)与公众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民意多元化"是不同社会群体对同一社会问题出现不同声音与主张的现象。司法改革进程中,社会与法治间冲突与融合的现实问题层出不穷。司法本身某些特有属性及其带来的各种社会反应与在原本"轨道"中运行发展的社会秩序存在着一种既相容又相斥的关系。其中"民意多元化"与司法改革的冲突与融合便是这种关系中比较典型的案例。从"传统司法改革缺陷"、"司法实践缺位"、"民意本身属性"三个方面分析其表象与原因,提出了若干协调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传媒时代,司法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意压力。正当的民意压力有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而不正当的民意压力,则常常干扰司法机关对案件事实的独立判断与法律适用,对司法公正产生扭曲力。司法机关办案既要尊重民意,又不能屈从民意,司法机关应当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办案原则,在法律赋予的自由裁量权限内尊重民意,实现民意与司法公正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媒体对司法权进行监督是民主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但现实中,媒体监督对司法权的独立公正行使客观上产生了侵犯的效应,司法机关为保证其独立公正司法,也对媒体采访报道进行防范和限制,从而引发了媒体监督与司法权的冲突。文章从媒体的不当报道和评论,对司法产生负面干预效应以及司法机关对媒体采访报道进行防范和限制两个冲突表现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冲突深层次原因包括其基本属性的差异、所处立场的差异、运行机制的差异等。  相似文献   

14.
司法公正是司法主观性和司法客观性相一致的状态。司法民意作为实现司法公正的客观性维度被提出来,成为司法制度确保自身合法性的重要依据。司法民意在司法过程中的存在有其必要性、正当性和可行性,其影响司法亦有限度。协商民主理论在司法系统中的具体运用和司法协商机制的构建为获取真实而理性的司法民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程序安排。在司法系统中设计一个由司法公开制度、司法协商制度和民意保障制度等具体制度构成的司法民意形成机制,以实现对司法民意的合理收集和有效整合,最终达成共识性民意,指引法官做出公正裁决。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传递日益便利的今天,舆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立法、司法、执法的监督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舆论监督对实现司法公正,增强司法活动的公开性、透明度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时候,舆论监督影响了司法公正,由此造成的后果同样也不容忽视.如何发挥舆论的积极作用而尽量限制其消极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都有其宪法依据。舆论监督是新闻自由的一种表现.是民主的应有之义。司法独立是法治的基本原则。由于具有不同的运作规律,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难免发生冲突。但是,两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公平与与正义。阐释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司法独立原则对舆论监督的要求,以及如何正确协调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如何应对网络舆情是当前公安工作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公安机关网络舆情机制,主要包括汇集分析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应对机制及表达机制4个要件,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公安机关网络舆情机制的建立,能够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对于加强公安机关自身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引导人们积极投身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民法院在处理企业名称与商标冲突案件的司法实践中,至今仍未完全形成共识。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名称与商标的冲突在行政处理中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对其进行独立的司法处理十分必要。法院在判决企业名称与商标的冲突案件时,就侵权的企业名称或其字号,应当根据具体的案情,既可以判令侵权人对该企业名称或其字号的使用方式和范围作出限制,也可以判今侵权人停止使用并责令其变更企业名称或字号。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既与网络自身特点有关,也与公民权力意识的觉醒密不可分.近年来,通过网络媒体报道,一些违法犯罪现象因在公众的视野下曝光而受到法律制裁;同时也存在误导舆论、干扰司法裁判的现象.因此应理清网络环境下社会舆论与司法裁判的关系,找到相应措施促进法治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