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新华 《教育》2013,(9):11-11
很多家长热衷于把孩子送往名校。事实上,在一个人的受教育经历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父母,而非学校。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往往是学校无法给予的,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无法替代。父母是孩子人生的设计师,学校能给孩子知识、技能、能力,而家庭为孩子提供人性、情感、自尊、自信、品位、视野、生涯规划等,这些比前者更能决定孩子将来是否能够成功。  相似文献   

2.
正很多家长热衷于把孩子送往名校。事实上,在一个人的受教育经历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父母,而非学校。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往往是学校无法给予的,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无法替代。父母是孩子人生的设计师,学校能给孩子知识、技能、能力,而家庭为孩子提供人性、情感、自尊、自信、品位、视野、生涯规划等,这些比前者更能决定孩子将来是否能够成功。  相似文献   

3.
宋新华 《教育》2013,(25):11
很多家长热衷于把孩子送往名校。事实上,在一个人的受教育经历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父母,而非学校。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往往是学校无法给予的,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无法替代。父母是孩子人生的设计师,学校能给孩子知识、技能、能力,而家庭为孩子提供人性、情感、自尊、自信、品位、视野、生涯规划等,这些比前者更能决定孩子将来是否能够成功。  相似文献   

4.
正核心观点:如今的学校里,太多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去规范孩子的生活,用成人的思考方式去束缚孩子的天性,这都不是孩子所喜欢的。真正优质的教育,要从孩子的天性出发,创造孩子喜欢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真正的优质教育,更要从孩子成长及发展规律进行深度审视,人的发展理应成为一所学校关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5.
我经常在心中勾画我理想中的学校的模样。这所学校,是每一个孩子幸福人生起航的港湾。她从不让孩子被动学习,也不满足于孩子的主动学习。她的最高目标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学习,都能体验教育的幸福。在这里,没有一个孩子会感到渺小和自卑,每一个孩子都能得  相似文献   

6.
孩子不上学前班 由于从小多病和家庭原因,我儿子4岁半才进幼儿园,心理上比同龄人发育晚,内向、敏感、胆小怕事,动辄哭鼻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成为我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学校为孩子的父母提供了许多机会,让他们协同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有些私立学校还要求父母对学校教育给予帮助,并根据他们的努力程度和效果来减免孩子的学费! 作为老师的助手,你也许应老师的要求而给孩子示范朗读,或听孩子朗读、帮老师评阅试卷、维持纪律、提供“一对一”的帮助、参加某项活动、帮助打印试卷、出黑板报、举办展览等。在帮助学校老师的过程中,你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和看到孩子在学习上不断进步,也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某些问题。你可以看出:孩子与老师的关系如何?他是否积极提问并发表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深刻论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在孩子的培养方面,作为衔接并丰富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应该如何引领家庭给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使得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呢?首先,要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9.
<正>孩子一天中最难过的时间是哪一段?有多少父母明确地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在出门上学前磨磨蹭蹭,毫无快乐可言?某教育机构1月初发布了一份题为《孩子,你为什么不愿上学》的研究报告。报告称,很多孩子一天中心情最沉重的时段,是他准备出门上学的时候。无论孩子的个性多么开朗,当他意识到将要前往学校上课的时候,心情会瞬间变得黯淡。而那些因为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10.
学校和老师怎么会伤害孩子?根据我的亲身经历,学校教育对孩子的伤害是常有的事。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以育人为天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总体上是不矛盾的。但是,也是有区别的。比如:学校教育更注重孩子的当下,家庭教育更注重孩子的未来;学校教育更注重孩子的成绩,家庭教育更注重孩子的幸福;学校教育的执行者是老师,家庭教育的执行者是家长,老师和学生是师生关系,家长和孩子是亲情关系、血缘关系……那么  相似文献   

11.
黄淑文 《生活教育》2013,(3):103-105
最近阅读了一本书《你可以更靠近我:教孩子怎么看待生命和死亡》,作者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Kiibler-RossM.D.)是国际著名的生死学大师,在书里教导我们如何贴近孩子的心灵,帮助孩子面对死亡,体验生命各种滋味。这让我想起,大部分的人总是忌讳谈死,很多大人对于孩子提及死亡,总是以隐瞒、恐吓、含糊不清的言语迅速略过,导致孩子对死亡产生很多恐惧的联想和焦虑,一直延续到成年,仍然对生命懵懂无知。生命是一间学校,死亡是通过考试,毕业回家  相似文献   

12.
沈青黎  孙岳 《教师博览》2013,(11):34-35
<正>近年来,女童被性侵的案件频出,让我这个做妈妈非常揪心。我也有个女儿,所以常常会因为各式各样的负面新闻感到不安,也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担忧,我深知某些侵害不仅会给孩子留下终生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而且会给一个家庭带来巨大的打击,甚至还有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因此必须加强对孩子的保护。但现实情况又不允许家长时刻守护在孩子身边,所以增强孩子的自我防护意识非常必要。对家长来说,要提高孩子的警惕性,使其主动远离危险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有效的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巩固学校教育的成果。学校教育反过来又会促进家庭教育的顺利开展。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缺其一就是不完全的教育。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失误了,将严重阻碍着学校教育的成功。我校有一个孩子,今年12岁。其父生性残暴,经常打骂其母,其母受不了虐待,于三年前离家出走,孩子学习、品德极差,三年级就辍学了。之后,其父转而残害孩子,去年,竟发展到把孩子吊起来用皮带抽打,把汽油浇在孩子身上用火烧。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的孩子被政府救活了,其  相似文献   

14.
子瑜 《教育文汇》2011,(8):10-10
一位家长流着泪对班主任说:“孩子来县城读书,俺给他做饭。昨天中午,只因饭不合孩子的口味,他就把碗筷给摔了。俺说了他几句,他就一下把俺推倒在地,还吼着让俺滚回家。”这位家长不解地问:“为什么孩子越念书越不懂事了?  相似文献   

15.
康敏 《甘肃教育》2014,(22):87-87
正一、尊学生、爱学生"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中职学生都是别人眼中的"差生",这些孩子不但学习态度差,学习能力差,而且行为习惯也差。不能顺利进入高中就读,他们不是父母的骄傲,但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获得别人的赞许,受到别人的尊重。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无论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多表扬他们,肯定他们,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价值,把每个孩子的个性特长多加表扬,关注学生,尊重他们。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们才可以教育孩子。"在语文教学中,用"爱"的语言代替传统的说教,用笑脸代替传统的变脸,让  相似文献   

16.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同样也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基石,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缺一不可。所以,为了让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广大家长不仅要重视孩子在家里接受的教育,而且还要密切注意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学习情况,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进行服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做全人。殊不知,良好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而且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建立,不仅有助于家校合作,而且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每一个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理念,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努力,携手同行,完成教书、育人、培养完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我叫吕英,是曲婷婷的母亲。我认为,要想使孩子成才,光靠学校教育不行,只有家长和学校积极配合起来共同教育,才能使孩子在各方面都得到良好发展。所以,我们虽然把孩子送到学校,但并没有放松对她的教育。及时引导,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女儿上小学三年级时,接触到作  相似文献   

18.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上重点学校就是进了保险箱,于是走后门、花钱挤上重点。对于没考上重点学校的孩子非打即骂,不给好脸色,这也是一个误区。有两个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初三同学,都奋力考重点高中,甲同学的  相似文献   

19.
“我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根本不知道努力!我们做父母的看着他们优哉游哉的样子,真是急死!孩子从不考虑,未来跟他竞争的,根本不是他周围的同学,而是全法国全欧洲全世界的精英,他怎么就没一点紧迫感?”萨宾娜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抱怨让人吃惊:难道法国的孩子也很累?法国的父母也很急?“当然累了!法国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要面临淘汰,压力很大。”法国国民教育部国际教育中心的扎巴尔蒂女士回答得斩钉截铁。  相似文献   

20.
朱泰 《教师博览》2014,(9):40-41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在美国也有类似的解释.美国教育的一个问题是,富有家庭的孩子与贫困家庭的孩子学业成绩相差大,另外,种族差异也在学业中有一定体现. 几乎每一位美国总统都会在教育方面做一些改变。2002年1月8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签署了一项《有教无类法案》的联邦法律,简称为NCLB。该法案更通俗的名字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顾名思义,该法案的目的是保证所有的孩子在阅读和数学方面都能够达到一定标准,缩短因种族和社会阶级差别所引起的学业成就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