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缩微摄影技术是利用缩微摄影技术系统,迅速地把大量文件、图纸等情报资料记录下来,通过收集、保存、检索使之成为便于组织和利用并能促进情报资料管理的合理化的手段。一、缩微技术在档案保管中的作用一是具有凭证作用和查考作用。《档案法实施办法》第21条规定:“各级各类档案馆提供社会利用的档案,应当逐步实现以缩微品替代原件、档案缩微品和其他复制形式的档案,载有档案收藏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名或者印章标记的,具有与档签字名或者印章标记的,具有与档案原件同等的效力。”二是具有抢救档案文献、延长档案寿命的作用。利用缩微技…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有关缩微品法律认可性与档案数字化标准、数字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电子档案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与可用性保障要求,提出了促进纸质档案数字副本凭证效力的基本思路、方法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徐玕  曾华芳 《兰台世界》2005,(10):43-43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一样,都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为处理各种事务直接形成和使用的;与纸质档案不一样的是电子档案的记录形式是数字化系列,当它使用技术和设备将信息内容记录在磁性材料或光盘等载体后就永远离不开这种技术和设备,人们要想利用它,就必须采用这种记录档案信息内容的技术和设备,因此电子档案保存的不仅是电子文件的信息内容,还有与之相关的技术和设备。  相似文献   

4.
档案数据库可分为全文数据库和目录数据库,而工程技术档案数据库是由公司项目的原文技术数据库和项目信息文档组成。两者均以项目号为唯一标识建立联系,用以查找利用工程技术档案信息,并进行定期的整理。原文数据库是项目工程所形成的全部图纸、材料表等电子文档,有纸质和电子两种载体。现在一般都是电子版本,早期没有形成电子版本的项目档案在有条件和有时间的单位应该进行电子扫描或者缩微录入存入电子计算机,使之能够通过电子计算机实现检索查阅。  相似文献   

5.
缩微技术是档案管理现代化中应用广泛的存贮技术,特别是近十几年,档案部门运用缩微技术保护档案原件,提供档案利用,使缩微技术在档案管理现代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每年有近44亿页以上的文件、档案转换成缩微品,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江煜 《海南档案》2004,(3):9-11
我们中国历代都有利用档案编史修志的传统,司马迁的《史记》就是利用档案资料经多方考证完成的一部流传千古的史书,由此可见档案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祖国各行各业日益繁荣兴旺,档案事业也在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枝繁叶茂,从纸质笔录档案、普通的音像档案到今天的缩微、录像、磁盘、光盘、电子档案等等。我们知道,如此浩瀚的档案尽管都是人类各项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但却并非所有档案都反映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考察,就会发现有些档案需长期甚至永久保存,有  相似文献   

7.
周文涛 《兰台世界》2006,(5X):51-52
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国的各行各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档案领域来说,电子档案这个新生事物,给我们传统的档案理论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就目前看,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共存,这就要求档案工作必须要了解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在保管及利用方式上的异同,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档案,为社会服务。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保管,因其载体性质的差异,决定了其受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同,因而对其保管条件有着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8.
电子档案产生后,纸质档案将与之共同存在,起码在档案室的时间内是这样。 电子档案对纸质档案的管理将产生重大影响:一是由于电子档案具有前所来有的被检索、利用的功能,使改革具有可能性;二是电子档案的加盟使同一记录有了两个版本,纸质档案的……  相似文献   

9.
缩微技术是一种利用摄影的方法,把经过编排和整理的原始文件缩小拍摄在感光胶片上,然后再经显影加工、拷贝制成各种缩微品,最后利用检索、显示、复印等手段提供利用,并对缩微品进行妥善管理的技术方法。缩微技术应用于图纸档案管理,始于1941年。国外采用该技术保管图纸档案已较为普遍,甚至国内城建档案系统、航空档案系统、大型企业档案部门等也有较多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朱青梅 《档案与建设》2013,(7):23-24,67
在社会生活与工作的管理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纸质档案资料和以电子数据储存为特征的电子档案、胶质缩微品档案。纸质档案资料和以电子数据储存为特征的其它档案,由于它们各自的作用、特点不尽相同,实行双套制管理在档案管理系统中有特殊的需求。文章对这种新型双套制管理模式的主要策略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刘俊玲 《兰台世界》2005,(9):110-110
电子档案是指按归档要求将整理好的电子文件的信息内容和它的环境条件一并以数码形式转存在磁性材料或光盘等载体上保存的档案。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一样,都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为处理各种事务直接形成和使用的;与纸质档案不一样的是电子档案的记录形式是数字化系列,当它使用技术和设备将信息内容记录在磁性材料或光盘等载体后就永远离不开这种技术和设备,  相似文献   

12.
档案价值的演变对档案开发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各方面原因,档案价值产生一定的演变,或消亡,或增减,或形态发生变化,或转移到其他形式,或变成永久档案。特别是电子档案,由于载体与信息的可分离性,促使其价值较纸质档案价值变得更加不稳定。这些变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档案利用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探讨档案价值的演变对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的影响是相当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正在信息技术与网络不断发展进步的数字化时代,电子文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可以说与纸质档案并驾齐驱。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由电子文件为载体的电子档案因其在诸多方面所展现出的优异的特性,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逐渐取代纸质档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纸质档案将就此消失,本文将阐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各自的优势特点,以期证明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将在未来的档案工作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纸质档案的特点(一)档案信息的不易篡改性。由于载体与信息的  相似文献   

14.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档案学界就开始对"双套制"管理模式进行了讨论,进入90年代,随着现代化办公模式(OA系统)的发展普及、缩微技术的应用以及当前在对传统纸质档案逐渐数字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电子档案、胶质缩微品档案,针对同一内容存在两种不同载体的档案文件是否都要同时保存的问题即档案双套制管理问题就愈发引起热议。  相似文献   

15.
浅析电子档案的维护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文件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电子档案不同于纸质档案,特别是电子档案的特性,决定了其保存与维护的复杂性。在纸质档案的保存上,人们往往只是在防霉、防蛀、对破损纸张的修裱加固及对扩散字迹的恢复等方面下功夫,或进行一些必要的缩微、复印等复制工作。然而,  相似文献   

16.
蒙小霖 《海南档案》2005,(3):15-15,27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界。作为信息源的档案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档案的载体也变得繁多起来,纸质档案,声像档案与以计算机进行操作、传输、存储等为内容的电子文件(磁盘)相并存,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辅相承,互为依赖,构成了今天档案的两大类型。如何更好地保管和利用好档案,合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艺术院校创新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档案信息,为学校及社会提供服务,就成为摆在档案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范韫 《信息管理导刊》2001,14(1):57-58,48
本文论述了“醋酸综合症”对档案缩微品的损害,提出了“醋酸综合症”的检测方法与防治措施,为档案缩微品的长期保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将纸质档案进行缩微拍摄和数字化,是解决档案信息长期安全保存和快速有效利用的主要途径。缩微拍摄和数字化两种技术优势互补,不可相互替代,这两项工作也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长期开展。将数量庞大的纸质档案分别进行拍摄和数字化,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又对纸质档案进行了二次调用,甚至二次损害,急需新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对这一局面进行改善。档案缩微数字一体化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电子档案的特性不同于纸质档案,电子件以其载体和载体与信息结合方式的特殊性对传统档案保护理论造成很大的冲击。如何保存、维护电子档案,使之安全、可靠并永久处于可准确提供利用的状态,是档案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晓红 《兰台世界》2004,(11):24-24
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认识和再认识的过程,办公自动化和随之产生的档案信息管理也同样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当前,在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共存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重视纸质档案管理利用,但同时也要重视做好办公自动化所产生的一系列电子档案的管理利用工作。档案是党和国家重要的历史记录.这一点已经形成共识,那么,作为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也同样是重要的历史记载,只不过它与纸质档案的形式不同,保管方式不同而已。因此。我们要把档案信息管理作为实现档案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大事来抓,作为档案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工作来抓。要认识到,只有实现了档案信息化管理,才能进一步提高档案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