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研究证明,亚硝酸胺之类的物质能引起人体细胞的突变、畸变,具有较强的致癌作用。然而,当亚硝酸盐遇到两倍于自量的维生素 C 时,就不能在人体内与胺化合成亚硝酸胺了。新鲜蔬菜、冷冻蔬菜、干制蔬菜和许多水果中都有丰富的维生素 C,其中西红柿、青椒、菜花、油菜、卷心菜和橘子等所含的维生素 C 最多。有人用1∶10的比例把亚硝酸胺与蔬菜汁混合起来试验,发现一些蔬菜能消除亚硝酸胺的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2.
科学研究证明,亚硝酸胺之类物质进入人体后能引起细胞的突出、畸变,具有较强的致癌作用。然而当亚硝酸盐遇到两倍量的维生素C时,就不能在人的胃里与胺化合成亚硝酸胺了。新鲜蔬菜、冷冻蔬菜、干制蔬菜和许多水果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其中西红柿、青椒、菜花、油菜、卷心菜、桔子等所含的维生素C最多。有人按1∶10的比例,把亚硝酸胺与蔬菜汁混合起来做试验,发现一些蔬菜能起到消除致癌物亚硝酸胺的作用。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科学烹调,做到在烹调中,不让蔬菜和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损失掉,尤其是要避免维生素C在熟制过…  相似文献   

3.
也许人们不曾想到,因为吃了两根香肠或是一碗剩菜,便会使亚硝酸盐摄入量陡然增高,并埋下隐患。 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副研究员杨惠芬提醒读者,目前90%以上的癌症被认为与接触致癌化学物有关。亚硝胺是公认的强致癌物,而胺与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和环境中都极易合成亚硝胺。因此,避免亚硝胺摄入,必须从控制它的前期物质亚硝酸盐开始。  相似文献   

4.
<正>水是生命的源泉,可喝水这件事却一直有很多争议,为此梳理澄清、以正视听。谣言千滚水不能喝,喝了致癌千滚水,顾名思义即反复沸腾、烧开多次的水。有人说这种水中所含的亚硝酸盐超标,而亚硝酸盐有可能转化为致癌物亚硝酸胺,因此这种水喝了致癌。真相没错,自来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反复烧开后确实会使得部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问题是抛开剂量去谈毒性是不科学的。我们看两个数据:  相似文献   

5.
1.爆米花据测定,爆米花中铅含量较高。铅进入人体后会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造血功能。2.菠菜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草酸遇上钙离子便会生成一种不溶于水的草酸钙。而少儿身体正需要大量钙质,以满足骨骼、牙齿等组织正常发育的需要。少儿如果缺钙就会导致身体矮小等不良后果。3.咸鱼腌肉我们知道,各类腌肉咸鱼都含有大量二甲基亚硝酸盐。这类物质进入人体后,会转化成致癌性很强的二甲基亚硝酸胺。4.泡泡糖泡泡糖含有增塑剂等多种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对少儿都有一定的微量毒性,其代谢产物苯酚也对人体有害。5.糖精糖精是从煤焦油中提炼…  相似文献   

6.
防患于未然——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含氮化合物中 ,有一类盐叫亚硝酸盐 ,如亚硝酸钠、亚硝酸钾等 ,它们可用于印染、漂白等行业 ,还广泛用作防锈剂、混凝土掺和剂等。在日常生活中 ,人也会或多或少地摄入一些亚硝酸盐 ,这将会对人体产生不容忽视的危害。1 亚硝酸盐如何进入人体人们饮用的井水、河水或自来水中 ,都含有微量的硝酸盐 ,硝酸盐对人体并无害处 ,饮用无妨 ,若被杂菌污染 ,在某些细菌作用下 ,硝酸盐能转化为亚硝酸盐。刚被汲取上来的深井水 ,亚硝酸盐的含量只有 0 0 1mg·L- 1,室温下存放三四天后 ,亚硝酸盐的含量便会上升到 0 91 4mg·L- 1左右 ,即使将…  相似文献   

7.
乙醇,俗名酒精,以不同的比例存在于各种酒中,它在人体内可以很快发生作用,改变人的情绪和行为。这是因为酒精在人体内不需要经过消化作用,就可直接扩散进入血液中,并分布至全身。酒精被吸收的过程可能在口腔中就开始了,到了胃部,也有少量酒精可直接被胃壁吸收,到了小肠后,小肠会很快地大量吸收。酒精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流到各个器官,主要是分布在肝脏和大脑中。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少量酒精可在进入人体之后,马上随肺部呼吸或经汗腺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先与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乙醛对人体有害,但它很…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中的亚硝酸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硝酸盐怎样危害人体健康?亚硝酸盐在人体内怎样转变成亚硝胺?为什么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以上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泡菜制作的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下面就这些疑问谈谈我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亚硝酸在适宜条件下与胺类作用合成N-亚硝基化合物这一事实,揭示了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正>流言:隔夜菜放冰箱24小时后,亚硝酸盐含量全部严重超标。据《都市快报》的报道,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进行了试验,将炒青菜、韭菜炒蛋、红烧肉和红烧鲫鱼在冰箱放置24小时后用微波炉加热,结果亚硝酸盐含量全部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中的标准,其中荤菜超标更厉害。亚硝酸盐对人身体危害巨大,隔夜菜你还敢吃吗?真相:这个新闻里有几个疑点:蔬菜和荤菜中的亚硝酸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冰箱的应用,保存食物变得越来越方便了。然而,吃隔夜食物有讲究。隔夜开水要少喝。有专家发现,开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比生水高。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可形成致癌的亚硝胺,而反复多次煮沸时间过长或超过24小时的开水,亚硝酸盐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循环伏安法(CV)以中性红为聚合物直接制备修饰电极,同时对亚硝酸盐在中性红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亚硝酸根在中性红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位与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峰电位相比左移了164 m V,这充分说明了中性红修饰电极对亚硝酸根的氧化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性能.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亚硝酸根的平均峰电流值与浓度之间的关系,检出限可达5.18×10-7 mol/L(信噪比为3),回收率为94.3%~104.5%.该修饰电极不受外界杂质干扰、制备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在测定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在这篇论中,提出了利用压电频移分析法测定水中的亚硝酸盐,方法以碘离子与亚硝酸盐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依据,用CCl4萃取反应后生成的碘,测量碘引起的压电晶体频率的变化,在被萃取水相中亚硝酸地卤的浓度为2^10^-7--5^-5mol/L范围内,振荡频移值与浓度成正比:F(Hz))=5.80 1.15*10^8C(mol/L)相关系数r=0.99,方法简便,已用于天然水中亚硝酸盐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许多人喜欢搞一次性蔬菜大采购,放入冰箱存放。殊不知,吃这种存放了几天的蔬菜是非常危险的。 危险来自蔬菜本身含有的硝酸盐。硝酸盐本身无毒,然而在储藏一段时间之后,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它在人体内与蛋白类物质结合,可生成强致癌性的亚硝酸盐类物质。  相似文献   

15.
肝脏是人体内药物代谢的重要场所,经胃肠道吸收的药物,都要经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因此某些在肝脏代谢或在肠壁代谢的药物经胃肠吸收而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就将减少,药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首过效应。而首过效应受到酶浓度及血液速度的影响,肝脏内酶浓度越高,血流速度越快,首过效应就越明显;首过效应越强,进入血中的药物就越少,药物半衰期(T_(1/2))相对较短。老年人肝脏血流减少40-45%,肝脏首过效应能力明显减弱,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等血药浓度明显升高,T_(1/2)相对延长。  相似文献   

16.
硝化细菌(nitrifying bacteria)是1889年维诺格拉德斯基第一次分离出来的化能自养菌,这是一类能使土壤中的氨或铵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具有硝化作用的细菌。一、硝化细菌的种类硝化细菌包括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两个生理类群,归属于独立的一科,即硝化杆菌科(Nitrobacteraceae)。 1.把氨氧化成亚硝酸的细菌是亚硝酸细菌,分为两类六属:  相似文献   

17.
硝化细菌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和必修三中曾多次出现,在现实生产和生活中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硝化细菌是一种好氧性细菌,包括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生活在有氧的水中或砂层中,在氮循环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水族箱中,投加硝化细菌制剂后,海水水族箱内氨氧化细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可在短时间内形成优势,使氨氮、亚硝酸氮维持在较低浓度水平。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土壤中往往出现较多的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可以提高  相似文献   

18.
肝脏,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位于人体右上腹部,成人重约1500克,分为左右两叶。肝脏也是体内新陈代谢的中心站,据估计,在肝脏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500种以上。实验证明,动物在完全摘除肝脏后即使给予相应的治疗,最多也只能生存50多个小时,这说明肝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官。肝脏的功能有很多,下面简单介绍一番。  相似文献   

19.
首次报道了N3-2-氰基乙基-N1,N5-二乙酰基二乙基三胺的合成方法.合成此化合物的意义在于将二乙基三胺两端之氨基保护后,从其中间的N3原子上接一条碳链,再通过这条碳链将DNA之切割基团二乙基三胺与DNA识别系统相连接,这样即可增加二乙基三胺的柔性,增大其切割活性,从而可进一步开发出一系列定位切割DNA的化学核酸酶.  相似文献   

20.
首次报道了N^3-2-氰基乙基-N^1,N^5-二乙酰基二乙基三胺的合成方法。合成此化合物的意义在于将二乙基三胺两端之氨基保护后,从其中间的N^3原子上接一条碳链,再通过这条碳链将DNA之切割基因二惭基三胺与DNA识别系统相连接,这样即可增加二乙基三胺的柔性,增大其切割活性,从而可进一步开发出一系列定位切割DNA的化学核酸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