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作者运用A.J.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分析周大新的中篇小说《银饰》的叙述结构,赋予了小说新的解读视角。符号矩阵理论从《银饰》中抽象出四个语义素,组成六对二元对立关系,来阐释小说的深层结构,每一对二元对立关系推动另一对二元对立关系产生与发展,从而完成小说的叙述。该理论构架了《银饰》的立体叙述结构,使每个二元对立都有广阔叙述空间,同时它也为分析小说的意义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也有助于对小说艺术性和深刻性的把握与理解。  相似文献   

2.
《地海巫师》是在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生与死的三组“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展开叙述的。而这一二元对立的结构特点恰好符合格雷马斯“符号矩阵模式”的建构基础。因而采用“符号矩阵模式”来分析其深层叙事结构并透过这一结构进而探寻整部小说的深刻内涵可以发现:一方面是“人”与“非人”的较量体现“本我”的制服与“超我”的实现;另一方面是“反人”与“非反人”的对立将价值体认从误区引回到正途。  相似文献   

3.
在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下,简析果戈里早期魔幻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圣诞节前夜》中各语义要素的对立关系,并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旨在更加清晰地呈现该小说的叙事结构和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4.
贾平凹新作《山本》以传奇的笔法勾勒了二三十年代秦岭腹地涡镇,男女主人公陆菊人和井宗秀相互凝望、相互依存又相互背离,推演了一部风云诡谲又深情悠远的秦岭志.《山本》的深层结构是非常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格雷马斯提出了叙事程序、行动元、符号矩阵等理论和概念,是揭示《山本》深层结构的一个有效工具.笔者意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  相似文献   

5.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充满了多声部对话的复调小说,但通过"符号矩阵"对其中人物的信仰及各自命运走向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表面独立的复调背后又隐藏着作者的统一意识和宗教关怀。文章采用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来分析这篇宗教小说,借以呈现该小说的另一种面貌。  相似文献   

6.
英国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哥特式小说”《呼啸山庄》已经被众多学者和专家研究过,从内容到形式皆有所涉猎,且不乏佳作.但从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角度切入,也许读者可以获得一些新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将传统的二元对立模式发展到四元,借用此理论,把作品里的人物分成“人性”、“兽性”、“非人性”、“非兽性”,进行分析,有助于读者对作品中人物形象有全新认识和理解,进而更好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7.
路遥的《人生》呈现了一种城乡对立的审美风格。用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来分析小说中的城乡概念,从其内部看,在城市和农村搭建了一座错综复杂的“立交桥”;从外部看,在农村、非城市、非农村、城市间也构成了一个圆形结构。这个近似的圆形不但暗合了主人公高加林从农村到城市最后回归农村的人生轨迹,也暗合了路遥在探询城乡交叉地带审美归属时对传统的回归意向。在这双重回归中,路遥回到以农村为代表的传统轨道,力图从传统中寻找根基,为众多徘徊在城乡交叉带的青年注入精神内涵和道德规范,最终达到消解城乡二元对立的效果。这些在今天的中国仍旧具有拓展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格雷玛斯的符号矩阵理论对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的分析,文章意在揭示剧作当中所交织的善恶力量和主人公内心的善恶两面,指出决定主人公悲剧命运的主客观因素,从而加深对剧作悲剧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路遥的《人生》呈现了一种城乡对立的审美风格。用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来分析小说中的城乡概念,从其内部看,在城市和农村搭建了一座错综复杂的“立交桥”;从外部看,在农村、非城市、非农村、城市间也构成了一个圆形结构。这个近似的圆形不但暗合了主人公高加林从农村到城市最后回归农村的人生轨迹,也暗合了路遥在探询城乡交叉地带审美归属时对传统的回归意向。在这双重回归中,路遥回到以农村为代表的传统轨道,力图从传统中寻找根基,为众多徘徊在城乡交叉带的青年注入精神内涵和道德规范,最终达到消解城乡二元对立的效果。这些在今天的中国仍旧具有拓展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符号矩阵理论是叙事符号学大师A—J.格雷马斯在普洛普和列雏·施特劳斯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该理论为研究叙事文本的结构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试用A—J.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简要分析日本近代浪漫主义小说《舞姬》的叙事结构,旨在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该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进一步阐释文本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1.
《黛西·米勒》是亨利.詹姆斯的成名作,其中塑造了许多典型的欧美女性形象。欧美两国女性文化观念不同,主要表现在等级观念、女性观念、对待欧洲文明的态度以及行为举止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丁岩 《海外英语》2011,(9):293-294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其早期作品《黛西·米勒》获得巨大成功,得益于该作者成功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该文以《黛西·米勒》为文本,探讨会话含意理论在文中的具体运用,以期从语用学的角度感受大师作品中人物对话的魅力,解读人物性格,更好的赏析该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3.
论企业深层次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客观上要求加强企业化建设。针对部分企业化建设尚未被引起足够重视的状况,本从建设企业深层化的必要性、加强企业深层化建设的意义、加强企业深层化建设的一些基本措施等方面,阐述了企业深层化的内涵、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符号学方法对王蒙的短篇小说进行了细致的解码阅读,得出如下结论:表面看似一篇描写“紫绸花服”兴衰际遇的私情小说,实际上以普通意象为材料,编织出色彩斑斓的审美含蓄意指;在明白晓畅的文本表层话语背后,蕴涵着深层的文化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15.
Daisy Miller is an 1878 novella about an American girl by Henry Jame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extual analysis of the novel is an effort to study the tragic fate of heroine and its reason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t. Two common reasons of the tragic destiny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one, the oppressive environment; the other, the hero's inaction.  相似文献   

16.
《暴风雨》情节的深层隐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理论研究莎士比亚传奇剧《暴风雨》的原型 ,认为该剧与《创世记》的主要内容及整体结构存在着多种对应关系 ,隐含了圣经特有的“U”型叙事结构 ,贯穿着圣经着力表现的惩罚与拯救运动。这一深层结构制约着剧中人的行动及情节发展 ,具有深刻的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星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5):125-126
近年来,影视作品中采用方言的现象越来越多。试从符号学的角度探索隐藏在影视剧方言背后的涵义。根据信息交流传递中的编码解码模型得出:影视剧创作者通过影视中的方言向观众传达某种信息,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解读这些信息,最终与观众在心理上达成共识,实现影视作品真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儒林外史》的叙事结构具有表层和深层两种不同的模式:从表层结构视之.它是“纪传体结构”;从深层结构视之,则是“阴阳共生的太极图式”。  相似文献   

19.
经典逻辑视野中的弗协调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科斯塔弗协调逻辑系统的技术处理为依据来分析命题 与其弗协调否定 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知道弗协调矛盾和不矛盾律与经典逻辑矛盾和不矛盾律之间存在很大差别;由此可见科斯塔弗协调逻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弗协调逻辑,但是科斯塔弗协调逻辑作为非经典逻辑其理论意义是重大的,这正如非欧几何之与欧氏几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