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杯水     
女儿今天要回来了!母亲一整天都挂着微笑,她知道,女儿乘最后一班车,还要走一段山路,回到家天一定暗了。可她还是早早烧好了饭,把菜焖在锅里,怕它们冷掉。女儿回来一定饿了,我要让她一到家,就能吃到饭,她想。她站在院外,凝视着村口。期待的身影久久未出现,她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对了,女儿回来一定口渴了,她脸上现出慌张的神色,跑回屋里。她细心洗好杯子,怕一丝灰尘残留在女儿杯中。她把刚烧好的沸水倒入杯中,八分满,她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中央。她要让女儿一回来就喝到温水。看着袅袅的白烟,她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嘀嗒,嘀嗒……”她透过白气望…  相似文献   

2.
我的母亲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发生在她身上的事却不同寻常。随着春天的到来,新的一年也开始了。然而她却愈发憔悴。女儿是她目前唯一的希望。她一心盼望着自己的女儿能出人头地。但身处初三的女儿学习成绩并不理想,而且十分令母亲操心。那一天,女儿为朋友过生日。当天发生了一起车祸。她担心极了,整天像个丢了魂的幽灵似的转来转去。庆幸的是晚上女儿回来了。当时母亲打了女儿一巴掌。这是母亲第一次打女儿,随即母女俩抱头痛哭。晚上淡淡的月光下,女儿依偎在母亲的身边许下了爱的诺言。最令她操心的是她的丈夫。丈夫是个话多且爱和人叫真儿的…  相似文献   

3.
女儿是长在母亲心头的一枝花。母亲用血肉之躯来孕育她,用生命之泉来浇灌她。为了这棵女儿花,母亲会疲惫,会憔悴,但是当女儿一天天地长大,母亲会变得越来越温暖,越来越踏实,收藏女儿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将是母亲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4.
花被     
这是一个关于四位母亲的真实故事。有这么两位母亲,都是养母,都遭遇了不幸——第一位母亲,丈夫出车祸身亡,自己得了尿毒症,在被告知生命大限将至的时候,她没有为自己流泪,却为宝贝女儿将被孤苦无依地留在这世上而泪流不止,她决定对抚养了17载的女儿说出实情,并决定为女儿寻找亲生父母,还她一个温暖的家。第二位母亲,也有一个可爱的18岁的女儿,女儿不幸患上了白血病,需要做骨髓移植手术。母亲纵有将生命全部赠与宝贝女儿的心,也救不了女儿的命,万般无奈之下,这位母亲决定对女儿说出实情,并决定为女儿寻找亲生父母,挽救女儿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杨林柯 《教师博览》2023,(32):51-53
<正>一位朋友曾向我求助:她的女儿有些抑郁,不想上学,甚至有悲观厌世的自杀倾向,希望我能和她的女儿聊聊天。因为她女儿不接受心理医生的帮助,这位母亲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找到了我。通过三次聊天,我了解到问题主要还是出在母亲身上,因为母亲在和女儿的日常交流中时不时会冒出“你去死吧”这样暴力的语言。在母亲看来,这也许是自己一时的情绪发泄,而女儿的感受却是:母亲不爱她了,  相似文献   

6.
小A是某中学的三好生,父亲早逝,又无兄弟姐妹,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对她的爱自然是无可怀疑的。但是,这种母爱却发生了畸变。母亲像防盗一般地严防女儿与同龄异性接触,动辄便进行体罚。初中毕业前,女儿参加了校团委举办的舞会,她认为“搂搂抱抱”不成体统,扇了女儿耳光;女儿与男同学互赠毕业照,她认为要人家相  相似文献   

7.
女儿是长在母亲心头的一枝花。母亲用血肉之躯来孕育她,用生命之泉来浇灌她。为了这棵女儿花,母亲会疲惫,会憔悴,但是当女儿一天天地长大,母亲会变得越来越温暖,越来越踏实,收藏女儿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将是母亲一生最美好的回忆……记得女儿不到一周岁时,我们一家从集体宿舍搬到了自己的新家,这时女儿刚刚学会走路。当女儿明白以后我们要在这座漂亮的新房子里生活时,高兴得手舞足蹈,她在我不注意时,用碳棒在客厅的白墙上涂了许多圈圈。由于不会说话,女儿拽着我来到客厅,将她的“杰作”指给我看,满脸等待夸奖的表情。看到洁净的墙这么快就被破…  相似文献   

8.
几周前,我在健身俱乐部附近碰见一位母亲,当时她正和妥儿走在一起。整个暑假我经常看见她和11岁的女儿在一起。当女儿上游泳课时,她就在一旁仔细盯着,确保她女儿是否在集中精力上课。有时候我也会看见她们两个一起吃午餐或是买小吃。即使我看见这位母亲独自一人时,她也是在给女儿买裙子。  相似文献   

9.
一位母亲准备带她5岁的女儿去作一个为期两天的野外旅游。临行之前,母亲告诉女儿应该带些什么东西。为了培养女儿自已照顾自己的能力,母亲让她自已收拾行李。  相似文献   

10.
华丽的冒险     
《学前教育》2006,(9):11-13
1974年4月的某个清晨,一位母亲醒来看着未满月的女儿酣睡身边,她会想些什么呢?我敢肯定,她不会想到这个看起来需要她呵护一生的娃娃若干年后也会和她选择同样的职业,像她一样在幼儿园对别家的孩子呵护备至。因为在母亲心里,这个女儿怎么呵护也不够。以后的日子,女儿的日常起居全由这位母亲料理得妥妥当当。母亲不让女儿插手一丁点儿家务。女儿读书后,母亲为了让她早上多睡会儿,恨不得连被子也帮她叠。要知道,大多数中国孩子都曾经把起床不需要叠被子当作梦想之一,像我就一度强烈希望发明一种可以自己打卷的被子,甚至女儿刚上一、二年级的时候。母亲总是在一大清早就扛着墩布、拎着抹布,赶到女儿班上替她做完值日,再回到一墙之隔的幼儿园上班。旁人想到,母亲36岁才有她,那份宠爱也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1.
全部承担     
她是一位农村妇女,普通得像土一样。她有一个女儿,她对女儿非常好,就像天下所有母亲那样。女儿会蹒跚走路的时候,却走失了。她满世界地找也毫无结果,她的女儿就像水蒸气一样蒸发了。  相似文献   

12.
全部承担     
她是一位农村妇女,普通得像土一样。她有一个女儿,她对女儿非常好,就像天下所有母亲那样。女儿会蹒跚走路的时候,却走失了。她满世界地找也毫无结果,她的女儿就像水蒸气一样蒸发了。  相似文献   

13.
小A是某中学的三好生,父亲早逝,又无兄弟姐妹,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对她的爱自然是无可怀疑的,但是,这种母爱却发生了畸变。母亲像防盗一般地严防女儿与同龄异性接触,若发现女儿与异性接触,便进行体罚。还是在初中毕业前,女儿参加了校团委举办的舞会,小A的母亲认为“搂搂抱抱”不成体统,便扇了女儿一记耳光;女儿与男同学互赠毕业照,她认为要人家相片  相似文献   

14.
女儿的外婆     
女儿的外婆是我的母亲。她今年五十七岁,中等的个儿,微胖的身材,性情开朗、幽默和善。女儿刚满三个月,母亲就急不可耐地一遍又一遍地要她叫“外婆”。尚在襁褓中的女儿,尽管目不转睛地盯着外婆的口形,可无论如何也不能响亮地叫出“外婆”两个字。母亲毫不气馁,经过双方再三努力,只见女儿小嘴一动发了一个气音,似汉语拼音字母中的“P”,母亲欣喜万分,说她会叫“婆”了。从此,她不厌其烦地教外孙女  相似文献   

15.
女儿是妈妈生命中最重要的礼物。而她的成长,不知不觉中也会打上母亲的烙印。母亲和女儿之间,隐藏着哪些成长的秘密?  相似文献   

16.
花被     
《今日中学生》2014,(13):11-12
正这是一个关于四位母亲的真实故事。有这么两位母亲,都是养母,都遭遇了不幸——第一位母亲,丈夫出车祸身亡,自己得了尿毒症,在被告知生命大限将至的时候,她没有为自己流泪,却为宝贝女儿将被孤苦无依地留在这世上而泪流不止,她决定对抚养了17载的女儿说出实情,并决定为女儿寻找亲生父母,还她一个温暖的家。第二位母  相似文献   

17.
千纸鹤     
寂静。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嘀嗒,嘀嗒……”时钟仍然不紧不慢地走着,分针转到了“12”,传出了一阵悦耳的鸟叫,与这沉闷的气氛格格不入。许久,母亲叹了口气,递过一张纸条:“雯,晚上吃什么?”“随便。”雯面无表情,走回了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门。门外,是母亲迷茫而又担心的目光。雯与母亲的“冷战”还没有结束。说实话,雯是一个优秀的女孩,她聪明,漂亮,成绩又好。可由于最近一个男生打电话到家中来,妈妈一脸狐疑;她不在家,妈妈又翻看了她的日记,母女俩因此闹翻了脸。于是,雯紧皱双眉,沉默;妈妈什么事都得写在纸条上,而对于妈妈的…  相似文献   

18.
明媚的阳光下,四位妇女相聚在十字街头,她们一边费心地购物,一边愉快地交谈。她们都是母亲,每个人都有一个女儿。女儿是母亲的心肝宝贝,也是学校里的可爱女生。母亲们很自然地各自夸着她们的女儿。那位穿着讲究,很注重修饰的母亲说“:我的女儿呀,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又天生一副金嗓子,唱歌唱得好极了!”听她说完,另一个个子高高、脸儿圆圆、头发卷卷的母亲撇了撇嘴说“:嘿,我的女儿从小跟一位舞蹈家学跳芭蕾,那舞姿真是美极了!”这时,站在她身旁的一位胖胖的母亲骄傲地扬了扬头,说“:我的女儿天天坐在书房读书,熟读古诗词上千首,她简直聪…  相似文献   

19.
每天晚自习回来,走到楼下之前,远远地就能看到亮着的门灯,心中那种情愫油然而生。这是母亲怕放学的女儿害怕,每天晚上准时亮起那盏门灯。那盏灯亮在女儿的心里,也照得女儿心里暖融融的。一次,女儿夜里十一点多回家,街上几乎一个人也没有,路灯拉着长长的影子,更增添了女儿心中的恐惧。她只是一路拼命地跑,希望能看到那熟悉的灯光。看到了,看到了那亮着的门灯,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母亲,此时的她正徘徊在楼下等候晚归的女儿。女儿跑到母亲跟前,一头扑在母亲怀里:“妈,我回来了,咱们回家吧!”母亲于是拥着女儿上楼,安顿好了女儿,看着女儿…  相似文献   

20.
殊途同归     
正在一次聚餐会上,远亲珊蒂带来了她刚学走路的女儿。长得好似洋娃娃,一步一跌,满头一圈一圈软绵绵的卷发,一晃一晃的,煞是可爱。珊蒂在女儿后面,一步一步地跟,一声一声地喊累。在喊累的这一刻,她根本没有想到,母女俩能够步伐一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实际上是一种很圆满、很大的幸福。这个时期,女儿唯母亲"马首是瞻",母亲是她的天、她的地、她的一切。她不会置疑、不会反抗,她全心全意地模仿、百分之百地服从。母亲的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