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来,我由于工作的变化和身体健康的原因,外出采访较少,大多数时间在机关或家中活动。自己常常为没有稿源而苦恼,总感到好像老牛掉到井里有力使不上。针对上述情况,我反复学习有关文章,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作了认真分析、思考。认识到家庭就是社会的细胞,有许多问题可以写。几年来,我在反映家庭生活方面努力,有百余篇稿件见了报,受到省、市和单位领导的表彰和奖励。一、夫妻方面的内容。夫妻是家庭的主体,需要写的内容很多。我根据切身体会和了解到夫妻容易拌嘴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本刊从这期开始.新辟一个小栏目叫“华清池”。该栏目是献给新闻同行的一块文学园地。与新闻各个行当有关的东西都可以写,写同行、写老师、写自己、写家庭。光是家庭就有写不尽的话题;婚恋、会友、装饰、敬老、教子、旅游、垂鱼、收藏,以至琴棋书画等。表现形式不拘一格,小说、散文、。C得、随笔、札记、日记、游记、诗歌皆可。要求文笔生动活泼.短小耐读。拘一滴生活浪花,尽情说开去。澳门是一个东西方文化相结合的国际性现代化都市,而在当地不少居民的心目中.狗是他们这个城市中最好的朋友.所以这里养狗的人特别多,在…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通讯员,谁不喜欢自己的长篇能在报刊电台头条采用,并在社会上激起强烈反响?这种心愿是情理之中的,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通讯员的理论素养、写作水平、报道范围毕竟有高低、大小之分,强求自己非写长篇不可,就有点苛刻,一般难以成功。不如写“豆腐块”文章来得干净、利索,得心应手。我就是写“豆腐块”文章的通讯员。几乎每年在中央、省、市级报刊电台发表“豆腐块”近百篇,就连多次获奖的作品也都是在200—500字之  相似文献   

4.
写作是自然的事,不想写就不强迫自己。我没有写不出来的恐惧,倒是有写不好的恐惧  相似文献   

5.
沈津 《图书馆杂志》2006,25(1):74-75
去年的今夜,我在为即将交给出版社的《顾廷龙年谱》写序,而现在我又在为我自己的集子写序了。我的心情仍然是那么不平静,因为在前几天,我还在为我的另外二本书写序。写序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它和写别的文章不一样,但因为是自己的书,又不得不写,而且还得抓紧写。  相似文献   

6.
时尚人物     
连续写了6年,每年约出品80万字的海岩,终于说,今年可能不写了。原因有三:其一,感觉没什么可写的,公安题材的日渐枯竭令他茫然;其二,长篇小说创作队伍低龄化,中年海岩把自己归入“思维缓慢”之列;其三,工作太忙,疲于写作。 面对批评之语,海岩倒很率直:我只是业余作家,抽时间写已很辛苦,还说我的不足,我可  相似文献   

7.
你,我,他,这三种人称在抒情散文中均有运用,而运用最多的便是第一人称“我”了。我,是作者在写自己(有的散文也不独是写自己,所谓“大我”,本文不涉及这个问题),既在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又自觉不自觉地在对自我形象作一些描绘。所以说是自觉的,即是在构思一篇散文之时,将自己的形象揉进去了,这个我,也许是愉快的,也许是抑郁的,也许是聪颖的,也许是愚拙的,反正是我在写我的思想和行动。所以说是不自觉的,写的是他人,或者是风光,然而有时又避免不了要把自我作一些描绘,或者是感怀,或者是踪迹。也可能作者不曾想写自我,却是自然而然地流泄于笔端。下面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谈谈自我形象的描绘。有的散文中作者是在展示自我的心境。鲁迅在《藤野先生》的最后一段,是这样写  相似文献   

8.
一说到范用先生.就想到那个被他的外孙女写得活灵活现的小个子老头。 一年春节.接到范用寄来的贺年片。贺卡由他自己设计、印制。这是他的雅兴.几乎每年都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印制贺卡。这和施蛰存有些相像。施蛰存喜欢每年自己花钱在香港印制一种贺卡。选一幅藏画,再印上“北山施舍”或者“北山楼”斋号以及地址。印刷之精美雅致,令人收到后品赏再三而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写作中,我喜欢写采访札记,每年都要写一些。从我的经验看,采访札记的特点是:所用的材料是真实的,但不一定新闻五要素俱全,它不同于消息:有时有人物,有情节,但一般不全面铺开,它不同于通讯;有分析,有议论,但不长篇大沦,它不同于评论。它足以事实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杜鹃 《青年记者》2007,(5):25-26
作为记者,首先要保护好自己,不保护好自己怎么做新闻,因为做新闻,而让自己受到伤害是不应该的。这是对报社不负责,对家庭不负责,对自己不负责的态度,我们既要做新闻,既要打击假冒伪劣,既要曝光违法犯罪分子,又要保护好自己。  相似文献   

11.
朱志德 《大观周刊》2012,(27):223-223,219
中小学生的作文多数是老师布置题目让学生写,这有背于写作规律。真正的写作是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老师不布置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想写什么题就写什么题,想写什么内容就写什么内容,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有的记者有写也写不完的新闻,而有的记者却常常徘徊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自己该去采访什么?为什么有的记者采写的报道个个精彩,总能写出前人没有报道过的新事物和新发现的规律,而有的记者采写的报道却是角度老套,写法陈旧,语言枯燥?有政治修养、文化修养的因素,更有业务修养的原因,其中缺少发现,眼中没有新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我分工跑教育战线已有多年。每年自己撰写和组织的上海和外地高校报道约有150篇左右。去年共刊登报道171篇,其中一版头条13篇。教育报道大都离不开教育业务,开学放假,招生毕业分配,教卫办领导部门布置高校工作,等等,如果站在工作部门立场来写报道,写的又是一般读者不熟悉和不关心的高校内部问题,那又怎能引起读者广泛的兴趣? 从实践中我感到,有这几点是可以注意的。一是从读者的需要出发写读者关心的问题和事物,而不是纯粹从某个业务部门需要出发撰写仅仅业务部门感兴趣的专业工作。例如,毕业分配是牵动千家万户的、广大读者关心的事情,前几年高校毕业生供大于需的情况相当突出,在去年仍然是吸引广大家长和毕业生注意的重要问题。在毕业分配还没正式开始的3月份,我就抽出好几天时间去上海交大、上海工业大学、华东师大等各有代表性的高校了解分配状况,获悉1991  相似文献   

14.
在从事新闻工作不久的年轻同志中,有这么一个观点,认为写消息份量轻,没味道,不如写通讯篇幅长,气势大,影响也大。笔者以为,大凡吃新闻这碗饭的,恐伯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产生些社会影响,这本在情理之中,不足为怪。但是倘以为唯有写通讯才是“正宗”,而视消息为“末流”,少写甚至不写消息,那就不对了,起码说,这是对消息缺乏深刻了解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5.
大凡做编辑的人多多少少要写些书评之类的文字,尤其自己策划和编辑加工过的书更是如此。常常是做编辑的时间有多久,写书评的历史就有多久。回忆起自己写过的书评常常是心存遗憾,记忆中很少有能打动自己的词语,几乎是写过之后就很少再想起它。最近一位文友寄给我一本刘海燕的《理智之年的叙事》(作家出版社,2007年),随便翻起竞再未放下而一口气读完。合上书本,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有一位报道员向我诉苦说,现在通讯员写批评稿很难,特别是写批评顶头上司的稿子更难。他说他们乡的领导每逢上级机关来人,必搞大吃大喝;自己满腔愤慨,就是不敢写,怕写了领导给穿小鞋或丢掉饭碗.此类事情我也曾遇到过,但也没敢去写。请问,对这类事情,我们通讯员应该怎么办?又该怎样写呢? 辽宁北镇县安春英安春英同志: 你反映的情况很实际,的确,通讯员对写批评与自己无利害关系的人和事的稿件。还愿意去写;但一遇上自己的“顶头上司”的劣迹或本单位的“家丑”,就不敢写了,这其中的苦衷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作为通讯员——人民事业的积极分子遇到该批评的而不  相似文献   

17.
责编与书评     
对责编写自己编辑图书的书评,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前者,认为责编应该而且能够写好自己编辑图书的书评;后者,不提倡,认为责编不宜也不可能写好自己编辑图书的书评。我历来赞同前者的看法。下面就责编与书评问题谈二点肤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二十世纪,将是一个人人可以写自己的世纪。这句话初听起来有一些令人不解,但若是你能细心地浏览一下当下的中国图书市场,尤其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生活观察、想象空间为胜的长篇小说和各个人传记来看,尤为突出。人人写自己,无疑是扩大了写作者的队伍,这里不提是作家,就是因为目前的写作队伍日益壮大,如果写一本书就可以称为家,那就极可能出现人  相似文献   

19.
细想起来,我当业余通讯员已足足有25个年头了。25年来,我写的稿子由短到长,由浅入深,从县城走向全国,每年发表稿件达到250篇左右,成为远近闻名的“写稿专业户”。我深深体会到:这是沾了滚动发展的光了。 一是舍得花钱订阅相关的报刊杂志。我每年都坚持订阅《中国化工报》、《中国机电日报》、《新闻爱好者》、《新闻知识》等十几份报纸杂志。 二是购买相关工具书,充实家庭小书橱。俺只读过小学六年级,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每年至少要拿出500元左右的钱来购买书,眼下,俺的小书橱中不但拥有了《辞海》、《中国百科大辞典…  相似文献   

20.
我当业余通讯员已足足有25个年头了。25年来,我写的稿子由浅入深,从县城走向全国,不但每年稿件被采用平均达到250篇左右,而且稿费收入还突破万元大关,成为远近闻名的“写稿专业户”。每当谈及这些,我都深深体会到,这是自己实行“滚动发展”的结果。其实,要说滚动发展,无非是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在这方面,我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舍得花钱订阅相关的报刊杂志。我每年都坚持订阅《中国化工报》、《中国机电日报》、《新闻爱好者》、《新闻知识》等十几份报刊杂志,投资1300元左右。二是购买相关工具书,不断充实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