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编高中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人教社1991年5月版)对《六国论》中“思考和练习”第三题所作的答案,有多处疏失。 课本“思考和练习”第三题: 把下边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2.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相似文献   

2.
根据乔姆斯基的结构理论 ,无生命主语句的翻译方法主要有三种 :( 1 )把英语中无生命主语简单句译成汉语的复合句 ;( 2 )把无生命主语被动句译成无主语的主动句 ;( 3)把英语无生命主语句译成汉语的兼语式。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的被动句很常见。我们中国人,尤其是初学英语的中国人将这些被动句译成汉语时,往往受英语被动结构的束缚,译出来的句子别别扭扭,不符合汉语的习惯。本文就如何翻译英语被动句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一、若被动句中的主语是无生命的名词,则可将其译成汉语中的主动句。其形式有以下几种:1.可以不改变原句中主语和谓语的语序,直接把原句译成汉语中的主动句例如:Theseexercisesmustbedoneontime.这些练习必须按时做完。OnPracticehasbeentranslatedintomanyforeignlanguages.《实践论》已经译成了许多种外国语言。2.可以将by后面的名词…  相似文献   

4.
外语教学的任务很重,课时有限.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主要在于充分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以最低限度的练习量取得最高限度的效果.练习除了首先要科学系统以外,还要注意下列要求:一、典型和规范练习所用的语言材料(词、句、文),具体做法都应该是典型的、规范的.所谓典型和规范就是符合所学外语的实际运用标准,符合交际的实际情况.比如,进行听的练习时不要把速度放得太慢,进行说的练习时不要照本宣科地背诵对话材料,进行读的练习时不要把每一句话都译成汉语,进行写作练习时不要照抄照搬书上的整段话语等.  相似文献   

5.
许多中国学生缺乏适当的语言环境,练习英语听力、口语的机会较少,还习惯于把听到的英语译成汉语,找出相应的汉语答句,再将其译成英语,然后才说出口。这些过程不仅大大减慢了应答速度,也影响了流利程度。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交际机会,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操练,从而培养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学会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6.
英语和汉语在语态上有明显差别,英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比汉语高得多.汉语虽然也有被动语态,但使用范围较窄.由于两种语言语态上的不同之处,对于被动语态的英译汉就应特别予以注意.英语被动语态的句子,汉译时不一定都要译成被动句,要运用汉语中恰当的表现手法.本文从四个方面浅析了英语被动语态的译法:译成汉语的主动句,译成汉语的被动句,译成汉语的判断句,译成汉语的无主句.  相似文献   

7.
英汉被动句有各自的特点.英语被动句可译成有形式标志的汉语被动句,译成带有被动含义的汉语主动句,和译为具有完全意义的汉语主动句.汉语被动句译成英语亦然.  相似文献   

8.
吹泡泡     
下面是耿慧聪小朋友写的一首小诗,大家把它译成汉语,看谁能译得又快又好。Little girlisblow ing the Bubbles.Som e are big,som e are sm all.They are drifting(漂)in the air.The sun iscarrying them in herarm sw ith sm ile(微笑).吹泡泡  相似文献   

9.
英汉两种语言有很大不同。就语法结构而言 ,英语喜欢使用被动句 ,把中心词放在前面 ,修饰语从后面来修饰中心词 ;而汉语则偏向于把中心词放在后面 ,修饰语放在前面 ,而且使用被动句的机会相对要少得多。这就使得英语被动句汉译时 ,不但要求对原文有透彻的理解 ,而且还必须照顾到汉语的一些习惯。如果英文被动句翻译成汉语被动句听起来很拗口时 ,就必须改变句型。下面是英语被动句汉译时的一些技巧。1 译成汉语主动句英语中被动结构的句子译成汉语主动句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情况。1 .1 原文主语在译文中继续作主语。( 1)Thewholec…  相似文献   

10.
英汉翻译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学翻译的人在把英语动词译成汉语时,往往容易忽视动词的一些语法特征,如时态、虚拟语气、动词非谓语形式等等。或者没有掌握把这些语法特征译成汉语时所常用的一些方法,以致在理解和表达上产生了问题。下面分类举例加以说明。一、时态英语的时间概念主要通过动词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而汉语动词没有词形的变化,时间概念主要靠副词表示。因此,在把英语句子中的动词译成汉语时,有时应增加有关的副词。例如: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中有些肯定形式的词、词组和句子,译成汉语时常需改成否定形式;有些否定形式的词、词组和句子译成汉语时,又常改译成肯定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一门艺术,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由于两种语言表达的思想方法有所不同,有时要把英语的肯定句,译成汉语的否定句,或者把英语的否定句,译成汉语的肯定句。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种反意法的翻译。 在英文当中no,not,nothing是常见的否定词,但在以下句子中,却译成肯定。 一、no在反意疑问句中: 1.You are not going out today,are you?No,I am not. (你今天不出去,是吗?_是的,我今天不出去。) 二、no在“比较级十than”的句型中:your pronounciation is no better than mine. 你的发音和我的一样糟。 三、no、or、not与一些词汇搭配构成双重否定,在翻译成汉语时,往往译成肯定:  相似文献   

13.
在学生的俄语学习中,汉语与俄语互译是一项很重要的练习。经常翻译,学生掌握的俄语知识可以运用得日趋熟练。学生往往觉得,俄语译为汉语还比较容易,汉语译成俄语可就难一些了。他们到底有哪些困难?教师应当怎样帮助他们克服?现在把我历年教学中经常注意的几点分述如下: 一、找出主要成分,搭好架子。学生要将一个汉语句子,特别是次要成分较多的扩张句译为俄语,往往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必须首先  相似文献   

14.
有些同学以为英语中的“see”译成汉语就是“看见”.其实不然。英语中的“see”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看见”的意思。请看下列句子中的“see”,你能把它们译成适当的汉语吗?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由于在外语教学中过分强调了交际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翻译教学,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比较差,当要求他们把相应的句子或段落译成汉语时,译文不是文不对题,令人费解,就是逻辑性欠佳。翻译法作为外语教学法之一,已被实践证明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外语思维能力的,但不能就此完全否定翻译教学。笔者认为,翻译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还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英译汉能力的培养。 一,忽视翻译教学的弊端 学生在做英译汉练习时,往往不能译成规范、通顺的汉语,除了由于他们汉语基础不够扎实外,还在于他们在翻译时受英语句子形式的束缚。例如: He almost knocked me down before he saw me.(他几乎把我撞倒才看见我。) I don't think it will rain tomorrow.(我认为明天不会下雨。)  相似文献   

16.
林周婧 《文教资料》2006,(16):62-63
本文提出了三种拟声词英译汉的情况,即:(一)原文有拟声词,汉语译文也用拟声词,且英语中拟声名词译成汉语的名词的定语;英语中拟声动词译成汉语的动词的状语;(二)英语原文中动词不是拟声词,译文以象声词来配合;(三)在英语诗歌的翻译中,原文有拟声词,汉译时回避之。  相似文献   

17.
陈建萍 《文教资料》2006,(26):135-136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如何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数量的词汇,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艺术谈谈具体教法。一、介绍新词汇(让学生先不看书,看教师示范表演)1.翻译法。把单词写在黑板上,然后译成汉语介绍给学生,这样教单词既快又简便,适合职业院校学生。2.直观法。1)利用实物介绍新词汇。如:Look,This is watch.(用手指着手表)2)图片介绍词汇,把一些单词的意思用图片表示出来。如:faces,用一个脸的图片。3)用模拟、示范动作或面部表情介绍词汇。如:Look——Iam opening the door.I am writ…  相似文献   

18.
常有同学把汉语里的“的”译成英语的介词of。其实, “的”字译成英语,要根据它表达的汉语意义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英语介词。现将“的”字的几种英译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生活不断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变化。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了极大的变化。这给今天学习文言文带来一定的困难,需要具备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练习把文言文译成语体文,是提高阅读文言文的切实有效的办法,也有助于现代汉  相似文献   

20.
详细论述了英译汉中如何把含有定语从句复合句译成汉语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