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对中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变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采取的是诱致性制度变迁,我国采取的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得到以下启示:应选择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制度变迁路径;重视指导社会评估组织的发展;注重培育高等教育评估市场;应进一步明确政府、高校和社会评价组织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的概念。笔者选择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来阐述和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着重阐释了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分析了这一理论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并提出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具体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论文博士作为日本独特的学位制度,从1887年产生至20世纪90年代,一直占据着日本学位制度的主流地位,90年代开始,论文博士制度呈现式微态势。研究借助制度变迁主体转换假说视角,探寻论文博士制度的制定、博弈和式微等三个阶段中不同变迁主体担任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论文博士制度的变迁是多元变迁主体参与的结果,同一变迁主体在论文博士制度变迁过程中发生角色转换,日本文部省主导了论文博士制度变迁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4.
制度变迁是对制度框架、准则和实施组合的持续调整,而制度创新则是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重要内容。[1]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包括: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将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结合起来,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重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我国异地高考制度演进可理解为一场变迁活动,是制度环境动态变化下制度供需不断调整、新的制度均衡逐渐形成的过程.同时,由于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路径依赖双重“锁定”,延缓着异地高考制度变迁进程.为此,作为制度变迁的主导力量——政府部门需承担相应职责,明晰责任划分与边限.总的来看,我国异地高考制度建设的路径创新取向应为: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制度供给取向,整体和均衡兼顾的制度变革取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制度运行取向.  相似文献   

6.
教育制度变迁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制度经济学视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及产权理论的视角,以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内生资源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审视中国大学治理结构的变迁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治理结构变迁的核心是制度变迁,大学治理结构的变迁主要有两种主要形式: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导性制度变迁。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大学治理结构因路径依赖方面、变迁成本收益方面及变迁主体力量方面的原因始终以强制性变迁为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我国发生了四次绩效迥异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释放出巨大的政策效应。然而,按照当时综合环境所设计的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综合形势的变化,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回顾,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和原因,为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极其丰富。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涉及变迁的主体、成因成本、类型、路径依赖、原则等五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析1949年以来我国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政策,可以发现其历经了起步探索、规范建设、变革调整、深化改革四个阶段。从动力机制上看,政治经济体制变革、文化观念转变以及政策与行为主体的互动是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政策变革的主要动力。从变迁路径上看,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政策呈现出从路径依赖到路径突破的特征。未来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政策需要遵循宏观制度结构调整的客观规律,把握好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和关键节点以及平衡好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工资制度变迁历程的梳理,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高校工资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机理,即制度变迁的内外部动力、变迁的主体、变迁的方式与特点、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表明,我国高校工资制度的变迁是一定时期价值观的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知识本位、学校本位的一场博弈,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其变迁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积极变革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制度均衡。  相似文献   

12.
打破经济结构单一,过分依赖石油产业的局面,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是盘锦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辽宁省的"五点一线"政策,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提出盘锦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应实行油转海战略,积极发展滨海产业.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制度变迁作为视角,对我国地方政府开展管理创新活动的角色、基本目标、管理创新动力及影响等层面进行深入探讨,试图寻求和我国地方政府相适应的管理创新途径,并对其实践活动提供更好地指引。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将在梳理我国建国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演变历程的基础上,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审视其变迁模型,得出如下结论: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在政府部门主导下的一个渐进过程,在路径选择上,强调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但更注重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同时,根据两种变迁模型之间的辩证关系,针对当前我国粮食流通制度安排现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变迁的历程,分析了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路径特点,表现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显著特征。指出了当前的研究生全面收费制度存在的政府意图表述模糊、投资主体权利落实不到位、筹资体系建设不完备等问题,认为应从强化收费制的导向意义、建立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差别化高校定价原则、真正发挥奖助体系的激励和保障功能、提升高校研究生教育经费筹措能力等方面入手,优化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  相似文献   

17.
教研制度在中国特色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把握教研制度的变迁历程及内在逻辑有助于进行教育制度创新。借助历史制度主义对教研制度历史变迁逻辑进行检视,可得出如下结论:从结构分析范式来看,国家制度背景决定了教研制度的走向;相关变量制约了教研制度的发展;主体行为与教研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制度的演变。从历史分析范式来看,教研制度具有路径依赖性,并通过学习效应、协同效应和适应性预期等方式进行自我强化;教研制度规范化是其"历史否决点",在此之前,政治因素是其突变式变迁的关键否决点,此后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则是其渐进式变迁的重要否决点。  相似文献   

18.
赖昀  张学敏 《教育学报》2020,(2):97-108
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靠教师,教师编制是教师队伍稳定与发展的保障。我国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历来非常重视,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乡村教师供给不足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乡村教师编制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师编制制度经历了由"偏重城镇"向"城乡一体化"、由"兼容并包"向"因岗限人"的变迁。偏重城镇的政策导向导致制度设计缺陷,因岗限人致使制度分配失当,改革过程中引发部分制度结构混乱,核编机制落后导致制度绩效低下。通过破除制度设计路径依赖,教师编制独立供给,优化教师编制制度结构,创新核编机制等措施,创新我国乡村教师编制制度,保障乡村教师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实现供给充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作了全面解读,包括制度变迁的主体、制度变迁的动因与条件、制度变迁的方式与过程、制度变迁的特征,并对该理论进行了点评。  相似文献   

20.
以“差序格局”和“关系治理”为突出特征的中国家族企业,惟有逃脱传统用人制度的樊篱,引入“委托—代理制”,打破内部权力平衡,才能实现制度变迁,从而使企业从平凡走向卓越,继而基业常青。文章从用人制度创新的角度探讨了家族企业的制度变迁,以期家族企业克服智障,走出迷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