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列举俄国的作家,历来首先总是想到《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但是近几十年来,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对人物病态心理的描述,对人物灵魂的深掘和拷问,让许多批评家把他提到托尔斯泰的前面。陀思妥耶夫斯基怎么能达到这种无与伦比的艺术境地的呢?  相似文献   

2.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作家。他一生中曾经与中国及中国文化发生一定的联系,他在这方面的某些看法和态度,由于受到他世界观的影响,因而不免片面和失之消极。但,他仍然是希望更进一步了解中国和热切向往中国的。东方文化曾长时间吸引着托尔斯泰的注意力。1870年,他患着宗教苦闷时,就开始寻觅浏览东方宗教方面的书籍。不久,他搜集完成了《圣贤思想集》,其中包括着《圣经》、佛、中国的老子的言论。在亚洲各国中,托尔斯泰感到在思想上与他最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托尔斯泰对协助他搜集关于彼得一世材料的出版家和历史学家伊斯托明讲了一个奇怪的、带点浪漫色彩的故事,说他的《安娜·卡列尼娜》的构思几乎是梦中产生的。托尔斯泰当真是在梦中呢,还是幻觉呢?——不得面知。他神思恍惚,忘记自已身在二月的雅斯纳雅·波良纳,忘记  相似文献   

4.
有一天来了一位客人,同托尔斯泰谈起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客人说:“您的《安娜·卡列尼娜》,是非常感人的!但是您使她最后卧轨自杀,却未免对她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8月28日诞生在距莫斯科195公里的图拉州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镇。这里有占地338公顷的托尔斯泰庄园,他在庄园居住约60年,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优秀作品。由于这些宏伟巨作,使托翁在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文豪地位。然而,他在教育上的贡献,可以说并不亚于文学。19世纪50年代,作家致力于普及教育,他在庄园里创办了贫民学校———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学校。托尔斯泰在给姨母的信中曾这样写道:“现在我有一桩不能放弃的诗一般的美…  相似文献   

6.
在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论述作家和作家的工作的书《金蔷薇》(新译《金玫瑰》)中,有一篇题为《夜行的驿车》,文章中写道:一天夜晚,安徒生去拜访一位在驿车上认识的年轻的太太。他深知,他已经狂热地爱上了这位太太。可是,自卑感使他没有勇气向这位太太求爱,因为他知道自己长得丑;同时他又担心,他那颗敏感的心无力承受爱情带来的过多的痛苦和幸福、欢乐和眼泪。  相似文献   

7.
列夫·托尔斯泰十余载的创作生涯,为世人留下卷帙浩繁的文学遗产九十余卷。他以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为世界文坛增添了一位顶级文豪。此外,他还为后人留下不少优秀的中短篇小说、戏剧、政论等。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而相对鲜为人知的是托尔斯泰十分关心民众的教育,在图拉开办农民学校,为农民和孩子们写了几部语文方面的教科书,其材料都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民间创作,经托尔斯泰加工改写后写成的这些教科书成了俄罗斯人民喜爱的童话寓言作品。  相似文献   

8.
亚·里·托尔斯泰娅是列·尼·托尔斯泰的幼女,多年侨居美国,从事托尔斯泰著作的普及和研究工作。她的回忆录《父亲》是一部关于托尔斯泰生平及其著作的名著,于一九五三年在美国出版,深受欢迎,并被译成许多种语言。本刊从该书中选择一个片断译出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郝岚 《世界文化》2008,(2):12-13
“五四”前夕,中国文坛的外国翻译小说激增。这些翻译中,被译介数量稳居前四位的外国作家都属西方流行的通俗作家之列,其中赖德·哈葛德的作品被译介的数量仅次于柯南·道尔笔下的大侦探福尔摩斯。而且,在晚清四大小说杂志中,有三个在创刊号刊登西方文豪的肖像。(嘶小说》选的是托尔斯泰,制、说林》选的是雨果,1906年(《月月小说》的创刊号上赫然登着的就是哈葛德的头像,这俨然是把他作为与托尔斯泰等作家齐名的文豪,成为晚清文学“新小说”的效法对象和“热门”作家。  相似文献   

10.
列夫·托尔斯泰为儿童写的书是托尔斯泰教育观点的创造性的表现,是他对儿童文学和民间文学长期观察和研究的结果。托尔其斤泰在他的教育文章中对儿童文学的语言考虑颇多。他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儿童读物的语言上,同时也涉及到几乎所有的儿童文学问题,由于他对语言素有研究,几乎所有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在《论大众读物的语言》一文里,托尔斯泰对儿童文学提出了基本的要求:“一,语言要易懂,大众化,不有意滥用方言词语;二,内容要通俗,不抽象;三,不要一味追求教训人,而要寓教于趣味的形式之中。”  相似文献   

11.
读过小说《复活》的人,无疑都记得书中描写被流放的革命者的那些篇章,他们中有一位年轻可爱的姑娘,名叫玛丽妞·巴甫洛芙娜·谢契宁娜。就是这位姑娘在狱中最先关心女犯人玛丝洛娃,帮助她在道德上获得了新生。托尔斯泰这样描绘她:“一个体态丰满、两腮绯红的漂亮姑娘,她的眼睛鼓鼓的,穿着一件灰色连衣裙,外套短披肩。这个姑娘全身都是美的——白皙的大手,波纹式的短发,端正的鼻子和嘴唇。脸上最动人的还是她那双深棕色的眼睛,显露出羔羊般的善良和诚实。”这个形象在现实中有没有原型呢?目前尚未完全弄清。但是,众所周知,尽管托尔斯泰才华横溢,善于塑造典型,他的许多形象身后仍有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阿列克赛·彼得洛维奇·谢尔格延科(1886—1961)是列夫·托尔斯泰挚友彼得·阿列克赛耶维奇·谢尔格延科的儿子,也是托翁最小的朋友。他年轻时,曾帮助托尔斯泰抄写、整理文稿,并从事文学创作达十年之久。他将伟大作家晚年生活的真实情景记录在日记里,后来撰写成书,以《托尔斯泰的故事》为名,公诸于世。这里选译了书中的三篇文章,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作家的伟大思想、情操和风格。——译者  相似文献   

13.
年轻的罗曼·罗兰渴望自己有所作为。但是,怎样选择生活道路呢?他想起了当时已蜚声世界的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于是写信向他求教。信是9月发出的,几个星期以后,罗曼·罗兰几乎忘了那件事,但是10月21日  相似文献   

14.
托尔斯泰的婚姻商新编译托尔斯泰曾公开说道,他和妻子索尼娅“像两个相互仇视的敌人被铁链拴在一起,互相残杀,却竭力不去正视这个事实。我认为99%的已婚者都不会像我一样生活在地狱里”。他还胸有成竹地说,尽管他的婚姻是个悲剧,其他人的婚姻也各有各的不幸。托尔...  相似文献   

15.
1903年11月,托尔斯泰写出了《论莎士比亚和戏居必的长篇论文,全面、系统地批驳了早已为人们认可接受的莎士比亚,使其“体无完肤”。用后来评论家的说法:“制造出文学批评史上一大公案”。那么,托尔斯泰是怎样批驳莎士比亚,他为何要批驳莎士比亚呢?  相似文献   

16.
几天之后,托尔斯泰在他最热烈的崇拜者钢琴家和作曲家亚历山大·戈尔靳魏依泽尔的陪同下光临奥列依斯。不知为什么托尔斯泰十分喜欢满头乱蓬蓬黑发的戈尔靳魏依泽尔,他曾多次来雅斯纳雅·波良纳作客,到加斯普拉已经是第二次了。托尔斯泰随意用俄语改变他的姓氏,有时叫他“灵巧的指头”,这会儿又特意把他拉到高尔基这儿来,好夸耀一下他高明的、有魅力的演奏。  相似文献   

17.
在谈到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的时候,莫泊桑心里怦怦地跳着,激动极了。他站起来,大声说:“我发现我的一切活动都毫无意义。”旁人不同意他的意见,说:“你的十卷书是不朽的。”  相似文献   

18.
1962年托尔斯泰的遗嘱原本终于发现了,它们在莫斯科市音乐学院的已故教授哥尔顿维塞手中珍藏了五十多年。在遗嘱里,扎尔斯泰把他的全部文学成就毫无保留地赠给了俄国人民,那就是托尔斯泰的一切著作在全俄国范围内,任何人都可以印行,以广流传。尽管他的这一意愿遭到托尔斯泰夫人的反对,但他还是坚决这样做了。  相似文献   

19.
1898年冬,契诃夫在雅尔塔写完了短篇小说《宝贝儿》,这篇小说成了托尔斯泰最喜爱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作为瑞典科学院院士的那些白发苍苍的学者们的口吻三十年来一成未变。和往年一样,今年他们决定格雷厄姆·格林和霍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依然与乔伊斯、康拉德、契诃夫和托尔斯泰这些作家为伍,他们都被认为不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今年也象往年一样,瑞典科学院选中了另一个人。上星期,威廉·戈尔丁加入到亨里克·彭托皮丹、伏拉迪斯拉夫·莱蒙特和鲁道尔夫·欧肯这些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这一令人敬羡的行列。这位七十二岁的英国人最初以他第一部小说《蝇王》而出名。今年的文学奖是自从195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