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宏 《现代情报》2013,33(7):90-93
虚拟社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开放和更方便的信息交流平台,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论文从虚拟社区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用户行为以及商业应用这3个方面对虚拟社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虚拟社区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在信息传播和知识共享方面,深入挖掘虚拟社区信息传播和知识共享模式,同时制定有效的引导机制;在用户行为方面,加强对如何利用虚拟社区推进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在商业应用方面,微博的商业价值需要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2.
肖智  庞颖 《现代情报》2011,31(9):38-40
在虚拟社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以分享知识和经验为主的虚拟社区平台获取有效需求信息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以分享知识和经验为主的虚拟社区,对隐含于虚拟社区中的需求信息的特点以及参与虚拟社区的成员特征进行了分析。鉴于虚拟社区中需求信息以及社区成员的特征,针对隐含于虚拟社区中的需求信息难以有效获取,引入共词分析法,提出基于共词分析的有效需求信息获取框架,得到在虚拟社区下获取有效需求信息的步骤。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用户参与度的不断提升,海量的信息资源是虚拟社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信息资源的定义出发,结合虚拟社区的特点,通过数量、内容和传播特征这三个维度全方位展现虚拟社区信息资源。着重介绍虚拟社区信息资源的特征,并建立相应的理论框架进行系统性阐述,在此基础上介绍形成这些特征的影响因素,为虚拟社区信息资源的相关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虚拟社区逐渐成为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的新平台,关于虚拟社区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也逐步展开。学者们从社会心理学、社会网络分析等理论视角构建研究模型,分析各自框架内的影响因素,但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涉及到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本文通过总结以往学者的研究结论,分析促进知识共享的"场"的特征,构建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知识链模型,旨在提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框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君  钱晨  何梦婷 《情报科学》2018,36(11):150-157
【目的/意义】基于消费地点情境视角,综合探究线上和线下情境因素对在线评论信息分享行为的作用机 制。【方法/过程】使用社会氛围理论和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构建基于消费地点的虚拟社区在线评论信息分 享行为研究模型;通过调查问卷实证研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线上社区凝聚力、社区支 持和线下产品质量、消费地点氛围均显著影响用户涉入度,进而促进用户在虚拟社区进行在线评论信息分享的意 愿。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分别针对线下实体店管理和线上虚拟社交平台推广运营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燕方  谭立辉 《现代情报》2015,35(2):150-153
在线商品虚假评论信息不仅误导消费者购物决策与商家销售评估,而且严重干扰了在线商品交易平台的意见挖掘结果。本文针对国内外对在线商品虚假评论治理的研究现状,从法律监管和鉴别模型两个层面重新定位了其治理目标,指出应根据不同的治理对象,从监管虚假评论形成路径的基本要素、减弱虚假评论形成路径的促进因素、激励正常消费者作出真实有效的评论并优化虚假评论识别模型的鉴别准确率4个方面完善在线商品虚假评论信息的治理途径,并详细阐述了各治理途径的具体实施办法以及今后优化和完善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杜姗  杨敏  仇蓉蓉 《情报杂志》2023,(4):156-164
[研究目的]通过从评论文本和评论者两个维度对在线评论的特征进行挖掘,探究电商平台如何有效提高虚假评论识别的准确性,增加用户在线商品评论可信度,为消费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多维特征和SMOTE-RF模型的虚假评论识别方法。首先,通过识别商品虚假评论线索,构建多维特征向量,引入情感极性等特征并进行单调化处理;其次,在评分偏离度中添加了商品得分均值等统计指标来全面刻画虚假评论;最后,针对在线评论数据集中真实评论与虚假评论类不平衡问题,运用SMOTE算法优化随机森林分类模型,从而达到提高虚假评论识别准确性的目的。[研究结论]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正负样本不平衡的虚假评论识别中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召回率及F1值。其中评分偏离度特征对虚假评论识别的影响最大,情感极性可作为识别的次要参考特征。因此,综合考虑在线评论多维特征和正负样本不平衡可帮助电商平台对虚假评论进行有效的过滤,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可靠的评论数据。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实践的推进,在晋升激励机制下便出现了虚假绩效信息,对其治理便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主要分析了在晋升竞争的环境下地方政府虚报绩效信息动因和虚假信息存在负外部性,根据分析和讨论的结果,提出了治理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中虚假绩效信息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们在享受着网络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在承受着其背后巨大的风险和负面作用,网络中的虚假信息便是网络危害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与传统的虚假信息相比,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加迅速、传播范围更加广泛、造成的损失更大,随之产生的社会危害性也相应更大,这体现了网络巨大利益背后的管理缺陷。如何规避网络中虚假信息带来的风险或者减小该风险带来的损失和危害,是人们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文章从法律的视角出发,从法律层面浅析网络虚假信息的普遍存在成因,我国的刑事性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在网络虚假信息方面的规制、刑法对传播网络虚假信息行为规制时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0.
肖花  刘春年  郭韫丽 《现代情报》2016,36(11):32-36
文章基于虚拟社区环境,阐述了突发事件下用户应急信息行为表现特征,剖析基于虚拟社区的用户应急信息行为实施的必要性,划分基于虚拟社区的用户应急信息行为构成维度,分析突发事件中虚拟社区用户应急信息行为过程,并提出突发事件下基于虚拟社区的用户应急信息行为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1.
虚拟社区注重用户参与、交流互动与开放共享,为多主体协同参与价值共创提供了条件。为了深入探究价值共创模式下影响虚拟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关键因素,文章整合价值共创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系统研究了知觉价值、交易成本对价值共创动机的影响以及价值共创对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效果,并且分析了信息咨询类和情感类两种不同类型虚拟社区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知觉价值中的情感价值、信息价值以及交易成本中的信息搜寻成本对价值共创有显著的影响,而价值共创对社区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另外,不同类型虚拟社区的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情感价值对两类虚拟社区中的价值共创均有显著影响,而信息价值在信息咨询类社区中对价值共创的影响效果要大于情感类社区,娱乐价值在情感类虚拟社区下对价值共创的影响效果要大于信息咨询类虚拟社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在线健康社区用户规模庞大,信息量浩如烟海,如何帮助社区管理者和用户判别有用信息,提 高决策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过程】在复杂网络视角下,提出一个新的评论有用性分析框架。首先,采集 在线健康社区患者评论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分析有用评论、非有用评论以及所有评论的主题分布和情感分布,初 步分析各类评论文本的有用性特征;其次,将各类评论文本分别转换为文本关联网络,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一 步分析其有用性特征;最后,分析评论有用性及其特征与患者发表评论、用户对评论的有用性投票以及文本关联网 络结构特征的关联性,实现基于文本关联网络的评论有用性分析。【结果/结论】有用评论和非有用评论文本关联网 络结构具有一定差异,在线健康社区用户就诊前后的信息需求和经验输出的重点有所不同。【创新/局限】基于复杂 网络视角研究在线健康社区评论有用性,但仅使用了好大夫在线的数据,未来可对更多数量和种类的在线健康社 区信息内容有用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虚拟社区发展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现实中的许多活动在网络得以实现。为了掌握虚拟社区中的群体信息行为规律,本文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分析表明社区成员的兴趣、价值观、人机界面、社会文化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周泽鲲  乌铁红  唐文跃 《资源科学》2019,41(9):1734-1746
虚拟社区已成为当代旅游者的重要活动空间,他们在社区中展开发布信息、组织活动、寻求帮助、分享生活等非交易行为(即契合行为),厘清旅游虚拟社区的参加动机及其与契合行为间的关系对于旅游虚拟社区的经营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呼和浩特户外旅游虚拟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尝试明晰人们参加旅游虚拟社区的主要心理动因,并探索户外旅游虚拟社区中参加动机对于成员契合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虚拟社区参加动机可划分为4种:自我成就、社交、学习和实际好处;虚拟社区参加动机对于契合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但仅对态度契合具有直接影响;群体认同是虚拟社区参加动机对契合行为产生影响的重要路径;契合行为的完全实现,必须要以达成态度契合为前提;旅游虚拟社区成员“参加动机-群体认同-态度契合-行为契合”的关系链条得以明晰,探索出从参加动机到契合行为的一般性普适路径。本文丰富了旅游虚拟社区契合行为研究,对旅游虚拟社区的经营管理者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洁梅  马悦杰 《科研管理》2021,42(3):139-149
虚拟社区用户忠诚对于虚拟社区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尤为重要。本研究以知识分享行为(知识共享数量和质量)为中介变量,探讨社会资本(信任、社会联结性、共同愿景)和外部动机(互惠动机、声誉动机)对社区忠诚的作用机理,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信任和外部动机通过知识共享数量和质量对社区忠诚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联结性仅通过知识共享数量对社区忠诚有显著影响;信任和外部动机对知识共享数量和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联结性仅显著影响知识共享数量,而共同愿景对知识共享数量和质量均无显著影响;知识共享行为对社区忠诚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知识共享质量对社区忠诚的影响更显著。该结论为企业重视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分享行为从而吸引和留住虚拟社区用户提供了决策支持,为企业更好的运营虚拟社区并利用虚拟社区获得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杨瑞仙  张广轶 《现代情报》2021,40(10):52-61
[目的/意义] 本文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过程和机理进行深入探讨,为该主题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内涵与特征、过程、机理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推断知识交流效率的表现形式,引入经济学中的效率测度方法识别知识交流效率评价指标。[结果/结论] 构建以知识交流组成要素、交流动因、交流机制、交流效果为核心的内部机理模型,社区成员在知识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发帖、评论、浏览以及再评论等数量是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量化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秦琴  何晓兰 《情报探索》2020,(4):120-125
[目的/意义]旨在为提高虚拟社区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通过关键词搜索获取近五年的相关文献,利用VOSviewer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结合内容分析对国际上虚拟社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热点内容进行梳理,并进行总结和展望。[结果/结论]该主题领域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性,虚拟社区内容挖掘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危机信息交流行为、融合了虚拟社区的系统理论框架构建与系统平台开发研究是目前学者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彭小晶  郑小强 《现代情报》2015,35(3):34-36,56
网络虚拟社区的发展依赖于社区知识共享的程度,通过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发现,不完全信息、有限重复、初始策略选择不共享都会导致虚拟社区知识共享陷入困局。但是,在时期界限变为无限大,即社区成员对通过社区获取知识产生依赖时,可能会出现新的均衡,形成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无限重复博弈,导入激励机制及提高社区知识总量可以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9.
程豪杰  张宁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18,38(5):158-163
通过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影响因素研究"、"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评价研究"和"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提升策略研究"3个方面。研究发现现有研究存在"学术虚拟社区成员类型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影响研究较少","一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价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未考虑环境变量和误差的影响"等问题。"进一步探索成员类型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采集纵向数据研究在学术虚拟社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应该采用怎样提升其知识交流效果的策略"等是未来可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范哲  刘奔 《现代情报》2019,39(11):69
[目的/意义] 以基本心理需要为中介变量,探索用户人格特质对虚拟社区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对于促进虚拟社区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基于大五人格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构建理论研究模型,并借助AMOS软件开展路径分析与中介效应分析,研究分析了人格特质对虚拟社区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以及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关系需要的中介作用。[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外向性、尽责性人格能显著正向影响虚拟社区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宜人性人格对浏览行为有正向显著促进作用,开放性人格对发帖行为有正向显著促进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及关系需要在外向性、尽责性人格和信息分享之间起到不同程度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