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教育理论之一。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和实践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德育理论的实质是生活德育论。借鉴他的德育思想遗产,无论对于改变当前德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实践的现状,还是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中国德育课程体系之建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学校德育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德育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相对稳定的传授体系 ;德育内容没有完全纳入大中小学的课程体系 ;大中小学的德育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学生实际 ,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现象。笔者认为 ,欲达到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实效、提高德育水平之目的 ,必须整体建构现代德育课程体系 ,这是 2 1世纪中国德育的大趋势。一、理论的奠基整体建构现代德育课程体系 ,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一 )人的主体性理…  相似文献   

3.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自身的内在要求。高校德育中公民意识的培养,核心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形成公共意识。新时期的高校德育要通过促进政治理论教育的开放与发展、实践活动的社会化、开展生动的法制观教育来加强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我国德育实效性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以道德知识灌输为特征的传统德育成了众矢之的。社会转型的加速、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以及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对学校德育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学校德育何去何从?本文试图把社会需要与德育对象自身需要结合,从权利和义务的辩证统一关系角度来探讨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及其策略。一、激发学生的权利意识,是社会转型期的需要当前中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普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中国已进入了社会的转型期。并“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生活方式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实际讲求实效——提高语文德育效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我国中学生语文课德育处于严重低效状态 ,语文德育严重脱离社会实际 ,脱离学生的心理实际 ,对此 ,必须进行根本变革 ,加强语文德育教育必须突破固定的思维模式 ,激活和深化学生思维 ;引入时代的活水 ,活化名家名篇 ;渗透现代意识 ,促进人的现代化 ;营造民主氛围 ,鼓励与疏导结合 ;正视学生思想实际 ,打破敏感“禁区”。  相似文献   

6.
孙彩兰 《考试周刊》2013,(63):144-144
网络在加速现代社会文明进程的同时,也在冲击着传统的德育理念。职高生由于心理、生理等因素影响,亟待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信息技术教学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相互脱离。如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苗培田 《中国德育》2010,(10):87-88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工作中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现象也渐渐凸现:德育内容脱离青少年实际;德育过程脱离青少年主体性;德育教育形式脱离社会及青少年现实,使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只能凭借虚幻的想像,这直接导致了德育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空、过高,进而导致德育内容的大而无当,宽而无边,使受教育者失去自信,并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面对新课程带来的挑战,中学德育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8.
邢玉芹 《新疆教育》2013,(9):153-154
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  相似文献   

9.
目前的德育体制不利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本文就改革教育组织形式,构建"班组串换"的德育模式进行了理论探讨,同时对德育理念和方式进行了反思,重新论证了德育的地位,并对德育"渗透说"作了批判.该模式具备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支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教育必须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新课标下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就是要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从而获取知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在理念与方法上存在着种种问题,主要表现为德育概念异化、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德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德育方法为单一的灌输式等。应从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方法等层面出发进行改革,以促进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学校教育体制对德育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德育的观念陈旧。长期以来,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严重存在,处处可见"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而社会责任感、尊老爱幼、与他人和谐相处等道德问题却被轻视或忽视。二是德育的方法与手段滞后。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德育已经日益显现出对"课程化"的崇拜。突出的表现是脱离现代社会的客观现实,搞理想化、教条化的教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话密切联系起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  相似文献   

15.
一、政治课的道德教育必须回归主体和生活化技工学校传统政治教学模式的一个突出弊端,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进行单向的知识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论与实践脱离,道德教育与生活割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主体性缺失,德育过程脱离学生生活,德育情景脱离社会实际,导致学生不感兴趣,知行脱节,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教育原因主要有:传统的"圣人"教育的观念影响下的道德标准高不可攀,脱离一般人的生活实际;中小学德育系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挤压,公民意识教育比较滞后;灌输说教式的高校德育方法未能使学生把公民意识教育内容真正内化;我国尚未形成良好的公民社会氛围,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阻碍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德育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做到在现实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渗入人生的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反观时下的思品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人为地造成了理想德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周边的生活世界自然地沟通起来,思品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就会  相似文献   

19.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即生活化,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那如何使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尽管我国已有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德育的“根”已松动甚至散失。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德育传承无论从理性角度还是从现实条件来说,都不能简单地“修旧如新”,而只能“择基重建”。对比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道德内涵,中小学德育应以公民意识教育为基石。重新确定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目标和课程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