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我校将有印刷技术、制版技术、美术设计和出版四个专业108名毕业生;除出版专业学生来自外省市外,其余三个专业的毕业生均来自上海,这是我们升格大专后的第一届大专毕业生。    相似文献   

2.
朝阳专业的发展之路──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略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编辑出版高等教育15年回顾从1984年胡乔木同志提出在我国高等学校设置编辑学专业的建议至今的15年间,在国家教育部的支持、关怀和领导下,经过高教系统一批志愿献身于出版专业人才培养事业的教师和于部的艰苦创业,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主要标志是:1.编辑出版高等教育得到社会认可。据不完全统计,15年来高校的编辑、出版、发行各专业为新闻出版行业输送了10届1300余名本科毕业生。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因其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已得到新闻出版行业的认可。近几年来,编辑、出版、发行专业毕业生受到…  相似文献   

3.
上海印刷公司从一九七二到一九七三年,陆续在所属中华、新华、商务、市印一厂、美术厂等五个印刷厂,办了五所厂办印刷技工学校。学制两年,半工半读。五所技校共设置了:平印制版、平印印刷、凸版排版、照相排版、凸版印刷、图版印刷、书刊装订和印刷机械修造等八个专业。共有专职教师、干部61名。学生来源是招收中学毕业生。从一九七二年到现在,共招收学生1,098名,已毕业798名,现在校学生还有300名。技校毕业生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水平,有些好的毕业生已担任了机  相似文献   

4.
举办“新编辑岗前培训班”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华大学中文系编辑学专业于1985年经原教育部批准成立,七年多来共培养了六届毕业生一百余人,其中后四届是第二学士学位生。这些毕业生分配在我国出版、新闻、科技信息等部门工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但编辑专业的毕业生在我国科技出版界为数还是很少的,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形势的推进,出版业将面临新的繁荣与发展,这方面的需求将更为迫切。为适应这种需要,努力为我国出版事业多做贡献,我专业在办好正规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继续教育。为此,在新闻出版署等领导部门的关心和出版界的支持下,我系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合作,接受新闻出版署的委托,于今年9月举办了首届“新编辑岗前培训班”。招生对象是:1992年毕业分配到北京各科技出  相似文献   

5.
<正> 大连理工大学受国家教委委托,承办全国高校图书馆专业干部进修班培训工作,自1982年起,已连续办了十年十届,共培训学员567名。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已成为当今社会热门话题,与此分不开的是专业不同带来的就业冷、热现象。在大量热门专业遭遇“就业难”的同时,传媒专业学生毕业生进入媒体工作的惯性路径开始发生转变,毕业生难以专业对口进入媒体的现象开始成为普遍,越来越多传媒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去向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私营企业等从事内刊、宣传、公关、营销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非图书馆学专业大学毕业生不断充实高校图书馆工作,使专业队伍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八二年来,全国高校直接向图书馆输送毕业生共4000多名,其中1000余名先后接受了较为系统(指一年制进修班)的专业培训,初步掌握了图书馆学情报学基本知识,他们中的大部分已成为图书馆业务工作骨干,有的走上了图书馆领导岗位,显示了这支队伍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  相似文献   

8.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度约有900名各专业的毕业生将走向社会。由于专业设置及学生的综合培养目标与企业和社会的需求相对符合,2002年毕业生的就业率(签约率)达96.93%。预计2003年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较为乐观,尤其是印刷技术、印刷图像处理等专业的学生择业十分容易。  相似文献   

9.
肖兰  孙柏林 《出版与印刷》1996,(4):33-34,3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出版事业呈现出飞跃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出书品种数急剧增加,由每年的一万多种增加到十万多种;另一方面出版社急剧增加,由一百多家增加到五百多家。这就迫切需要大批高质量的编辑人才和出版管理的人才。1992年我院管理系出版管理专业(方向)开始招生,经过四年的培养,首届出版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已经走向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0.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根据国际和国内电脑制版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需求,于1993年申请建立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获得批准后从1994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现已培养出四届毕业生共200多人。    相似文献   

11.
《出版与印刷》2005,(1):5-5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度约有1650名文、理、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其所属专业除原有的印刷工程技术、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印刷图文信息处理、电子出版、包装技术及管理、印刷设备工程、机电一体化、艺术设计等专业外,还有新增的广告制作与传播、应用艺术设计、计算机信息与管理等专业。  相似文献   

12.
<正> 广东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队伍、馆舍、经费三大困难,近两年有所好转.好转的表现之一是,专业队伍在扩大,人员素质在提高.专业队伍总人数从1981年的712人增加到862人,共中专业人员从602人增加到727人,约增长21%.增加的专业人员中,有45人是八一、八二届的大专毕业生,20人是二年制图书馆学走读班毕业生,此外还有一些是从省外调进来的早年图书馆学系毕业或从事图书馆业务工作多年的同志.为了有效地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改变人员结构,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成立后,下  相似文献   

13.
辽宁大学档案学专业近20年来就业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玉 《兰台世界》2006,(12):56-57
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成了大众教育,我校档案学专业创办于精英教育时代,发展于大众教育阶段,在这两个不同时期,毕业生的去向也就成为在读与即将选择档案专业的学生所共同关心的焦点。通过对近20年的数据分析,能给我校档案专业未来课程设置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也让在读的同学对档案专业未来就业更有信心。一、统计数据的分析1.1985-1989年就业状况。在这一时期本院共有139名档案学专业毕业生,1986年29人中有79.3%的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工作;有17.24%的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另有6.9%的人到高校工作。1988年的24名毕业生中有33.33%的人到事业…  相似文献   

14.
如何实现出版与教育的有效对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编者按:当前,企业招不到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已成为我国教育制度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的真实写照,"就业难"正在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出版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关注并渴望获得优秀的人才,然而现实却差强人意.编辑出版专业出身的毕业生往往无法成为理想中的"出版人",反倒是非出版专业的毕业生无意中得到出版业相关单位的更多青睐.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针对我国教育与实践脱节的现状,<建议>提出,要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时代编辑出版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泓 《中国编辑》2007,(2):69-72
近几年,编辑出版专业迅猛发展。据北京印刷学院2005年作的一项调查,全国各地开设编辑出版专业的院校已达到一百三十多所。但令人奇怪的是,一方面该专业在不断扩招,另一方面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时却遭到出版单位的冷遇。一项由北京大学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开展的调查发现,被调查的164家出版单位中,明确表示需要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只有15%。这个数据说明出版单位对现在的编辑出版专业认知度和认可度都不大。还有人对北京大学编辑出版专业1999--2004年6届毕业生共126人的去向作过统计,其中直接读研究生的40人,占31.75%;其次去新闻单位的19人,占15.08%;第三是去出版社的13人,占10.32%;其余依次去了IT业、金融、保险、演艺圈、科研单位、图书馆、广告业等.  相似文献   

16.
编辑专业教育得到了多方支持清华大学中文系金兼斌清华大学中文系自1985年开办编辑专业以来,至今已有六届毕业生、二届在职编辑第二学位毕业生、一届新编辑岗前培训班结业生,总计达160人左右。他们大都工作在科技出版界。几年来编辑专业教育得到了多方支持,使教...  相似文献   

17.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度约有1850名各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8.
我国第一个图书发行管理专业——武汉大学图书管理学专业的首届毕业生,已于1987年秋结业,分别走上工作岗位。 60名毕业生经过四年的攻读,被分配到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甘肃等17省市的38个图书发行单位工作。这届毕业生经过学习,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有较大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他们热爱图书发行事业,服从组织分配,踏实肯干,普遍受  相似文献   

19.
正任晓锋,湖南教育报刊社社长。曾荣获"新中国60年百名有突出贡献的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首届湖南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湖南省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兼任湖南省人民政府督学、中国期刊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期刊协会教育期刊分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新闻研究分会副主任、中国少儿报刊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出版专业外聘硕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20.
近期,高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针对高校出版专业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我国已形成较为系统的本、硕、博出版教育培养体系,社会对出版专业高层次人才需求强烈,但由于出版学缺乏独立的学科地位,导致专业师资不足,招生、就业面临一定困难,且缺乏系统优质教材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出版专业教育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如何完善出版学学科体系、构建多元化出版专业师资队伍、优化出版人才培养体系以及丰富出版学知识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出版专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