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木,千姿百态,其色彩、风韵不仅给人以美感,在人们心目中还有它特定的象征意义。以松柏象征坚贞。松枝傲骨峥嵘,柏树庄重肃穆,且四季长青,历严冬而不衰。《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与竹、梅一起,素有“岁寒三友”之称。文艺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征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以竹象征气节。竹子挺拔秀丽,岁寒不凋,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古人常以“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来比喻人的气节。以梅象征坚强不屈。梅的枝干苍劲挺秀,宁折不弯,被人们用来象征刚强不屈的意志;而迎风斗雪怒放的梅花,则最…  相似文献   

2.
胡玉华 《寻根》2007,(2):48-50
丧服指丧礼中亲属们根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而穿着的各种服饰。晚辈为长者服丧穿用的丧服称孝服。由于民族风俗及宗教信仰等因素,丧服的颜色有所不同。正如法国作家拉伯雷所说,大部分国家的丧服颜色通常为黑色,这是因为许多国家都以黑色表示悲哀,以白色表示喜悦和快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古人的世界     
尽管欧洲与东亚的商业往来可以上溯至前基督教时代,但在较近世以前,欧洲与东亚间关系的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几乎完全缺乏文化交流。文化不一定总是步商业往来的后尘进行传播,尤其当商业往来经各式各样的居间人进行之时,更是这样。对此,我们现在所知的关于罗马帝国和远东各国的情况便是确凿的证明。以丝绸为例,罗马帝国奥古斯都统治时期,  相似文献   

4.
5.
古人的裤衩     
《寻根》2017,(2)
正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下身有裤腿,便于骑马运动。虽然这样的服装沿袭了下来,但中原褒衣博带的传统并未改变。人们外衣宽大,上为衣,下为裳。裳有两种,一种类似于现在的筒裙,另一种是两侧开缝的裙。不过,光穿这么个裳,里面光腿光臀,那也不行,必须有裤。而古人的裤,尤其是内裤,又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6.
赫鲁晓夫墓碑的象征意义赵敏善1975年8月的一天,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内赫鲁晓夫墓前,家人为其树起了一块墓碑。出席树碑仪式的除家人和亲朋外,还有墓碑的雕塑者恩斯特·涅伊兹韦斯内及一些国外记者。没有正式的官方代表,没有苏联的新闻记者,更没有举行隆重的揭幕仪...  相似文献   

7.
李积庆 《寻根》2010,(2):15-19
<正>清末著名诗人、梅州人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己亥杂诗》中写道:"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黄遵宪以其客家人的身份、用诗的语言描述了客家人南迁辗转逾千年,依然保留中原语韵、固守古朴礼俗的事实。行走在赣闽粤客家地区间,所见所闻时常让人不禁发出"礼失求诸野"的感慨。而当我们细数留在客家礼俗  相似文献   

8.
张泓 《华夏文化》2014,(4):47-49
正一古代各行各业的著名人物中,有一些人患有洁癖,冯梦龙在《古今笑史·怪诞部》中记载了其中一些人的趣事。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大画家,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就患有洁癖,他隐居在辋川的时候,不容许地上有一点儿尘埃,每天都要准备十几把扫帚扫地,因为扫地太勤,扫帚损坏得太厉害,为此还专门雇佣两个  相似文献   

9.
正酒是上古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酒在古代社会于饮食享用、情感亲和、秩序维护与信仰寄托,有多方面的作用。酒,是礼制生活的消费品。酒器,也成为礼的仪式性表演的重要道具。与此同时,嗜酒长期被视为可能导致败坏世风、动摇农本、浪费资源的社  相似文献   

10.
王爱文  王军花 《寻根》2011,(5):26-28
奠基起源于我国远古时期盛行的猎头祭祀习俗。史前时期,部落或氏族在与外族作战取得胜利后,要将敌人的头颅割下来带回,作为祭品祭祀后,堆积起来作为某种建筑的奠基或者随葬。根据考古材料,猎头习俗在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都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1.
湖南桑植白族人用茶的礼俗各种各样,但都能体现其文明风范和礼仪教化. 白族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习惯喝煨茶,家家大塘爨架上或灶门顶,总有铜爨壶或陶质罐煨着浓茶."客来筛茶"是白族人待客礼仪中最基本的一环.筛茶,无分生熟亲疏,过路人、陌生人来家,当然一律称"客",必以茶待之;就是口渴人来家"讨口茶喝",女主人也会忙将所煨浓茶筛给他一碗、两碗的.  相似文献   

12.
论道教斋醮焚香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的斋醮焚香是道教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通过叩首焚香、拈香礼神等仪礼行为,赋予香以道德、无为、自然等灵性,作为奉道心志虔诚的象征,向上天神灵送去奉道信仰的信息,以求通真达灵,迎请天界仙真下降,以求祈福攘灾,保祜信众平安,具有极大的宗教意蕴,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李学朴 《寻根》2020,(1):64-67
狮子原产于非洲和西亚,《汉书·西域传》载:“乌戈国有狮子,似虎,正黄,尾端毛犬如斗。”乌弋国大约在今天的阿富汗西部。司马彪《续汉书》也记载说“条支国出狮子”,条支国是安息的属国。可见,汉代已知道西亚是狮子的产地。东汉初期,波斯国将狮子作为礼品赠送给东汉朝廷。《后汉书·西域传》载:“章帝章和元年,(安息国)遣使献狮子……形似麟而唯无角也。”“(和帝永元)十三年,安息王满屈复献狮子”。狮子传入中国后,虽然大多饲养在帝王宫苑,数量也极少,却引起当时人们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古人也不例外。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 ,是非常崇尚美、讲究美的。辽西牛河梁神女庙遗址出土的泥塑神女头像“出土时颜色呈鲜红色” ,“面涂红彩” ,“唇部涂朱” ,表明先民女性搽胭脂、涂口红 ,至少有 50 0 0多年的历史。据《韩非子·显学》载 :“故善毛嫱、西施之美 ,无益吾面 ,用脂泽粉黛 ,则倍其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 :“粉 ,傅面者也 ,从米 ,分声。”说明在汉以前 ,或春秋战国之世 ,古人已用粉傅面了。《诗经·卫风·硕人》中的“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  相似文献   

15.
古人的“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的“字”□何晓明20世纪以后出生的人,姓名都比较简单。在秉承先辈姓氏的前提下,取一个字或两个字作为名就算完事。对于他们来讲,“名字”是一个单纯词,意义不可再分割。但是,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独立的意思,不可混为一谈。这里专讲古人...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西部开发过程中,西部地区人文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已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已有一批有识之士组成多学科的课题组,围绕着文化变迁及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个主题从各个不同的学科角度切入,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选择各种具有不同文化类型的社区进行考察,然后再根据不同的类型比较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北方内蒙古鄂托克草原深处,座落着全国第一个乡(苏木)级恐龙博物馆,即“鄂尔多斯查布恐龙博物馆”。当你对展柜里那些陈列品,那些罕见的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足迹化石和年代久远的奶具、马具、头饰等民族文物,惊叹不已时,可能不会想到,这座恐龙博物馆的诞生竟与一位残疾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位残疾人就是原查布文化站站长,查布恐龙博物馆馆长——巴特尔同志。提起“巴瘸子”,鄂托克草原上的农牧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有到查布工作过的干部也都不会感到陌生。这个在大漠深处成长起来的基层干部,在他担任查布苏木文化站站长的二十多年…  相似文献   

18.
正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唱段为人熟知:"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言说"雪"的自然形态和降雪积雪形势,有"雪点""雪粉""雪糁""雪珠""雪片""雪絮""雪霰""雪朵""雪烟""雪幕""雪漫"等说法,"雪"是怎样和"花"结合在一起,在严寒愁苦季节,竟以优雅轻盈的美,晶莹洁净的美,有时竟被看作丰年吉瑞,被看作希望寄托,成为美好象征的  相似文献   

19.
王义芝  宋琪 《寻根》2006,(2):60-63
荷包,是中国传统服饰中,人们所随身佩带的一种装零星物品的小包。荷包的造型有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也有桃形、如意形、石榴形等;荷包的图案有繁有简,花卉、鸟、兽、草虫、山水、人物以及吉祥语、诗词文字都有,装饰意味很浓。  相似文献   

20.
高峰 《寻根》2013,(4):23-25
宋代已有全职消防队 说起我国消防的起源,总是要提及宋代的军巡铺,这是世上第一支全职消防队伍。其实,早在春秋时期(鲁襄公九年,公元前562年),就有乐喜(又名子罕)组织队伍从事灭火战斗。不过,这种队伍是临时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