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出版物种类数量每年都不断增加,出版物的编校质量问题也因出版周期的缩短而日益凸显。其中,地名差错是常见的一类,这类差错主要有书写错误、资料错误、年代错误、知识错误四个方面。这些错误隐蔽性强,需要编辑培养自己别样的职业敏感,多查考,严把关。  相似文献   

2.
姚伟 《编辑学报》2006,18(4):265-266
随着能源出版物的增多,在日常的编辑加工中常见到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概念和说法,在一些公开出版物中也是屡见不鲜.为此,选择一些在能源领域经常出现的错误概念进行分析,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汉语的书面形式,任何中文出版物都离不开汉字这一载休,每一位编辑出版工作者也都少不了与汉字打交道、。在我国,近些年来各类出版物中的文字竣误随处可见,且屡禁不绝。翻开书报杂志,却常是“满目疮痍”,难以卒读,以至于“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刊”、“无错不成报”的讥讽时常能够听到。当然,厂义的文宇错误也包括词汇。语法、逻辑、修辞等语言错误,但汉字使用的错误占有相当的比重。 出版物中出现用字错误,作者或许有一定的责任,但编辑出版人员的责任更大,因为错误最终总是从你的手缝溜走,变成铅字的。因此,正确使…  相似文献   

4.
谈校对的质量保障体系及交互式校对方法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的校对工作在校对对象、校对方法、校对体制、校对管理以及校对人员队伍等方面都有了变化.这些变化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令人鼓舞的,有些方面甚至向人们预示了技术进步将带来出版业的变革.当然,也有的变化不能被认为是积极的,甚至干脆就是挑战.例如,部分出版物的质量出现滑坡,文字错误、知识错误和导向性错误俯拾皆是.  相似文献   

5.
对当前出版物“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刊”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汤晰 《编辑学报》2001,13(Z1):35-36
简述了当前出版物中常见的错误,造成目前现状的原因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陈雪 《采.写.编》2023,(2):112-114
为保证出版物向人们提供健康的阅读内容,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本文基于保障出版物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与标准化文件,总结归纳10类出版物中常见编校差错,分别举例分析错误类型,列举分析错误依据,提出修改方案。  相似文献   

7.
分项校对法在识别编排规范性错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吴红艳  颜巧元 《编辑学报》2005,17(5):341-341
校对是出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校对质量是构成出版物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校对的最终目的在于消灭出版物中一切可能发生的错误与缺陷,从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科技期刊中公式、符号多,符号著录又有不同的文种、上角下角、正体斜体,相当复杂,因此,对校对工作的要求就更加严格[2].科技期刊要走向世界,编排的标准化规范化是一大举措[3].<护理学杂志>由编辑人员兼做校对工作,常规进行3次校对及1次印前审读.笔者将分项校对法作为常规校对的补充,发现对识别编排规范性错误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8.
老鸣 《出版科学》2005,(4):80-80,60
出版物市场管理管什么?一是要管出版物,二是要管市场.但是仅这样说还不完整全面.市场中有买方、供方,有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这是市场主体.买方、供方都要经营商品即出版物,也就是市场客体.市场主体经营出版物要发生一系列市场行为,市场行为要健康有序,为此必须对市场进行监管.所有这些构成了出版物市场管理的基本要素.可见,出版物市场管理不仅要管出版物,管市场,还要管出版主体.  相似文献   

9.
科技期刊编校合一模式下,责任编辑任务重,二校样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实行二校样交叉审读有助于将错误消灭在付印前,提高出版物质量.本文对多年来二校样审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和实例分析,探讨编校加工的原则、重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为提升编辑业务能力和期刊出版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出版物上出现别字的原因说到出版物出现别字的原因,大多认为是编辑的责任心不强、校对浮躁造成的。事实上,只强调编辑的责任心,而不重视编辑字辨能力的提高,怕是有点本末倒置了。汉字不仅数量多,形体杂,而且字音相同、字形相似、字音字形都相似、字义接近者数不胜数,编辑如果不能正确地区别、运用,即使责任心再强,错误也会在所难免。1.字音相同或相近引起的别字汉语中每个汉字都表示一个音节,“普通话里有字的音节大约1200个,一般字典收字上万个,平均一个音节担负大约8个字”,有许多汉字的读音是相同或相近的。出版物上经…  相似文献   

11.
出版物印制错误控制图航空工业出版社周士林笔者曾在《科技与出版》杂志1995年第4期发表了《出版物印刷错误研究》一文,提出了书稿录(拣)排差错率、校对质量、校对次数和出版物最后的印刷错误率四个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见表1。这些公式首次为定量计算出版物的...  相似文献   

12.
任何出版物都需要内容为支撑,传统出版物可以巧借网络的传播优势,寻找能够为传统出版物借鉴的网络关键词,进而形成传统出版物的内容.这样,网络就扮演了一个先期推广的角色,传统出版物则进行了自身身份的置换,转变了传统出版物“老大”的思维,将“老大”的身份和内容置换为网络媒介的延伸和深化.  相似文献   

13.
他山之石——向海外推广中文书的秘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演讲的内容是华文出版物在北美洲的市场预计,北美洲的市场包括美国和加拿大两个比较大的市场.在北美一般需要华文出版物的都是一些图书馆、学者、专家等等.  相似文献   

14.
邓卫 《今传媒》2011,(9):111-112
根据编辑工作中的积累,结合《标点符号用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及工作实践,结合相关标准规范,归纳总结出版物中常用的16种标点符号的常见用法错误,并举例说明,供编辑、校对同行及其他文字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编辑要具有政治家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申 《编辑之友》2005,(3):44-45
编辑工作是政治性、思想性很强的工作,对于提供有益的精神养料,防止精神污染,负有重大的社会责任.因而,编辑的政治思想水平的高低至关重要.近些年来,分析一些新闻出版物中出现的政治思想错误,原因在于编辑的政治思想观念薄弱,不重视提高政治思维能力.尽管编辑工作也是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其中的政治性、思想性却是万万不能忽略的.所以,笔者深感作为编辑应懂得政治家的谋略,要具有政治家思维,以防在政治方面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时下,一些出版物因常用嘘词使用错误而导致文章句子不通、语义失当的现象屡见不鲜。清人刘淇在他的《助字辩略》序中指出:“虚字一乖,判于燕赵”,“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无论是怍者还是编辑,都应努力去减少虚词的使用错误,以维护语言的规范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科技文化和知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出版业、出版物的期望也更高了.一方面,科学文化繁荣发展,知识信息量剧增,给出版业和出版物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市场;另一方面,知识信息社会的读者对出版物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装帧具有更高的口味,在选择出版物时表现出更强烈的自主意识.这些都导致了出版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18.
编辑的社会角色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晓月 《编辑之友》2010,(12):85-86
一 编辑的社会角色 编辑是社会精神产品的提供者和人们精神食粮的过滤者,是人类文化的积累者和传播者,担负着向社会提供精神食粮的重任.任何出版物都必须经过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完成由手稿到出版物的第二次信息转换.在这个过程中.无论足最初的选题还是之后的修改加工,都体现着编辑的学术意识、审美趋向,都包含着一种导向意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国少年儿童出版产业的发展,少儿出版物版权贸易日益繁荣.在原创儿童出版物品种增加的同时,引进版少儿读物品种也在增加.引进版少儿出版物要想在中国市场做出口碑,做出成绩最重要的就是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有效地实现出版物的本土化. 一、引进版少儿出版物本土化的前提条件 要将国外优秀少儿读物引进到中国,首先需要我们以国际化的开放心态来看待各国的文化成果.凡是对少年儿童成长有益的出版物都应该进入引进的选择范围.面对众多琳琅满目的出版物,我们要用“求同存异”的理念去寻求国外与国内读者间的共通之处,在众多选题中优中选优,精中求精,捕捉到适合中国出版市场、适合中国少年儿童阅读习惯的出版物,从而达到“让中国少年儿童读者与世界同步阅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数字出版物呈缴对版权精神权利、财产权利和技术措施权等的保护与行使都造成了影响,使国家、出版商、受缴部门之间的利益平衡关系出现扰动.国外解决数字出版物呈缴版权问题的主要模式包括立法、协议、开放存取等.我国在建设数字出版物呈缴制度中要注重解决版权问题,对策包括:从事呈缴方案试验、健全版权保护立法、鼓励约定化解纠纷、引入呈缴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