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卜景天  王睿 《今传媒》2012,(4):64-66
随着电视媒介的发展,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异军突起,该类节目以平民化的视角、生活化的形式来展现普通人的情感轨迹,成为了社会群体情感宣泄的窗口。在此类节目迅速蹿红的同时,其自身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本文从真实性、隐私权、人文关怀、媒介把关等几个方面对该类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希望能引起学者和业界对该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在人们积极倡导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的氛围下,节目主持人越来越关注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对融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电视谈话类节目来说,主持人人文素养的提高迫在眉睫。本文围绕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人文素养这一话题,阐述了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内涵以及主持人人文素养的内涵。论证了主持人在节目现场中,面对与嘉宾的交流以及面对与现场观众的交流时,其人文素养的具体体现。并叙述了提高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即提高道德责任感、理性对待社会问题、了解嘉宾和受众的心理活动的特点、自觉学习并不断更新人文知识。以人为本是主持人人文素养最明显的情感表达,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和生命关怀是人文素养的精神力量和最终体现,对此,文中用主持人在节目现场中人文素养的体现的具体内容,强调了人文关怀在主持人人文素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情感类谈话节目作为一种节目类型,发自于上世纪末,近年开始在荧屏走红。从节目形态讲,情感类节目属于真人秀节目。有学者称,这些情感类谈话节目以浓厚的人文关怀为宗旨,以市民阶层的生活琐事与平凡感情故事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查俊 《今传媒》2012,(2):86-87
本文以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为研究对象,分析现阶段情感类谈话节目主持人在主持策略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优化主持策略的方案,从而提高主持人对情感类谈话节目的整体驾驭能力,使主持人自身乃至情感类谈话节目得以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5.
浅析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兴盛原因及背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在国内各级电视台热播,主要因为这奖节目同时满足了公众和制作机构的多种需求.但是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一直在刻意回避节目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矛盾,事实上,只有进一步探索更合理有效的情感类访谈节目的策划和制作方式,才能让情感类谈话节目迅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苏红 《今传媒》2011,19(3):79-81
情感类谈话电视谈话节目满足了人们的感情诉求,是公众强烈精神需求的产物,从国内第一档电视情感谈话节目的出现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情感谈话节目经过"螺旋式"的上升,达到成熟阶段。本文试图从情感类谈话节目的跌宕起伏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趋势,以及在当今电视谈话节目中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7.
王青 《中国广播》2013,(8):62-64
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是广播实现“社会转型期心理疏导和情感交流平台”功能的最佳节目形态,也是广播节目中最具人际传播特性、能够把人文关怀落实到听众个体的节目类型。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主导,怎样才能发挥好倾听、抚慰、引导的多重功能,作者认为,“重倾听,慎表态”是主持人在情感类谈话节目中应把握的基本话语原则。  相似文献   

8.
电视旅游节目商业层面的成功模式恰恰造成了人文关怀层面的某种缺失。本文通过厘清影像空间生产这一概念的机理及旅游类影像传播现存的问题,推崇新自然主义的全新节目理想,以期寻求电视旅游节目多样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在紧张的生活状态下,人们渴望和他人能多进行一些情感和思想上的交流,各种电视节目也和人们的这种心理需要相呼应,纷纷以人文关怀为节目宗旨。电视谈话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喜爱,原因就在于电视谈话节目以其鲜明的人际传播特性,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平等交流的心理愿望。  相似文献   

10.
杨博雅 《东南传播》2011,(3):111-112
本文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逻辑起点,分析了中国目前电视谈话节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缺乏人文关怀、盲目逐利影响节目品质、没有形成理想的言谈情境。从而指出只有在谈话节目中重建交往理性,恢复生活世界的合理化,才能使谈话节目的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1.
电视谈话节目通常是指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在谈话节目中无论是主持人、嘉宾还是观众,都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的交流,人在节目中处于一种主导地位。在节目中加强对人的关注,体现一种人文关怀更是节目的安身立命之策。  相似文献   

12.
对于电视谈话节目来说,主持人是决定节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电视谈话节目因其类型不同,对主持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新闻类谈话节目主持人需要客观冷静,用词严谨;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主持人要自然活泼、思维活跃。情感类谈话节目鉴于谈话内容和嘉宾的群体特征,对其节目主持人也有一  相似文献   

13.
金诚峰 《东南传播》2013,(8):132-133
本文阐述了对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业务能力和综合水平的要求,包括对谈话节目的提前设计和工作计划、对采访环节的要求,以及站在宏观的角度看问题与应抱有的人文关怀,同时对在新的媒体时代中的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期望。  相似文献   

14.
闻罡 《新闻世界》2013,(6):74-75
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具有广泛的听众基础,是人们情感宣泄与表达的平台;作为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要突出人本关怀的主题,正确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的情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以《相伴到黎明·情感专线》和《叶文有话要说》节目为例,从节目定位决定主持人定位、地域性和时空性决定话语方式的不同、主持风格的迥异等三个方面予以比较分析,谈谈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人本关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下电视综艺的发展,存在着唯收视率、趋雷同性、泛娱乐化的不良倾向,以及意义缺失、人文关怀缺失、原创能力低下等严重阻碍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问题,为此有必要结合当前中国电视综艺发展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节目设计与节目创意加以改进,使电视综艺走出人文困境。  相似文献   

16.
姚小云 《青年记者》2012,(20):25-26
《幸福魔方》是东方卫视于2010年1月4日推出的一档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该节目开启了情感类电视节目的新窗口.①从节目类型上看,《幸福魔方》并非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但是对电视谈话类节目有着很好的继承与创造性发挥,是一个具备很强的叙事技巧的栏目.下面笔者从叙事学角度,以《幸福魔方》为例,分析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在叙事结构、叙事人物、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电视是大众传媒,基于市场导向的需求,规定了其表达形式必须通俗。这种基本属性让承载精英文化、载道人文关怀的电视人文谈话类节目的市场生存遭遇尴尬,其收视率也的确不如一些娱乐节目。但是,在电视节目日益庸俗化、通俗化和市场化的时代,这一类节目依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拟从电视人文谈话类节目的产生语境、市场价值和生存困境考察这类节目的市场生态。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它以新闻事件为由头和内容,通过对新闻嘉宾的现场访谈和主持人思路的引导,反思新闻事件带给人们的思考。由于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时效性强,选题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备受人们关注。但是,在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中、由于节目诞生时间较短,节目制作者、主持人对人文关怀内涵的理解不到位,甚至节目制作人员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达不到人文关怀的制作要求,一些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中人文关怀内涵的表现差强人意,这同时代发展和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自身的发展要求都极不适应,需要电视工作者从理论上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19.
论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情感把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腮军 《新闻界》2008,(4):151-152
在目前的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情感运用存在不少问题,主持人刻意煽情、热衷隐私、追求眼泪使电视谈话节目陷入一个僵局因此,在电视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要正确把握情感的运用,以打破此种僵局。  相似文献   

20.
如今电视谈话类节目很多 ,新闻的 ,文艺的 ,严肃的 ,或者是搞笑的 ,应有尽有。如果我们对这些节目进行一些分析的话 ,就会发现 ,电视谈话类节目成功与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节目的情感因素。本文希望通过分析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所必备的一些特质来探讨提高节目质量的问题。一、以情感人 ,调动嘉宾和观众的情感参与 ,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是主持人的取胜之道。因为它可能被忽视或被错误地理解 ,因为它需要很高的技巧 ,所以在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谈话节目中 ,那种能够让观众酣畅淋漓接受情感洗礼的 ,确乎不多电视的特点是视听结合。作为谈话类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