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我国财务失真和会计造假行为十分严重,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毒瘤。本总结了会计造假的一些具体表现形式,用一些实际发生的事例分析了会计造假的主客观原因,并就如何治理和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及体制背景下,会计造假的低廉成本与高额收益导致了会计造假动因到行为的转换.本文在此基点上,就如何加大取得会计造假风险收益的难度,缩小风险收益的空间,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的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从法律、制度角度,在三个问题上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银广夏”等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的陆续发生,到美国安然公司因制假而破产,从世界通信公司会计丑闻,到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达信造假和毁灭有关安然公司资料的丑行,所有这一切反面的教材都在提醒人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会计教育这一体系中,怎样才能使自己培养的人员不去犯类似的错误或罪行?作为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就不能不重新思考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如何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会计造假在我国并不完善的市场上出现,造成了不小的震动,留下了不良的影响。执行真实性会计原则是极其必要的,不执行真实性原则有若干原因和类型。要消除造假,执行真实性原则,就必须完善会计制度、重视研究不确定性事项、大力贯彻《会计法》、明晰产权界定等。  相似文献   

5.
社会责任是社会所有成员的责任,会计人员的社会责任应以“不做假账”为基本责任。通过探讨会计造假与会计人员的关系,明确了会计人员社会责任缺失是会计造假的根本原因,指出了高校会计人才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具体途经,对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就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阅读”,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实现“个性化阅读”呢?“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下面就从阅读教学的预设和生成两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会计界面临的信任危机,如何重塑会计诚信,已成为会计界及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会计失信不仅危害市场经济秩序,而且危害会计人员自身和投资者;会计的特点及其局限性为会计失真提供了条件,制度不健全为会计造假埋下了隐患,利益驱使是会计失信的动力.实施诚信工程,强化诚信教育,完善会计监管机制,同时加大打击会计造假力度等措施是遏制会计失信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会计造假事件频频出现,会计行业面临诚信危机。本文针对会计专业学生(即未来会计),阐述加强会计诚信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加强会计诚信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会计界面临的信任危机,如何重塑会计诚信,已成为会计界及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会计失信不仅危害市场经济秩序,而且危害会计人员自身和投资者;会计的特点及其局限性为会计失真提供了条件,制度不健全为会计造假埋下了隐患,利益驱使是会计失信的动力。实施诚信工程,强化诚信教育,完善会计监管机制,同时加大打击会计造假力度等措施是遏制会计失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会计秩序混乱 ,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财务会计工作的致命伤。要彻底杜绝“厂长成本”、“经理利润”、“两本帐”和“小金库”现象 ,进一步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就必须对现行会计体制进行改革。目前 ,会计委派制作为一种全新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新思路已在全国许多地区进行试点。试点工作引起了会计界的热烈讨论。本文拟对会计委派制试点的背景 ,主要形式以及实行会计委派制的积极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于“法治”,不同的解读,却有着大相径庭的含义。从人类历史上看,存在过两种不同的“法治”:一是以法治国的“法治”,二是依法治国的“法治”。即便是依法治国的“法治”,仍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权力为本位,另一种是以权利为本位。以权利为本位的“依法治国”应当成为我们追求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以德治国”不是传统治国手段的重复,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与现代人类文明成果三大源头的综合创新,具有深厚的理论根源。新形势下,“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具有一致性,二者结合反映了市场市场经济内在必然要求,都是不可或缺的治国手段。当前,要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充分利用传统德治中积极的内容,在发挥德治对社会成员内在观念引导作用及法治对社会成员外在行为调整作用的同时,必须在实践中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即实现德法并举。现阶段德法并举最有效措施是:政府运用立法、执法、法律宣传等手段促进德治与法治的结合;发动群众制定并实施各种道德守则、公约,法律予以支持;从严治党,使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成为遵守法律与实践道德的表率,成为德治法治相结合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近来在一些重要场合谈及治国方略时,多次将“德治”放置在与“法治”同等重要的高度。这是对党的十五大“依法治国”方略的充实和完善,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本文在对德治的内涵及特征进行诠释的基础上,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施“德治”在理论和实践都经得起检验。文章进一步认为,治国应先治官,治官必须以德,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完成历史使命的需要,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人治”与“法治”之争是辛亥革命不彻底而留下的后遗症 ,它始终贯彻于民初的政治生活之中 ,并引发出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护法斗争无一不是这种斗争发展的最高表现 ,从而出现了民初政局动荡不定 ,复辟与反复辟、造法与毁法屡见不鲜的奇特景观。  相似文献   

15.
二千多年前,先秦法家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法治思想,并付诸实践,对后来历代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虽有别于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但也蕴涵了现代“法治”思想的启蒙火花,不能简单、武断地将其归入“人治”的范畴,我们要用全面的、历史的眼光吸取其精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  相似文献   

16.
廖腾琼 《高教论坛》2012,(3):105-107
随着我国法治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法治化进程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存在不足,原有的管理理念、管理行为不能适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高校要健康持续发展,实现法治的价值目标,应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法治高校建设,健全制度,用法律规范和约束高校办学行为,依法自主管理,保障师生合法权利,理顺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是指把道德作为管理国家、调控社会的手段,来指导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创制、实施和执行。它的提出,是对历史上“德治”思想的总结与提升,并有其丰富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民主的道德性理论、政治社会化理论、治国方略理论和德法辩证关系等。当然,在实施“以德治国”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营造舆论文化环境、加强道德教育和加强党的领导等。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德治都是管理国家、治理社会的重要手段 ,二者相辅相成 ,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是长治久安、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19.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社会转型期。当时的法家以“以法治国“为口号,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仍然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社会转型期。当时的法家以"以法治国"为口号,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仍然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