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精神的真正内涵我曾在语文教育界首先大声疾呼要“张扬人文精神”(见拙作《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精神》,载《语文学习》1993年第1期),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并未真正理解。我尤其要指出的是,在认同我的“张扬人文精神”主张的人中,也有的对我所说的“人文精神”并没有真正理解。他们之所以认同我所说的“弘扬人文精神”,只不过把我所说的“人文精神”当做“政治思想教育”。这种误解不自觉地捎带着极左印迹。若按这种误解进行语文教育,那么终必会回到以极左“群性话语”、“公共思维”,来压抑学生个性生命、…  相似文献   

2.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传统的语文教学以“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潜能开发,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则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主宰学生的行为。教育家钱梦龙曾给语文老师这样定位“平等中的首席”。语文学习实际上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既然是首席,语文学习就富有引导对话方向、把握对话重点的责任,并随时给予鼓励和帮助,使对话获得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师批改作文的指导思想应当是:通过作文批改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与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现将我在批改作文中的点滴体会简介如下。一、评批法:对学生的作文,教师要在字词句章、语修逻文上把住关口,同时也要对其内容形式存在的问题认真批改,使其成型。对少数写得较好的学生,教师要通过批改予以点拨、指导。有时是教师动手改,有时只是指出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改。在批改方法上,我采取“文中改”(在原作上删、增一些内容)、“文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句很示。(学生一般会采取复读、轮读、但“为”得不重复不累赘,“为”得很时尚的话:教师要成为课堂对话的领读等方式)自然。)首席。“首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有所为之一——对话中的点化有所为之二———对话中的深入解释是“最尊贵的席位或者最高的生:我很赞赏童老师对这个地生:我发现童老师在“拖音”的席位”。师生从人格上是平等的,也方的处理。他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应用上比较突出。不能够因为学识多一些就把自己后天下之乐而乐”和我的处理完全师:举个例子,你模仿读一读。定位在“最尊贵和最高”上。于是我…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心灵的学科”,是“培育文心的学科”,它对学生心灵的影响,主要是因“文”而及“心”。人文精神的熏陶也必然落实到“文”。王荣生教授认为:阅凌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文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合适地阅读——理解、解释、感受、欣赏。  相似文献   

6.
【案例背景】最近一期《语文学习》上刊登了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王尚文教授的论文《我看“平等者中的首席”》,很受启发。对于王教授所持的“平等者中的首席”的观点我十分认同,也力图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当一个尊重对话主体的授教者,本案例就是一次探索和尝试。当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预设目标和学生兴趣点迥异的时候,教师如何调试自己的态度,充分尊重学生的客观表现,以学生的关注为教师的关注,以学生的心理热点为教师分析的对象,做一个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案例描述】纪伯伦《组歌》中《浪之歌》的阅读课上。师:下面我们…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对语文教改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在表意上有意识地突出“人文”一词,给我们的语文教学一个信号,即要充分体现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内涵,张扬失落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一般指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比如对人的价值、权力、命运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它是人的灵魂的食粮,没有它,人的灵魂就会苍白而空虚。阅读我们学生的作文,感触最深的是“人”与“文”的分离,人文精神和意识的失落。在这里,我们很难发现视野开阔,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其文中更没有对“人”的思考与探索,所选之材也极为狭窄…  相似文献   

8.
蒋志明 《考试周刊》2007,(11):106-10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诚然,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对此,广大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都非常重视,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只是让对话停留在课堂教学上,忽视了课前和课后的对话,使对话缺少了一个完整的过程,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教学所倡导的对话新理念。其实,对话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在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平等展开,更要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启示我们:阅读不但是因文得意的心智技能,而且是缘文会友的对话行为。在阅读课中,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背后的作者对话,那是与古今中外的智者进行心灵交流的一场跨时空的对话。正是这种阅读主体和写作主体之间的对话使语言文化世代传承。“教学建议”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针对“讲读”模式的流弊,提醒我们: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材应该是能让学生走进去,又能走出来的写作范本。如何在教材中让学生走进去又走出来呢?在贯彻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中,我作了以下尝试:一、平等对话,找写作方法教材的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与课文对话,领悟文之情”“与自我对话,体味文之情”着力为学生构建对话的平台,是我在教学中始终贯穿的做法,只有让学生“动情”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如果让你写‘生命’,你会被什么打动?”“你的童年有哪些小事能让你在今天有恍然大悟的哲理感悟?”“你觉得要表现和景、物最亲密的关系可以怎样来写呢?”———具体呈现的…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的“对话”不是人际交往中的言语交流,而是一种教学对话,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多元互动的有效“对话”。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对话”?如何让课堂因“对话”而精彩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语文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程不仅应教给学生课本知识,还应借助语文的文学性给学生更多的人文精神教育。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增添语文课堂魅力。一、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对话、师生交流、师生互动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开放语文课堂,就是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交往、生生交往,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摒弃“师…  相似文献   

13.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理性的议论文,从内容上来说,没有什么难懂的语句,也没有深奥的哲理,以五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应该一读就懂。所以在教学中根据文本的体裁特点,我确定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结构、表达方式,并能尝试运用。并且做到“鱼与熊掌兼得”,即“说理不轻文”,使说理文教学也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我抓住“语言”这个载体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14.
新颂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福音”——人文性的复归。于漪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又有人说:“人文精神集中的特点就是对人心理的滋养作用。”还有人认为:“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思想内核,也是对人类的现状、将来的关注与责任。”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上强调的则是在掌握了基本语文知识、技巧的基础上,侧重于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索的培养,侧重于建立学科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侧重于学生个性和性格的发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一、以人文精神为思想基础,将幽默带进课堂。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而这种“唤醒”注定了人文精神的教育是不能“灌输”也不能“强制”的。因此,作为语文老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要相信他们,尊重他们,爱护他们。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教师才可能将教学中出现的学生的“捣乱”现象轻松应对,才能以宽容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不守规矩”,才能以幽默亲切的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例如,有一次上语文课,在登上讲台的同时,我发现黑板上写着几个字:“**老师我恨死你了”。我非常惊讶,…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育高扬人文精神大旗的今天,一个源自远古至今弥香的新生命向我们走来。这就是感悟。“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和感悟的特点”,“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感悟。感悟。语文教学活的灵魂。那么,何为感悟?感什么?悟什么?在教学实践中,又应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呢?这些问题一直苦苦地困扰着我。我思考着,尝试着,于是就有了《特殊的葬礼》的三次教学。一教《特殊的葬礼》:感受“人文”的魅力,沐浴“人文”的光…  相似文献   

17.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理性的议论文,从内容上来说,没有什么难懂的语句,也没有深奥的哲理,以五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应该一读就懂。所以在教学中根据文本的体裁特点,我确定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结构、表达方式,并能尝试运用。并且做到“鱼与熊掌兼得”,即“说理不轻文”,使说理文教学也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我抓住“语言”这个载体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课程理念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深刻性与高质量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怎样实现这种高质量的对话,使课堂洋溢浓浓的真情呢?我觉得作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教师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高质量的对话离不开教师的“点”,  相似文献   

19.
初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都明确地规定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对话”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对话的召唤力使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尝试运用而使它变得轰轰烈烈。但同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阅读教学中的“伪对话”,这对我们真正认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一、阅读教学伪对话的表现及其危害所谓“伪对话”是指具有了对话的名义或形式,却不具备对话实质…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不仅仅要教学生识文断句,更要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这是在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上实现了比较大的转折,同时也是对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一定要实现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