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到今年 ,诺贝尔科学奖已走过一个世纪 .在这百年中 ,诺贝尔科学奖凝聚了人类在 2 0世纪为科学技术进步孜孜不倦的奋斗历程 .建立于 2 0世纪初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其百年历史中奖励了许多因为在物理科学发展道路上做出了具有原始性突破性贡献的物理学家 ,使其成为众多国际性科学奖项中最具权威的物理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常任秘书安德斯·巴拉内教授认为 ,在自然科学领域 ,诺贝尔奖之所以能有今天最高权威奖地位的重要原因——几乎没有遗漏任何公认的本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 .诺贝尔奖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0 0年来的诺…  相似文献   

2.
卡文迪许实验室与诺贝尔奖获得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科学奖,近百年来全世界先后有400多位科学家获此殊荣,而始建于1871年的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更是以其先后有25位科学家荣获诺贝尔科学奖,形成一个奇特的诺贝尔科学奖“人才链”,创下了一个科研组织培养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奖人数最多的“团体世界纪录”和一个科学家培养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人数最多的“个人世界纪录”,被誉为诺贝尔科学奖的“孵化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卡文迪许实验室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法宝”,对于我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一、有…  相似文献   

3.
在诺贝尔奖史上,英籍新西兰裔科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1871~1937)由于研究放射性物质及对原子科学的贡献而荣获1908年诺贝尔科学奖,被誉为“微观宇宙之王”。卢瑟福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划时代  相似文献   

4.
美国综合国力的强盛,得益于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而站在美国科学顶峰的是1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之所以成为20世纪荣获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就在于它有一套以“功绩本位制”和“优势积累原则”为指导的行之有效的科学英才培养体系。解读该模式,探究其奥秘,对于向诺贝尔科学奖奋力冲击的中国教育界、科学界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综合国力的强盛,得益于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而站在美国科学顶峰的是1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美国之所以成为20世纪荣获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就在于它有一套以“功绩本位制”和“优势积累原则”为指导的行之有效的科学英才培养体系。解读该模式,探究其奥秘,对于向诺贝尔科学奖奋力冲击的中国教育界、科学界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吕增建 《成才之路》2009,(27):80-81
一百多年来,全世界先后有530位科学家荣获诺贝尔科学奖,这些科学大师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和与卡文迪什实验室关系密切的就有30位科学家获诺贝尔科学奖,卡文迪什实验室也被人们誉为诺贝尔科学奖的摇篮,光彩照人。研究卡文迪什实验室如此成功的经验,对于我国科技发展、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什么样的科学家才能够问鼎诺贝尔奖?是什么促成了创造力的极大发挥?3月23日在清华大学,由瑞典皇家工学院院长安德士·弗洛斯特姆与诺贝尔奖三位评委博吉·约翰逊、伯蒂弗·雷德霍姆、斯文·林丁做客“清华论坛”主讲“诺贝尔奖与科学发现”,为在场的400余名清华师生揭示了诺贝尔奖评选中诸多事情,也探询了诺贝尔奖与科学探索之间的关系.诺贝尔科学奖从1901年首次颁奖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个年头.其间,它见证了20世纪几乎全部的重大科学发现、发明,以其权威性和公正性而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尊重.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在清华论坛上致辞欢迎诺奖评委代表团的到来,他说,诺贝尔奖评委代表团的来访对清华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且有很大意义的事情.什么样的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物理奖评选委员会委员、瑞典皇家工学院应用材料物理学教授、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博吉·约翰逊先生列举了物理奖获得者的情况,他们中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这意味着中国在诺贝尔科学奖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也意味着中国人可以理直气壮地摆脱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的魔咒。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因为这个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人在科学发现、科学创造方面完全可以问鼎世界、折桂诺贝尔奖。在科技领域,也有一个冷冰冰的现实值得我们反思:为什么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屡屡获得诺贝尔奖且人数多?为什么诺贝尔奖到中国姗姗来迟且少得可怜?答案只有一个:我们的创造教育意识及操作路径探究已经在世界上落伍了。  相似文献   

9.
在诺贝尔科学奖109年的历史上,中国本土科学家一直处于无人折桂的尴尬境地.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本土科学家为什么至今无人问鼎诺贝尔科学奖?中国距离诺贝尔科学奖还有多远?这是继"李约瑟难题"之后摆在国人面前的又一个世纪难题,人们把它称为"后李约瑟难题",也有人称之为"零诺贝尔奖现象".我国"零诺贝尔奖现象"是诸多原因所致,其中教育是一个主要因素.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具有千余年历史的应试教育难辞其咎.要实现诺贝尔科学奖零的突破,必须彻底改革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科学奖在每年的10月份陆续揭晓,12月10日正式颁奖。毋庸置疑,诺贝尔科学奖代表了世界学术殿堂的最高水平。诺贝尔科学奖设立100多年来,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榜上有名。中国有13亿人口,居世界第一,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至今中国本土科学家仍没有一位榜上有名,这一事实也导致中国民众有很强的"诺贝尔情结"。诺贝尔科学奖反映出的是一个国家的科学综合实力,科技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就是一个铁证。每年的此时此刻,关于中国距离诺贝尔科学奖究竟有多远之类的话题成为媒体竞相追逐的热点,许多科学家也在探讨中国获奖的可能性、已具备的条件和某些方面的劣势。就此问题,本刊编辑部特约了王绶琯院士的《诺贝尔科学奖离我们有多近?》一文,王院士从分析青年天文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过程入手,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回答了中国人距离诺贝尔科学奖远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诺贝尔科学奖在每年的10月份陆续揭晓,12月10日正式颁奖.毋庸置疑,诺贝尔科学奖代表了世界学术殿堂的最高水平.诺贝尔科学奖设立100多年来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榜上有名.中国有13亿人口,居世界第一,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至今中国本土科学家仍没有一位榜上有名,这一事实也导致中国民众有很强的"诺贝尔情结".诺贝尔科学奖反映出的是一个国家的科学综合实力,科技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就是一个铁证.每年的此时此刻,关于中国距离诺贝尔科学奖究竟有多远之类的话题成为媒体竞相追逐的热点,许多科学家也在探讨中国获奖的可能性、已具备的条件和某些方面的劣势.就此问题,本刊编辑部特约了王绶琯院士的《诺贝尔科学奖离我们有多近?》一文,王院士从分析青年天文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过程入手,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回答了中国人距离诺贝尔科学奖远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00多年来诺贝尔科学奖数据的统计分析,展现了大学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对科学的贡献:其一,获奖者多为大学教授;其二,获奖者出自全球251所大学;其三,世界一流大学是诺贝尔科学奖的摇篮。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诺贝尔科学奖的内涵"以及"为什么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作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00多年来诺贝尔科学奖数据的统计分析,展现了大学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对科学的贡献:其一,获奖者多为大学教授;其二,获奖者出自全球251所大学;其三,世界一流大学是诺贝尔科学奖的摇篮.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诺贝尔科学奖的内涵"以及"为什么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作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2010,(13):36-37
诺贝尔奖是许多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奖项。 它是在1901年由科学家诺贝尔创立的科学奖励,每年颁发给在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经济、和平等领域当中作出突出贡献和卓越业绩的学者,但是诺贝尔在设置奖项的时候却漏掉了数学这个领域。诺贝尔为什么没有为作为所有科学基础的数学设奖呢?人们传说诺贝尔因为十分讨厌一个名叫“米泰莱弗勒”的数学家才那么做的。  相似文献   

15.
高锟是第八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华裔科学家,他的获奖理由是“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高锟现年已经76岁,并罹患轻度老年痴呆症,所以不能亲自前去领奖,但是他获奖的消息,正是通过他自己的科学成就,在一瞬间就传遍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16.
晓小 《科学启蒙》2009,(4):30-31
本期人物:马里奥·卡佩奇 科学语录:我从来就不懂得什么叫做放弃! 美国人一直比较注重科学家的业绩,对是否获得诺贝尔奖并不注重。但是有一位科学家却与众不同,当他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时,美国学术界欢呼雀跃,美国媒体也纷纷宣扬他的“必胜精神”。  相似文献   

17.
今秋,是美国丰收诺贝尔奖的季节。他们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大多数奖项。而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依旧没有听到诺贝尔奖的脚步声。于是,像往年一样,关于我国科学家何时能折桂诺贝尔奖的言论再次蜂拥而起,不少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一年一度地准时爆发了。情结本身无可厚非,但关键是如何摆正它。 诺贝尔奖与它的意义 诺贝尔奖是根据105年前去世的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一种科学奖项。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在他63年的人生旅途中共获得了 355项发明专利,涉及炸药、合成橡胶、皮革和人造丝等诸多领域。诺贝尔生前经营油田和炸药…  相似文献   

18.
诺贝尔科学奖金从1901年,颁奖以来,到1979年,总共有332位科学家得奖。对这些科学家取得成就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一些带有规律性或者是趋向性的问题,反映出中年科学家在攀登科学高峰中的作用和力量。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取得获奖项目的科研成果时都花费了巨大的劳动,他们取得成就和获奖金的时间,有的相隔短,有的则长达二三十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做出的成果需  相似文献   

19.
2012科学盛典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再次成为科学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文学奖。这是新中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也是第一位获得此项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其他的科学奖也都各归其主。这些获奖的科学家分别是:日本的山中伸弥与英国的约翰·格登被授予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体细胞重编程技术"领域做出的革命性贡献。  相似文献   

20.
[诺贝尔奖 ]美英科学家共同获得 2 0 0 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据中华网 2 0 0 1年 10月 9日消息 ,美国科学家雷兰德·哈特韦尔 (LelandHarwell)、英国科学家蒂莫西·亨特 (Timo fhyHunt)及保罗·诺斯 (PaulNurse)共同获得了 2 0 0 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三位科学家先后在有关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研究中取得重大发现 ,即确认了控制从酵母一直到人类的所有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的主要分子。哈特韦尔早在 2 0世纪 60年代就开始对酵母菌细胞周期的调控进行了系统研究 ,首先发现控制细胞周期的“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