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混合式学习改革高校教学的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信息技术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高校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却很迟缓,Blended Learning(混合式学习)的提出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如何有效地开展Blended Learning,并设计和实施适合混合式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文章以教育技术专业现代远程教育课程为例,论述这门课程从设计、实施到评价的教学改革全过程,希望借此给高校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进行课程学习.会计专业是高校内的重要学科之一,在进行会计知识的学习时,常会采用混合式学习这一策略.但是应当如何进行混合式学习,又该如何将混合式学习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些问题都是学校、教师要考虑的重点内容.主要介绍混合式学习、探讨会计专业教... 相似文献
3.
司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5,(2):93-95
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引入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目的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混合式教学,注重线上线下各种教学手段的融合,凸显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优势,为学生创造自主、开阔的学习空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要充分改进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策略,注重先导任务的布置、问题的设计、探究活动的开展,不断推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混合式学习融合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成为新的教学策略。在混合式学习策略中,教师应完成从传授者向推动者的转变,学生应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建构者,教师与学生应形成学习共同体。但是学界对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有效性也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相似文献
5.
混合式学习结合了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的优势,这种学习方式已在多个领域被应用,但和中学阶段的学习结合比较少。本文从混合式学习的应用、可行性和混合式学习策略设计等角度对中学实施混合式学习进行策略设计和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龚萍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9,(1):35-37
随着智能化手机课堂的引入,移动终端因其获取资源便捷、高效,备受师生青睐。超星学习通作为其应用之一,越来越凸显出混合式学习的优势。由此,文中在了解超星学习通及混合式学习应用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以期对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7.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7,(5)
当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型英语教学必须改革才能更好的适应发展的需要,基于网络和课堂的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改革的方向。本文分析了混合式学习理念下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背景及意义,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混合式教学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融合起来,构建高效的教学环境,使得教学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走向主动化和个性化。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应用语言学习实践策略,以此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潘文超 《数理天地(高中版)》2022,(19):78-80
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线教师,更要深思如何借助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教学软件、教学平台来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笔者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摸索,引导学生学习网络优质学习资源,参与新教材资源的开发并形成有益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典型的教学案例为教与学提供有效支撑,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混合学习是近年来被广泛讨论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有效结合,实现优势互补。论文先阐述了混合学习模式的含义,然后对其教学模式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基础会计的教学分析了混合模式的应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新兴的移动学习与网络学习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可以预见网络学习与移动学习的混合使用将成为未来远程学习的主流方式.提出两种学习方式的混合形式及组合、集成、统一三个发展阶段,并对目前可行的基于WAP与WEB及基于SMS与WEB的支持平台构建方案进行探讨,为远程学习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Martin Gillie Ranim Dahli Fiona C Saunders Andrew Gibson 《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7,42(6):1496-1511
The ability to develop and distribute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in higher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over the last decade but research into how students use such resources has received limited attention. This study uses questionnaire results, Internet analytic data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o examine the use of three types of rich-media teaching resources – lecture podcasts, key-concept videos and tutorial solution videos – by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s. It is found that students value all three types of resource, especially for revision and as a supplement to lectures. Students find short, focused resources more useful than longer ones.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 and those with disabilities derive particular benefits from the resources. The effect of rich-media resources on lecture attendance is found to be small, and two-way. 相似文献
14.
Yves Blieck Ilse Ooghe Chang Zhu Koen Depryck Katrien Struyven Bram Pynoo 《Studies in Continuing Education》2019,41(1):36-60
Quality models for online and blended learning (OBL) have mainly been developed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literature indicates that these models are often conceptualised from the providers’ perspective. What is important for the quality of OBL from the students’ perspective has recently received increased attention in the literature. Consensus among stakeholders about students’ quality needs is useful to support dialogue between professionals to strategically adopt OBL and to ensure that the needs of students are met. This study aims to validate a quality instrument for OBL, taking a set of 74 quality indicators and analysing them in terms of seven success factors (credibility, accessibility, transparency, flexibility, interactivity, personalisation, productivity). The Delphi method was selected as most suited. Participants from adult education were asked to indicate on a 7-point Likert scale to what extent the indicators add to OBL quality to meet students’ needs. After four Delphi rounds, the participants agreed on definitions of success factors and 30 indicators. The results are useful for institutions, ministries of education and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agencies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OBL and can support institutions to implement improvement actions to ensure that the needs of students are met. 相似文献
15.
随着混合式学习的普及,混合学习环境下选择和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是影响学习者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该文对无缝学习策略的内涵与特点等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者为调查对象,研究了无缝学习策略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性别、学科性质与兴趣点等因素对无缝学习策略应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推动学生由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是提升混合式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通过文献述评、案例分析与课堂观察,以促进情感深度参与、行为深度参与和认知深度参与为目标建构了指向深度学习的\"三维度十六方面\"的混合式教学策略体系,并开展为期一个学期教学实证.随后,采用问卷调查、内容分析法对学习态度数据、学习行为数据以及学习认知数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教学成为推动教育变革及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方式。然而,混合教学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有必要探究混合教学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循证研究的元分析方法,对2000年1月~2021年9月的106篇国内外实验和准实验研究进行量化分析,系统检验混合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发现:1)纳入研究的样本总效应量为0.669(n=142),表明混合教学对学生学习成效具有中等偏上的促进作用,其中尤以学习动机和情感态度的提升最显著;2)就不同学段、实验周期以及实验人数而言,混合教学对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学习促进作用最大,1~3个月的教学周期效果最好,而实验人数在51~100人之间的效果最佳;3)就在线学习比例、混合顺序和交互类型而言,50%的混合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最大,同步和同步+异步的形式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最明显;4)就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而言,基于任务的学习、角色扮演法、探究教学法以及案例教学法具有较大的效应作用,小组学习对学生学习促进最大。文章最后提出了有效开展混合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电子学档的网络学习评价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电子学档是实现学习过程评价的有力工具,强调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下,自己完成对学习的自我评估、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过程。本分析了电子学档出现的必然性,提出了电子学档的基本内涵,阐述了电子学档的设计理念,并设计和开发了适用于网络学习的评价系统一电子学档,其中重点探讨了学生基于聊天室或电子公告板进行在线讨论学习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谈钧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57-59
一直以来,人们更多是关注怎样去进行E-learning(在线学习)平台模块的构建,很少去考虑该平台的推广过程。文章以企业E-learning平台为例,以革新扩散的角度评述E-learning平台在企业的推广过程,了解采纳者五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以罗杰斯的扩散理论为支架来探讨E-learning平台推广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