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简要言之,赏识教育就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  相似文献   

2.
马生霞 《考试周刊》2014,(27):30-30
能在教学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所以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善于赏识,这样会让学生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3.
徐敏 《辽宁教育》2013,(9X):47-48
<正>一、教育理念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它注重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使孩子充满自信、快乐成长的教育。德育应当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赏识激励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着力于思  相似文献   

4.
赏识教育不仅仅是表扬加鼓励,而更注重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合理地赏识会使孩子健康向上发展。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最适合幼儿教育。  相似文献   

5.
谢文莲 《教师》2008,(20):85-86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  相似文献   

6.
赏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爱的教育。爱学生、赏识学生,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从爱出发,注重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进而“小题大做”,给他们以鼓励信任、理解宽容,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地完善自我。教师的赏识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阶梯。“世界因赏识而美丽,人生因赏识而健康,生命因赏识而鲜活,教育因赏识而光彩!”  相似文献   

7.
赏识教育能给教学带来无限的活力。赏识教育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通过赏识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这种教育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能重塑孩子的自信,发现和发挥他们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8.
潘美春 《快乐阅读》2011,(26):162-16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作为教育者应运用赏识教育,去赏识幼儿、尊重幼儿、相信幼儿、鼓励幼儿,帮助幼儿克服自卑、懦弱的心理,是促使幼儿形成自信有效途径。陶行知先生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首要的是学会赏识孩子。从内心深处渴求他人的尊重和赞美,作为人,概莫能外,而孩子更是如此。所以,作为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赞美并认同孩子。那么,究竟怎样去赏识孩子呢?回想近几年我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还真有些收获。  相似文献   

9.
“赏识教育”以充分认识每个孩子的巨大潜能为前提,以发挥“从成功走向成功”的心理效应为出发点,帮助孩子自己解放自己,从而走向成功。“赏识教育”提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教育者发现孩子的优点,肯定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使他们有继续前进的动力,获得更大的进步。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它和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赏识教育”认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相信孩子。因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行“赏识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赏识教育,应该注意热切的激励性、真挚的情感性、精当的指导性、强烈的启迪性。  相似文献   

10.
赏识教育是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和宽容为原则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从生命的角度切入,为生命而自豪。如果教师、家长能耐心细致地观察、发现、赏识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不断为学生的微小进步而加油,让学生形成“我是好学生”“我是好孩子”的感觉,学生就能把这种外在的激励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还会把这种被赏识的感觉进一步发展、升华为赏识自我和赏识他人。  相似文献   

11.
陈惠芳 《班主任》2000,(3):13-13
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是孩子不断追求成功的“金钥匙”。其育人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育管理理念也随之改变。以赞扬、激励学生为主的赏识教育在当前的教育管理领域内成为一种主导策略。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管理理念,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长处,这是不容质疑  相似文献   

13.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滋润学生灵魂的雨露;赏识是唤醒学生自我价值的号角。赏识是开启学生奋斗之心的钥匙。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呢?  相似文献   

14.
郑妍 《文学教育(上)》2011,(15):114-115
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相似文献   

15.
赏识教育对幼儿的教育意义重大,赏识教育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失败、不怕失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也是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赏识是孩子无形生命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好娃娃是夸出来的。给学生多点赞赏。多点宽容,就会使孩子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夸奖即赏识。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的总结。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取得成功。赏识教育是孩子不断取得成功的金钥匙。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领略到赏识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三到六岁是培养一个人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怯懦心理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18.
陈滨汝 《中学文科》2007,(12):54-55
3-6岁是培养一个人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关键期,这一点已得到中外许多教育学、心理学专家的肯定,所以,赏识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因为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具体地说,赏识教育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怯懦心理,树立自信心。幼师是教育的航母,幼师专业的学生是幼师的后备力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是一种激励手段,是一种全社会都应该推广的教育.每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要想搞好赏识教育,必须善于发现优点.同时,赏识教育要有耐心,要有个度,要正确客观.  相似文献   

20.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和表扬的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赏识学生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放牛班的春天》通过马修老师和他学生的故事,向观众很好地诠释了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对学生的信任和理解、尊重和激励、宽容和提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