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大学生体质与体力活动的相关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力活动概念研究大学生体质、体力活动现状及相互关系。从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11所院校共抽取研究对象2 614人,其中男生1 313人,女生1 301人。体质测试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力活动调查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总体良好,男生体质综合得分、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均优于女生;男生超重或肥胖发生率为9.5%,女生低体重发生率为24.5%,身体成分不合理对体质健康构成负面影响;大学生大中强度体力活动主要来源于体育课,课余时间体力活动偏少,女生活动比男生少,大学生每天静坐时间较长;每周有规律地参加大中强度体力活动,尤其是大强度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比较不同身体质量指数与体力活动水平对大学生自觉健康状态的影响,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20.23±0.96岁。在体力活动高度活跃、不活跃时身体质量指数正常、超重大学生的自觉健康状态得分均明显高于肥胖程度大学生(P<0.05)。除了体重过轻组以外,在其它三种身体质量指数下,体力活动高度活跃的大学生自觉健康状态得分最高(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南京市40~59岁中老年社区居民体质健康状况、体力活动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分别采用<中国成年人体质健康标准>和<居民健康及体力活动量调查表>,对社区居民进行体质测试和体力活动量调查.共1993人参加测试,其中男性960人,女性1033人.结果显示:1)南京市社区40-59周岁的中老年居民的体质综合得分仅达及格水平;女性居民的体质健康优秀率和良好率均高于男性.2)75.98%的男性居民体重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女性居民超重或肥胖率为63.16%;正常体重组体质综合得分最高,低体重和超重肥胖组较低;体重过重或过轻均会对身体机能和素质产生负面影响.3)南京市城市社区居民体力活动以中低强度为主,女性居民每周体力活动能量消耗显著高于男性(P<0.01);居民体力活动的主要构成来源为职业劳动、家务劳动和交通出行的体力活动.4)居民体力活动每周消耗MET-min均值和体质综合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体力活动是体质健康的保护性因素;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越多,体质健康收益越大.5)居民超重或肥胖与大、中等强度体力活动不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区初中生主要静态行为现状及其与BMI的关系,为初中生防控超重、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儿童日常体力活动调查问卷(CLASS-C)对广州市铁一中学在校的且参加2016年国家学生体质测试的7、8年级共496名学生(男251名、女24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影响广州市初中生出现超重、肥胖的主要因素是休息日闲暇时的静态行为时间。在休息日闲暇时静态行为时间≥2h的学生中,不同性别的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均高于闲暇时静态行为时间<2h的学生。静态行为活动时间最长的是上网、看电视和玩游戏,最少的是乘车上、下学时间。结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控制广州市城区初中生在休息日闲暇时的屏前静态行为时间,时间总量不超过2h/day,为今后防控超重、肥胖的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等时替代模型模拟不同体力活动相互替代后,评估体力活动对隐形肥胖大学生身体成分及身体素质产生的效应量,为探寻该人群健康收益最大化的最佳时间配比提供参考。方法:对107名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Inbody230确定身体成分,根据BMI(18.5~23.9 kg/m2)和体脂百分比(BF%)将受试者分为正常体重非肥胖组和正常体重肥胖组(即隐形肥胖,男性:BF%>20%,女性:BF%>30%)。获得握力、纵跳、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5×5 m折返跑、安徒生测试等身体素质测试指标。采用ActiGraph GT3X加速度计测量久坐(Sedentary Behavior, SB)、低强度体力活动(Light Physical Activity, LPA)、中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 Physical Activity, MPA)和高强度体力活动(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VPA)时间。运用单因素模型、分配模型和等时替代模型评估不同体力活动时间对身体成分及身体素质效应量的影响。结果:(1)LPA与体脂百分比(b=-...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湘西地区大学生群体的体力活动量及静态生活方式现状对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湘西地区张家界学院、吉首大学和怀化学院的大一至大四非体育专业的1 019名本科学生进行体力活动的抽样调查。结果湘西地区大学生体力活动活跃度达到适宜及活跃水平的活跃率最高(75.6%);男生体力活动活跃度达到适宜及活跃水平的活跃率为80.6%,女生为70.9%,男女生差异显著(p<0.01);80%以上的调查对象缺少不同强度职业性体力活动时间,其职业性和交通性体力活动方式主要是步行;并且女生的各强度职业性和交通性体力活动代谢当量均值高于男生,男女生差异显著。结论湘西地区大学生体力活动不足状况较严重;每天平均静坐的时间超过4h,长时间的静坐方式对湘西地区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的影响较大。建议完善职业性体力活动;丰富大学生休闲时间及日常生活的活动方式;引导大学生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减少静坐时间;均衡体力活动时间及活动强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健身跑在改善肥胖男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作用,为改善肥胖男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南通大学单纯性肥胖男大学生8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健身跑锻炼,对照组只进行日常体力活动,不参加体育锻炼。结果:16w后实验组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方面的测试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健身跑对改善肥胖男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8.
对医科大学生进行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测定,分析医科生的BMI分布情况和BMI异常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超重、肥胖以及营养不良的学生占样本总数较大的比例,分别是11.7%和3.8%;男生超重和肥胖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女生,女生营养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结论:超重、肥胖均导致肺活量体重指数下降,影响男女生的肺功能;超重和肥胖对医科生的身体下肢协调能力以及爆发力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营养不良学生的握力指数明显低于正常组学生,而超重和肥胖组则高于正常组,上肢肌肉力量随着BMI值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加速度计测量、评价中年女性体力活动水平现状,探讨不同水平的体力活动对机体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71名年龄在40~59岁的女性,采集空腹静脉血测试血糖、血脂,并让其佩戴7 d的加速度计,根据测试结果计算静坐、低强度、中等强度、较大强度体力活动的时间,比较40~49岁、50~59岁两组女性体力活动的现状,分析体力活动水平与糖脂代谢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40~59岁女性中52.11%属于体力活动不足,其中40~49岁女性体力活动不足人数达到67.86%;超重肥胖女性中72.73%存在体力活动不足的现象,而正常体重的女性只有34.21%是体力活动不足者;体力活动不足组的血糖、TC、TG均高于体力活动活跃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DL-C明显高于体力活动活跃组(P<0.01),HDL-C较体力活动活跃组低(P<0.05)。结论约有50%的中年女性存在体力活动不足,尤其是每周进行较大强度体力活动的时间几乎为0 min;40~49岁的女性体力活动水平明显低于50~59岁的女性,超重肥胖女性体力活动水平低于正常体重的女性;体力活动不足会引起机体糖脂代谢紊乱,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超重和肥胖的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身体指标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为标准,心理指标采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41名超重或肥胖的女大学生实施减肥、健美运动处方的实验研究,探讨运动处方对超重、肥胖女生的身心影响,实验期限5个月。结果显示:超重及肥胖女大学生在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试验等机能指标成绩较差;肥胖组女生在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和妄想症五个因子上的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肥胖女生在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和妄想症五个指标上所存在的偏差。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青少年身体自我量表和体育锻炼习惯问卷,对90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和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满意度明显高于没有锻炼的大学生,每周2次以上和每次30分钟以上,均可明显提高其身体自我满意度;经常锻炼的大学生不仅在运动方面的自我评价比较高,对自己外貌、身材和性方面的认识也更积极;体育锻炼对身体自我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对女生的提升作用比较明显,每周1次以上可明显改善其身体自我满意度;身体自我满意度越高,其在健康生活方式及运动感受方面的认识越积极。  相似文献   

12.
随机抽取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的运动员共51人作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分为3组,前4名为第1组,5~8名为第2组,未进入前8名的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他们的身体形态、身体成分、身体素质和赛前心理状态。结果:男运动员在身高、体重、脂肪比率,肌肉含量、去脂体重、WHR、BMI、肺活量、肺活量指数、握力、立定跳远、反应时和平衡性方面,第1组、第2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握力指数和坐位体前屈第1组显著性高于其他组(P<0.05);女运动员的肌肉含量、去脂体重和坐位体前屈第1组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第2组在身高、脂肪比率、去脂体重和握力方面显著性高于第1组和对照组(P<0.05~0.01),坐位体前屈和反应时显著性低于第1组(P<0.05~0.01)。第1组运动员在赛前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显著性均低于第2组和对照组(P<0.05~0.01),而自信心第1组、第2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力量和柔韧性是影响男子武术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肌肉含量、去脂体重和坐位体前屈是影响女子武术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赛前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也是影响武术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状态自信心对比赛成绩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身体自我特点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908名大学生进行身体自我量表的测试和体育锻炼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比较满意;大学生身体自我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大四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各年级,到研究生阶段有所回落,大二学生的身体自我评价最低;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并进一步分析探讨了差异存在的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14.
通过频数分析、相关性分析和t检验等方法对不同腰臀比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男女生腰臀比特征呈显著性差异,男生的腰臀比基本正常,仅5.23%的人为臀部型肥胖,而臀部型肥胖与腰部型肥胖女生分别占31.73%与3.07%;不同腰臀比对部分身体素质指标会产生显著性的影响,大学男女生腰臀比与身体素质的相关性也呈显著性差异,男生与身体素质指标均呈显著相关性;而女生仅与握力和握力指数呈显著相关性;不同腰臀比对部分身体素质指标会产生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宝  褚婷 《湖北体育科技》2014,(1):78-79,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对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山西省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以健身和娱乐功能为主,但参与的强度和频数明显较低;男同学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明显高于女同学;在锻炼项目上,男同学倾向于同场对抗类和力量类运动项目,女同学更倾向于健身类和隔网对抗类运动项目;场地器材不足、宣传不够、体育锻炼意识差是制约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分析基本体质指标,探讨2005年湖北省人群体质现状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湖北省人群体质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内城镇人群体质水平明显高于乡村人群;与2000年数据相比,多项身体素质指标呈提高趋势,20-69岁男性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较高并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了解高考压力下,青春发育后期体育考生和非体育考生的身体机能状况,重点探讨四项素质训练对体育考生身体成分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韩国杰文VENUS5.5体成分分析仪分别对受试者进行9月份及次年4月份体育高考后的测试。结果:男、女两实验组训练前后身体成分脂肪重量、体脂百分比、腰臀比训练后降低,肌肉含量增高;而两对照组训练前后身体成分各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身体水分、脂肪重量、矿物质、体脂百分比、腰臀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四项素质锻炼对青春后期体育考生身体成分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和肌肉重量影响较大,而对体重指数影响不大。2.体育考生和非体育考生尽管发育及营养正常,但运动方式的不同,将会对身体成分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身体成分特征与运动能力及体质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探讨现阶段我国大学生身体成分特征与运动能力及体质健康的关系,采用实验研究法,查阅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结果表明,18~23岁男、女大学生随年龄、体重的增长体脂缓慢增长,而去脂体重即瘦体重(LBM)却呈下降趋势。18~23岁各年龄组大学生中,男子18、19岁年龄组的无氧工作能力及18岁年龄组的有氧工作能力明显好于其他各年龄组(P<0 05);女子18、19岁年龄组的无氧及有氧工作能力均明显好于其他各年龄组(P<0 01)。18~23岁各年龄组男、女大学生中,体脂高学生的坐位体前屈、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1000m跑(男子)及800m跑(女子)、握力体重指数等5项体质指标与体脂正常学生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P<0 05或P<0 01)。建议采取适当手段对大学生特别是体脂高的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质健康干预,以增强其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体育隐蔽课程对大学生身体自我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实验法对大学生进行为期2个阶段的体育隐蔽课程学习,通过PSDQ问卷测试发现:体育隐蔽课程有助于提高男生身体自我概念、身体自尊、身体活动、身体运动能力、身体力量和身体耐力;有助于提高女生身体健康、身体自我概念、身体自尊、身体肥胖、身体外表、身体活动和身体运动能力。说明体育隐蔽课程对大学生身体自我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