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导学生以事例作为媒介,通过讨论,台作来体验和习得”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种类”以及“一般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等法律知识,通过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帮助事例中的人物探究避免违法行为发生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人精神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师生互动,共同追求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统一。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知识方面:用事例说明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能力方面:结合有关案例,判断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思想觉悟方面: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防微杜渐.  相似文献   

3.
说明了观察与实验对中学生掌握和应用物理知识、提高各种能力所起的作用 ,结合物理教学中的典型事例介绍了通过“广泛观察”、“客观观察”、“辩证观察”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扩充实验内容”、“改进实验装置”、“加强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知识方面:用事例说明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能力方面:结合有关案例,判断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思想觉悟方面: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防微杜渐。【教学重点】防微杜渐,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教学难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少年与法》杂志社的记者今天来我们班采访,大家掌声欢迎。(由扮演记者的同学进行采访,学生根据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内容自行设计采访内容,略。)师:通过刚才的记者采访,我发现同学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素质,尤其能够正确…  相似文献   

5.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只通过肯定事例的教学所获取的知识和对知识的理解是不够深刻的。为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通过肯定事例教学的基础上,可精心设计与肯定事例“貌”似而“质”别的否定事例(反例),引导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识别,促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别反例加深理解概念内涵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在概念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循着“感知——表象——抽象”的过程,对所学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可设计适当反例,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识别。例如,学生初步认识了整除的意义后,可出示如下的练习:  相似文献   

6.
落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条件.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使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自主构建其知识、价值、意义和规范系统,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项目教学需要通过模块教学、小组学习、实践教学拓展三个基本策略来保证其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7.
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不仅要传授法律知识和理论,而且更要传授解决法律问题的技能技巧。因此,法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和技能发现、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对分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对分课堂教学法有利于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对分课堂”教学法在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过程如下:制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利用好教学资源,选择好电子教学平台。对分课堂教学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培养和锻炼学生掌握运用法律知识和技能去发现、分析和处理法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法律实践教学具有单纯的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法学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具有多样性、实践性、系统性。基于此,国内外一些教育专家提出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带得走的能力”,即在课程改革上,强调让学生学习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法学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但包括快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还包括正确运用法律知识、具有正确法律思维的能力,特别是要学会如何判断法律事件、分析法律问题及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商不变性质”的教学,就近期目标而言,可以用于“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不仅能达到使计算简便的目的,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远期目标而言,它还为“约分”等知识的教学作了铺垫。这一知识的教学,可采用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中去探索、去发现的方式导学,从而培养学生探究知识、概括规律,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  相似文献   

10.
所谓变式,就是在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属性的过程中,不断变更所提供材料或事例的呈现形式,在保持事物的本质特征不变的情况下,使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不断迁移的变化方式。变式有多种形式,如“形式变式”、“内容变式”、“方法变式”等。变式是模仿与创新的中介,是创新的重要途径。变式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途径。变式教学要求在课堂上通过变式展示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完整的认知过程,因此,变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探索问题的能力,是“三基”教学、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一、变式教学的理论指导皮亚杰的认知…  相似文献   

11.
应用题反映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和具体情形,它包含有事件、事理、已知条件、问题和教育性词语诸要素。学生往往过多地注重事件非本质特征,从而干扰其不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迅速解决问题。在应用题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从整体上进行抽象、概括,并将它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使之成为技能。其过程大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科学抽象能力是各门学科教学的共同任务,通过史实和事例来说明在物理教学中“创设物理情境,学好语文和数学,培养学生的鉴别与概括能力”十分重要,进而阐明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抽象能力的三条途径,分别为“创设物理情境”“学好语文和数学”以及“培养鉴别与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几个重要的规范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法律,懂得一切经济活动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明确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都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应当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有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思想觉悟目标:提高学生的经济法制意识,增强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在商品交易中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4.
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践教学是在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配合以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训练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要利用法学知识与社会现实情况密切联系的特点,在教学中进行针对课程的不同内容进行“案例教学”;“微格教学”;“应用社会实习教学”。多方位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机会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较好地完成法律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税与税法,理解我国税法的基本原则,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和重要性.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树立依法纳税意识,树立勇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观念,培养主人翁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6.
在问题链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问题组织学生学习新知识,用“链”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在教师的预设问题和学生的生成问题中,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知识拓展与迁移能力.文章以平面向量的解题项目化教学为例,以主干问题—延伸问题—提炼问题为教学组织形式,在问题链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提问与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力(知识与经验、思维与方法、批判与创新),进而提升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事例分析法”的构成及其特点构成。事例分析法就是一种以某种(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等)现象,即事例为基础和线索,以教材理论为依据,以分析为手段来完成“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觉悟”三重任务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其结构如下图:特点。在本教学法中,教师示例是“激其情,引其疑”;教师点拨是“授其法,开其窍”;教师组织是“倡其辩,启其思”;教师评价是“正其身,范其识”;教师设境则是“发其智,悟其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抬轿”人,而是“引路”者,让学生自己“走”,自己“攀”,使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  相似文献   

18.
事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具有自身的优点。事例教学法以事例为线索,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解决事例中的问题开展教学,使学生通过解决事例中的问题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陈华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6):112-114
宪法事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当下宪法教学的实际选择。高职高专法律人才培养的特殊模式,要求宪法学教学必须作出应对。宪法事例教学无论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辅助理解枯燥乏味的宪法理论,还是在培养学生宪法理念、提高公民素质方面,均有其独特功效.处理好宪法事例教学适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对高职高专法律人才的培养利益颇多。  相似文献   

20.
举例是哲学教学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之一。通过对众多具体事例的分析与综合 ,从中可抽象出一般的哲学原理 ;对于抽象的哲学原理也可以通过事例进行形象化的论证 ,从而有利于学生对原理的理解 ;而且 ,生动有趣的事例可以改变哲学教学中纯理论的枯燥乏味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向心力。笔者认为 ,在举例时 ,应做到“五宜”与“五忌”。一、宜有的放矢 ,忌漫无目的事例是由教师来选择 ,但选择的标准不能人为设定 ,应由教学内容决定 ,应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因此 ,教师在运用事例时 ,应明确所选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