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是教育财政均衡。目前学界对义务教育财政均衡尚缺乏实证考量。基于教育财政横向均衡理念以及构建义务教育财政均衡测度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利用西部某省H县的数据,定量描述、分析县域义务教育财政均衡。H县义务教育财政非均衡特征主要有:乡村学校之间非均衡度大于城镇;在教育财政结构上,师资水平、人均教室面积等校际间差异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均衡推进的财政分析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义务教育均衡推进状况是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义务教育均衡推进是公共教育财政投入的重点,我国义务教育区域间、城乡间均衡推进状况可以通过重要的教育财政指标进行表征,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需要新的教育财政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3.
4.
慈溪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县级市,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一直走在宁波市乃至浙江省的前列,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制定了具有一定特色和力度的政策,包括经费保障、资源共享、师资交流、生源调配、扶贫济弱和监督评估六大方面的政策,不仅确保了"人人能上学、能读书",而且进一步接近了政府"人人上好学、读好书"的目标。制定这些政策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慈溪市政府所具有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的个性化决策以及慈溪发达的经济、蓬勃的民办教育、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扶贫济困的慈善风气等。对这些政策和条件的分析能够为其他地区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县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西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任务的攻坚重点。近年来,西部县域义务教育在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县域内县城学校与乡村学校之间、平原学校与山区学校之间、经济发达乡镇学校与经济落后乡镇学校之间在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仍存在着显著差距。促进西部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从强化理念导向机制,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改进管理运行机制,健全督导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财政均衡配置应该强调每个学生均衡享有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区域内区县间、校际间义务教育财政均衡配置状况的研究对地方政府教育财政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校际间义务教育财政均衡配置应该成为教育财政均衡配置的重点。本文基于对北京市相关数据的处理,描述了区域内区县间、校际间义务教育财政均衡配置状况,剖析了影响义务教育均衡配置状况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重要途径。当前,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面临的障碍主要有四个方面:办学条件不均衡状况难以改变,师资力量不均衡格局难以打破,教育质量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教育经费投入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推进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必须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契机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健全的教师管理体制为手段推动师资合理流动,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依托提升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以完善的教育投入机制为保障确保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  相似文献   

8.
对当前我国关于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研究、资源配置研究、相关对策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作了综合阐述,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了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契合时代特征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发展观。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客观要求。结合现况,我认为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该从教育经费的投入、师资力量的配备、师训力度的加强、师生精神层面的注重这些方面着手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目标选择的理论框架,包括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目标选择的路径与方法,并以2020年湖南省为例预测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趋势.文章最后以此为依据,选择了2020年湖南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省级目标,并检验了目标选择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陶红  杨东平  吴春霞 《天中学刊》2007,22(1):114-118
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在财政政策上存在着公平性缺失现象。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财政体制是导致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城乡有别的义务教育财政政策是造成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长期实行的非均衡发展政策是造成校际差距的主要原因;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缺乏规范性也是导致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公平性缺失的重要原因。新的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将有力地促进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公平性的推进。  相似文献   

12.
重构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高如峰 《教育研究》2004,25(7):18-25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应以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公共产品作为基本理念,以国家财政为公共财政作为制度背景,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区分地区差异,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建立东部、中部、西部分地区分级负担的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在东部地区的7省、直辖市,建议实行以县级和省级、直辖市级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在中部地区的12省,建议实行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在西部地区的12省、自治区,建议实施以中央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财政困境主要表现为:拖欠教师工资;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保障不足;经费短缺可能会再度引发中小学乱收费;财政困难引发的农村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地方政府财力薄弱、我国教育投资重心偏高以及农村义务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建议规范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制度,降低教育投资重心,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义务教育成本补偿制度,弥补农村教育资源的流失。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机制设计理论的视角分析城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首先以三组实证数据鲜明地揭示了城市义务教育区(县)间、学校间和群体间不均衡的现实状况。然后从现存体制中追寻造成不均衡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政府保证底线公平,兼容市场机制,市级政府统筹的改革思路。根据机制设计原理,具体设计了城市义务教育均衡推进的实施机制,包括市政府制定办学基准,客观核定经费缺口和公式化拨款,建立多方激励相容机制,由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发展,以及将均衡纳入政绩考核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机制设计理论的视角分析城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首先以三组实证数据鲜明地揭示了城市义务教育区(县)间、学校间和群体间不均衡的现实状况。然后从现存体制中追寻造成不均衡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政府保证底线公平,兼容市场机制,市级政府统筹的改革思路。根据机制设计原理,具体设计了城市义务教育均衡推进的实施机制,包括市政府制定办学基准,客观核定经费缺口和公式化拨款,建立多方激励相容机制,由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发展,以及将均衡纳入政绩考核等。  相似文献   

16.
对《义务教育法》有关特殊教育条款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继承了我国建国初期采取的对特殊教育的特殊政策,并将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特殊教育的成功做法上升为法律,从政府责任、教育形式、教师待遇、经费投入、法律责任五个方面保障特殊儿童、少年受义务教育权利和教育权益。本文对相关条款进行分析的同时,对该法第十六条中的个别术语和文字表述的科学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义务教育绩效评价试点实践,通过对评价结果数据的分析,揭示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并针对不同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共性和个性矛盾,提出构建新时期义务教育公共政策内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文献及数据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义务教育的供给归属问题以及影响义务教育供给的因素,并对如何界定教育的产品属性及义务教育中财政的供给方式作了分析,提倡在义务教育财政供给中,应该由中央和各地基层政府承担相应的责任,使我国义务教育的产品属性更加明确,使我国义务教育的财政供给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实现了“三大转变”: 投入主体由“农民”转向“政府”;投入管理体制由“乡镇为主”转向“以县为主”;收费办法由“多费制”转向“一费制”,并进一步向“免费制”过渡。但为确保政策实效,还必须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法制化进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民间资本的投入水平,改革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