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学的虚构性特征 ,西方从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理论 ,直至当代的文学理论 ,历来讲得十分明确和十分突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关于文学虚构性的认识主要表现在明清小说戏曲理论文中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学虽然普遍认识到文学的虚构性 ,但论述文学特征时并不突出它。中西文论在文学虚构性特征认识和重视上的差异 ,主要是由中国文学发展史的特点和中国文学思想的特点造成的。中国文学理论不突出文学的虚构性特征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王弼以哲学家的致思在经书注解中建构了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这种隐匿在哲学玄学本体论下的文学批评理论范式,对当时乃至后世的文学批评理论具有思维指向的功效。然而,王弼的文论史地位几乎是缺失的,其文学批评理论范式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于被遗忘。因此,对王弼文学批评理论范式的研究在当前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蔡宗齐(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朱志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朱志荣:蔡先生: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作为一名著名的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文论研究的华裔学者,您认为中西诗学的思维范式有何差异?这种差异性对于中西文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中国古典文学理论衰微,现代文学理论范式开始形成。促成现代文学观念形成的因素有三个:一是西方现代文学理念,二是仿西方文化而来的现代高等教育学科体制,三是现代性质的文化传播媒介。这三种因素促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研究范式的形成,意味着中国文学领域一种新的文化秩序的兴起,也标志着传统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模式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论的教学,一方面要引入西方文论的观念和方法来分析中国本土的文学和文学理论问题,另一方面要运用古代文学理论分析当前文艺现象,尝试中西对话,古今对话,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论课程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几十年以来,西方文论多用于阐释中国古代文论,使得中国古代文论出现了"失语"的状态。从文化解读看,中国古代文论的活力显然不足,怎样增进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间的对话,成为了现代文学研究的主题。对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当代文论的文学研究,是一种对语言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以实现两者间的进一步融合沟通。本文主要阐述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当代文论间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7.
普通伦理学向应用伦理学转变,根源于科学技术和人们普遍价值观的转变.传统以“善”为指导原则伦理标准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而应用伦理学的思维结构和认知方式正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甘绍平教授所著的《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一书,对于传统伦理学范式的变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开辟了应用伦理学在中国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8.
文学理论是文化的载体。深受天人合一观念影响的中国古代文论是"深情"的,与之相比,主客二分、主客二元对立观念影响下的西方文论则显得较为客观,较为"无情"。这种"深情"和"无情"对比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善与真的不同,二是情与理的差异,三是文学与哲学的区别。中西文论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比较中西文论的不同,旨在展开中西文化的对话,求同存异,促进中国现代文论的建设,从而使中国文论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9.
我们根据对于中西哲学各自的特质是否有清楚的认识和对于中国哲学之适应现代生活是否有自信心而将中西哲学的对话划分为四种范式 :无清楚认识而自信、无清楚认识而不自信、有清楚认识而自信和有清楚认识而不自信。在中西哲学的对话历史上 ,第二种对话范式曾长期居于支配地位 ,而近年来第三种范式的兴起则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它使得中国传统哲学有可能以某种方式获得重建 ,并与第四种对话范式构成有利于真正形成一种适应于现代社会生活的现代中国哲学的张力关系。而这两种具有张力的对话范式之间的互动关系 ,将会长期存在下去  相似文献   

10.
对话教学——教学范式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话精神形成的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生的教学理论与传统教学理论相比,是一种更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满足教育发展需求,注重学生个体性发展的新型的教学理论,是教学范式的根本性改变。教育的发展进步正是通过新旧范式之间的转换得以实现。如何处理好这一教学理论在我国教育环境下的正确应用,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对话教学——教学范式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话精神形成的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生的教学理论与传统教学理论相比,是一种更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满足教育发展需求,注重学生个体性发展的新型的教学理论,是教学范式的根本性改变。教育的发展进步正是通过新旧范式之间的转换得以实现。如何处理好这一教学理论在我国教育环境下的正确应用,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中西文论的运用比例观念,对提供新的特别的视角、扩大研究视野、开拓思维空间、继承文论遗产,均有重要意义.中西文论运用比例观念的共同性在于具有传统性、精确性、审美性、方法性.其差异性在于中方偏重人情--注重情韵、品格的蕴涵,西方偏重物理--注重物态、数理的推究.其同其异是由文学与数学的学科性质、中西各自的文艺传统、思维习惯、民族心理、文化倾向所决定的.由此可窥中西文论的共同与差异.  相似文献   

14.
王弼以哲学家的致思在经书注解中建构了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这种隐匿在哲学玄学本体论下的批评理论范式在形上层面为后世树立了理论高标与思维指向。然而,王弼的文论史地位几乎是缺失的,其批评理论范式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彰显,甚至可能被深度遗忘。因此,对王弼批评理论范式的深入研究在当前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理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多吸收西方文学理论的成果,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其研究重视"外部研究",偏离文学事实本身的弊端,文学理论研究只有"面向文学事实本身",才能提出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不致成为别的学科的附庸。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和中国古代文论直面文学本身,为我们反思和建设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两者"面向文学事实本身"的方式进行比较辨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学翻译离不开译者的创造性,创造性实际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意念,但文学翻译也是两种文化交汇、碰撞并进行对话的过程。译者只有处于中介状态,尊重两种文化的差异性和同一性,进行平等对话才能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新文本。  相似文献   

17.
首先简单介绍了有关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主要内容简单,以此为基础解析了米兰·昆德拉小说的伦理环境、人物的伦理身份以及伦理线、伦理结。从中可以看出米兰·昆德拉创作情感的复杂性;结合具体伦理环境分析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可以从另一个视角体会作者的创作主题、人物形象的内涵以及作者独具特色的艺术布局。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作为一剂医治中国文论"失语症"的良药被广泛的热议与研讨。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牵涉到"如何转换?","怎样转换?"的问题。在现代,王国维《人间词话》、朱光潜《诗论》、宗白华《美学散步》给我们提供将古代文论转化为现代批评话语的方式:融会中西、贯通古今。当代学者提出了古今对话的策略,使古代文论通过古今对话、现代阐释重新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诗学重感悟、重体会,西方诗学则体现出较强的理性和逻辑性。文学理论的形成离不开文化背景的影响,探源异质文化下中西文论的发展,探讨中西诗学对话的可行途径,有利于中国传统文论走出困境、重焕光彩。  相似文献   

20.
柏拉图史无前例地将对话灵活运用于学术讨论,进退自如地表述自己的文艺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有意义的思考形式。对话即是柏拉图言说自身文艺观点并使其言说得以清晰明澈的一种有效手段。"苏格拉底式的辩证法"是人们理解柏拉图对话的一个重要基点。柏拉图对话有机地统一了文学性的诗化描写与哲学式的思辨特质,超常般深化了难以言说的哲学内涵。柏拉图对话中体现出的一种相对开放的姿态、极强的思辨性和行文超大的审美张力,对我们今天的文学、文艺学理论界也有相当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