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税收负担与税制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宏观税收负担比较重 ,税制结构中的主要税种法定税率偏高 ,纳税主体的实际税收负担偏重。企业实际税收负担偏重 ,是造成投资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民、城镇居民的税收负担偏重 ,使我国消费需求增长乏力 ,特别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消费需求还没有启动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局面并没有改变。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关键是按照“简化税制 ,扩大税基 ,降低税率和严格监管”的原则进行税制改革 ,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 ,适当降低纳税主体的税收负担  相似文献   

2.
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调节经济社会运行,对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收入分配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发展不平衡、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环境污染加剧、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各种问题也逐渐显现.而我国的税制改革却落后于市场化进程不断前进的步伐,税收职能无法得到有效、充分的发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税制改革基本思路充分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对税制的基本要求.按照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下的税制改革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转换税制结构模式;加大费税改革的力度;协调税收中性和税收调控的关系;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税收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10年前制定的流转税制、所得税制,农业税制从现在宏观上看已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科技进步,某些税制甚至阻碍改革的深入发展。因此,税制必须改革,才能适应我国改革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一、税收与税收征管协调理论分析 在任何国家,政府作为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管理者,都要建立相应的税收法规体系。而建立这一体系,首先要确定税制的外部与内部标准。税制最重要的外部标准是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合理分配等政策目标;内部标准则主要是平等和便于管理。由此可以看出,税制本身存在的内部、外部标准,在客观上要求税制与征管能力相协调,既实现税制的政策目标,又确保税制的可操作性。一国的税制受制于本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政府的职能范围而与税  相似文献   

5.
90年代税制改革以来,遗产税征收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讨论,却没有实质性进展,充满了困惑,而这种困惑却来自于对开征遗产税是否可行的担忧。新社会经济条件下,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是优化税制的目标。对遗产税历史的回顾,探求我们对于遗产税真正的困惑,对开征遗产税可行性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是研究之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
吴志文 《闽江学院学报》2005,25(1):36-38,142
农业产业发展问题,农民收入增加问题,农村社会全面进步问题,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重研究、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农业税收负担或轻或重,直接影响农民群众收入水平的高低,进而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本文认为对于农业税收,应该实行城乡统一税制,并在分析实行统一城乡税制的原因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统一城乡税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税制结构现状及改革模式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制结构是指按一定标准进行税收分类的基础上形成的税收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税制结构是税收制度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决定着税制运行总体效率的提高和税收职能的有效发挥。只有合理的税制结构 ,才能从总体上做到税制合理 ,充分发挥税收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税制结构现状的分析 ,提出一些今后的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税制模式下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方式改革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变革,有助于简化税制,促进税负公平,体现量能负担原则,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是,个人所得税新税制模式的有效运行和功能的发挥,还需要许多配套制度与改革措施相呼应,其中个人所得税征管方式的改革就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现行个人所得税征管方式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新税制模式下个人所得税征管方式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皇权社会赋税制度与欧洲中世纪税制不仅在形态上、而且在法理基础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税制以财产私有为法权基础,最后发展出平民通过代议制而控制国家税收的宪政政体;而中国"秦制"以后赋役制度的基础在于,皇权是一切"子民"人身和财产的最终所有者、支配者.这个法理不仅导致了中国皇权社会在制度方向上与欧洲的迥异,而且直接或间接造成了中国制度形态的一系列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物业税内涵研究及税负测算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个人住房征税是物业税的税制设计中难度最大的部分,也将是社会影响最大的部分,由此带来的家庭税负尤其敏感。本文在公共需求、家庭剩余、国际税负水平三方面从理论上确定了物业税的适宜税负范围,并采用动态分析法,测算了北京市中等收入家庭在不同税负比例下相应的税率变化。最后,从居民家庭税负变化角度,提出对个人住房征收物业税的改革具体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1.
纳税筹划是近些年来在我国开展起来的一门新的专业技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税法的逐步健全,税收活动日益深入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与每个单位和个人都密切相关,使得了解税法,掌握国内和跨国的纳税筹划技术成为渐趋强烈的需求.特别是对于企业经济管理人员,不仅需要了解税收常识,还需要掌握和运用纳税筹划技术来处理好本单位涉税事宜,从而兼顾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合法权益,增进本单位利益.本文拟就纳税筹划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税制结构模式是由主体税特征所决定的税制结构类型。不同的税制结构模式在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每个国家都应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选择合理的税制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3.
1994年的税制改革是一次全方位、根本性的改革,是税制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现行税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税制结构不合理、税收负担不公平和计税基础不够宽等。结合我国现阶段税制运行的实际情况,借鉴最适课税理论的思想,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我国应当进一步推进税制改革,即调整间接税与直接税,实现二者的合理搭配;保留差别待遇,规范税收优惠;加快费税改革,扩大计税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我国地方财政存在财政收支难以平衡、缺口较大的问题,我国的地方税体系存在收入水平较低、缺乏主体税种的问题。房产税因其收入具有稳定性和弹性,适宜成为地方税主体税种。该文从构建地方税主体税种出发对房产税改革问题进行分析,就我国房产税改革提出建议:简并税种,适当提高房产税收入水平,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税收自主权,以房地产评估值为计税依据,设计科学的征管体制。  相似文献   

15.
宏观税负通常是指一国税收总量占同期GDP的比例。宏观税负的高低表明政府在国民经济总量分配中集中财务程度的大小,也表明政府防范经济风险的强弱。我国当前的宏观税负过低,主要原因是税收政策失当和税收管理不力,因此应采取税费分离、规范减免税制、统一税制和强化税收管理等办法先进使我国宏观税负提高到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与税费政策:一项总体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环境税费总量来看,从2000年至2002年,我国税制的绿化度是逐年下降的,这说明我国环境税制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助长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和谐。从环境税费结构来看,税费种类过多,标准过低,立法层次不够,导致税费征收和使用过程中的随意性太大,满足不了环境保护的资金需要,也大大降低了对生态调节的作用力度。因而,合并现在的环保税费,开征统一规范的环境保护税,就成了实现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关于开征物业税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业税开征成为新一轮税制改革的热门话题。目前,我国开征物业税存在着物业产权不明、税负水平难定、计税依据难定等问题。开征物业税应从简并税费品种、合理确定税率、建立估价制度、下放税管权限、完善奖惩机制等方面着手,尽快实现依法征税。  相似文献   

18.
个人所得税是政府财政活动的重要税源,它不仅可为国家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又可推动我国税制体系的不断完善,加强税收征收管理,防止税款流失,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浅析新企业所得税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要求,按照统一税法、简化税制、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我国完成了外资企业所得税和内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本文从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必要性出发,指出了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指导思想,并剖析了企业所得税改革对吸引外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从中得出了企业所得税的改革为各类企业的公平竞争创造了良好的税收环境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胡巍 《商丘师专学报》2007,23(11):76-80
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地方税体系初步建立,但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规范财政管理体制的要求来看,目前的地方税体系还很不完善。地方税体系建设的滞后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规范运行。因此,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