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刊讯7月16日,“2008年全国基础教育数字化学习与管理创新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基于“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移动教学模式,以及如何将新的技术更好地应用到日常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问题,被各方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电子课本是泛在技术时代所涌现的技术丰富教学环境的一种新的体现,其创新应用不仅仅体现在电子课本本身的教学性设计上,还与电子课本支持下的创新学习设计密切相关。国际“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等技术丰富教学环境应用项目的经验表明,优质教学资源和工具与教学实践的整合是“一对一”项目教学实践创新的基础。电子课本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创新应用模式,综合考虑“一对一”项目实践的环境构成、学生学习模式、教师教学实践三个要素,引入学习活动,将学习内容转化为探究、交流、表达、知识管理、练习与测验等基于资源的学习活动设计,以体现数字学习的特性。同时,数字化资源、工具和服务也是电子课本适应性、个性化教学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幻灯片教学、录像教学、多媒体教学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从网络整合教学到移动终端支持下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尤其是“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为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网络》2013,(1):71-71
2012年12月13日,第五届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年会在杭州召开。以“探索区域发展策略,构建数字学习模式”为主题,与会者通过多形式、多层次交流和研讨的方式,针对“区域应用推进支持计划”和“教与学模式的变革”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并分享一线教师在数字化教学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学习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模式的推广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未来网络时代和知识型社会的竞争力,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是教育界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技术融入教育并与时俱进的过程。本文从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模式的应用出发,并以《地球的自转》为案例进行分析,从本案例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策略(三大教学环节“自行预习--相互合作--小组讨论”)和教学反思几方面分别详细阐述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地理学科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广州地区开展小学英语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验项目实践为案例,对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特点与类型、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中的资源选择问题、资源应用策略问题、教师对资源的评价等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表明,目前丰富的英语数字化学习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提供了一定资源条件,实验教师对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普遍持肯定态度,经过培训的教师大部分能合理地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组织一对一学习活动。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笔者对今后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5月26日~29日,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在安徽合肥召开,与会人员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平板电脑、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等现代化交互技术给教育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充分研讨、交流。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使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关注教师如何使用技术转变为师生共同使用技术,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灵活、个性、自主的学习机会。会议期间,与会媒体对与会领导和嘉宾就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相关问题进行采访,并深入合肥八中,与校长、教师进行了座谈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在中国是从2009年开始起步的。当时,上海市启动了“电子书包”项目,在50所实验学校开展相关实验。4年过去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1000多所学校在开展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回望这4年的发展历程,成绩不少,问题也不少。现在则可以说是进入了发展的“高原期”,即设备都有了,公开课也上了,再往下怎么走?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前行的路上我们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电子书包”并不像当初设想的那么简单。所以今天,我就想介绍国际上关于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观念、做法以及案例,看这些探索能否给教师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9.
夏长胜博雅助教服务团队负责人,2001年起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专业,2008年后开始研究苹果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打造了一支高效的教学支持服务团队。  相似文献   

10.
文章围绕SCORM课件如何提高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资源交互性、移植性和跟踪性,对比分析几款常用SCORM课件制作工具,总结SCORM课件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的设计框架,并对框架内容进行了简要阐述,最后描述了SCORM课件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和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围绕SCORM课件如何提高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资源交互性、移植性和跟踪性,对比分析几款常用SCORM课件制作工具,总结SCORM课件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的设计框架,并对框架内容进行了简要阐述,最后描述了SCORM课件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和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便携式计算设备的普及,这些数字移动设备正走向课堂,人手一机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已经悄然盛行,不少学校纷纷组建了这种一对一网络班。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大量计算机设备介入课堂,给教学管理带来不少额外的负担和麻烦,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字化的教育技术虽然还未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但却是信息时代下必然的发展方向。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一种全新的“互联课堂”模式呈现在我们面前。“MakeaPizza”这一课主要以“Kitty’SNewYearParty”为背景,利用网络,将师生、生生等组成一个互动互助的学习网络,在互联模式下开展学习。基于互联课堂模式的介入,使数字化的课堂在以下几点体现了较之传统课堂的优化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2):F0003-F0003
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于近日在安徽合肥成功召开,近2000名来自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电教部门的领导、争家及中小学校长、教师、企业代表参加了小次活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成为活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已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在“一对一环境带来教学变革”理念的影响下,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在戴尔公司资助下.启动的“互联创未来”项目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展实验研究。通过运用问卷调查、座谈与访谈、课堂观察及信息技术能力测试等方法,分析项目,实施对于项目学校基础环境、网络支撑保障体系、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总结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变革和促进城乡教师互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等项目成功经验.为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借鉴,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科学合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将交互式、移动学习媒体引入教学活动,开展协同教育应用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热点之一.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发生的学习,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在交互式触控、云计算和存储、无线网络、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支撑下,移动学习将成为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新型模式.文章基于移动终端的未来教室和未来教学,探讨在区域环境下如何开展数字课堂的推广,建立“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教学模式,然后再逐步探索“家、校、社”协同教育模式,实现真正的随时随地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在对MLTI项目、HSLI项目、FSD1:1项目、OLPC项目、CFF项目、TIP项目、"跨越式"项目、"手持式"项目、电子书包项目、TOTL项目、FTL项目等典型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的介绍与梳理的基础上,文章归纳了当前八个主要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领域,包括: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部署、整合技术的创新教学模式、基于生态视角的学校变革、面向过程的教师专业发展、一对一项目效益评估、学生21世纪技能提升、一对一网络班级文化管理、跨区域教育公平。整合技术的创新教学与效果评估将依然是未来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的重点,研究将呈现个案化、微观化和过程化的发展趋势,并且教学创新问题、班级管理问题、学校变革问题、教师培训问题、效果评估问题等将全面纳入研究的视域当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学习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模式的推广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未来网络时代和知识型社会的竞争力,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是教育界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技术融入教育并与时俱进的过程。本文从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模式的应用出发,并以《地球的自转》为案例进行分析,从本案例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策略(三大教学环节"自行预习——相互合作——小组讨论")和教学反思几方面分别详细阐述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地理学科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认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阐述了通过"三互合作式"即"导学互助、探究互动、讲练互评",指导学生使用移动终端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过程,并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共创共建与有机整合、构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课堂"和"分层差异化的学习课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反思,并分享了其上课心得。  相似文献   

20.
德国远程教育在职业教育和短期培训中运用因特网技术进行传播,建立“媒体与交流中心”,“电子学习”或“在线学习”等内容,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这为推进我国农民远程教育的数字化改革与发展,探讨我国农广校在远程教育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等有关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