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庾南做了六十余年数学教师和班主任,始终做到“学科育人”“班级育人”,并将两者高度融合起来。优化的班级组织与生活形态,可以促进学科(教学)育人,也可以使发生在班级场域之中的教学活动更好地产生“育爱”或“爱育”的效果与效力。李庾南在“班级育人”中注重和强化“教学育爱”,她所创立的教学论即是一部“爱的教育论”,其“教学育爱”实践有着丰富多彩的行为样态,而她所构建的“班会课学程”也有着丰富的“教学育爱”价值。  相似文献   

2.
裴宏祥 《考试周刊》2013,(90):101-101
适应现代快节奏社会生活的“轻体育”具有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理应进入中学体育课堂,成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本文通过对“轻体育”的内涵及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影响,论述“轻体育”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跨学科模式开展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越来越多的初中历史教师开始在教学中融入语文、数学、物理、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使得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效率有效提升。加强历史课程教学与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还能够与“五育融合”的教育培养目标相契合。在此背景下,文章主要分析了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的特征及意义,并提出了基于“五育融合”下的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2004年2月,北京中庆公司启动了名为“教学信息化应用示范校计划”的行动,对全国800多所“育港”产品客户进行综合评估,并从中选择50所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中庆“育港”产品的示范校。北京中庆公司推出“教学信息化应用示范校计划”,旨在帮助学校找到校园网应用与教学脱节的真正原因;帮助学校进行网络管理,并建立网络信息化应用的秩序和使用规范;对学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培训,帮助教师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对学校进行定期回访,督促并指导校园网使用,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度;帮助“示范校”取得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5.
“五育融合”作为一个新议题,教师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其与高中地理课程相结合,分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与“五育”之间的关系,对高中地理“五育融合”课程资源进行探索,加强对研学旅行资源、乡土教学资源、社区教学资源的开发,从中挖掘“五育融合”的育人资源,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写字时,学生往往图快,把字写得很乱很雉看。这时,我总会用幽默的话语刺激这些不好好写字的同学:“字如其人。咱班霍燕同学的字写得端庄大疗、美观漂亮,就像她的长相。再看咱班董狲同学写的字,真的很像他啊,不但结实还很厚实!我看咱班的每一位女同学都想把字写得跟‘美女’一样吧,谁都不希望笔下的字跟丑八怪一样吧!  相似文献   

7.
所谓五育,指的是人围绕着“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所开展的一系列教育工作的总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任务。而针对“五育”所开展的教学,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应当在各个学科的知识教学中进行全面的融合与渗透,这样才能让“五育”的目标任务得到充分的实现。本文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五育融合”理念进行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作文占据了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有很重要的地位。从促进学生人格成长与能力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学科教学研究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升作文教学效率势在必行。文章介绍了“五育”融通与互动作文教学的概念,并探讨了二者融合的优势,提出了通过“五育”融通与互动作文教学提升学生作文能力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五育融合”是在“五育并举”基础上提出的观点,也是对“五育并举”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相比“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不仅强调“五育”之间的协调发展,而且更加注重“五育”之间的深度融合;在鼓励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完整的人”的培育。[1]鉴于当前教育领域存在明显的“五育”失衡现象,“五育融合”教育的提出既是对应试教育的反思,又是对回归教育初心的呼唤。近年来,5G、大数据、  相似文献   

10.
当前信息化教学存在平台建设不完善、企业与行业参与不足、教学资源更新缓慢等问题,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信息化教学的具体实施路径,是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以真实项目驱动信息化教学、深入挖掘信息化教学资源等手段,可切实提高信息化教学质量,打造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1.
“五育融合”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互融合的过程,是从理论的政策文本走向教学实践变革的过程,意味着一种新的教学范式。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嬗变,确证了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融合育人的教育发展实践之路,这不仅是时代发展转型在教育层面的变革,更是对“五育并举”思想认识在哲学思维层面的反思,即从实体思维转向实践思维。“五育融合”的教学范式是对实体思维下“五育并举”教学范式的变革与超越,以打破基于“加法式”的教学思维,树立基于“育人原点”的教学观念,构建基于“时代变革”的教学空间,指向基于“五育融合”的教学评价为实践理路。  相似文献   

12.
"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教育信息化从以"教育信息化"为重点的1.0时代进入到以"信息化教育"为重点的2.0时代,教师参与构建信息化教育,主体就是信息化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基于一堂观摩课,从实践中发现和总结信息化教学一些问题。信息化背景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张琦 《教学与管理》2022,(30):62-67
“五育融合”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教师,其教学能力更是决定了五育融合育人的质量,教师唯有具备体现五育融合特征的教学能力,才能够使五育融合理念在教学中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认识能力、实践能力与监控能力,在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师需具备发现教育价值的认识能力;开发教育价值的实践能力;保障教育价值的监控能力。为此,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关于这些能力的实现路径:通过教师学习课程文化来培养其发现教育价值的能力;通过教师开展叙事研究来培养教师挖掘教育价值的能力;通过学校建立教学档案来形成教师保障教育价值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15.
新时代背景下,“五育融合”的提出有助于实现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跨学科教学是实现“五育融合”的重要途径,能够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发展多元智能、拥有健康的体魄、提升审美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开始尝试将课程内容与“五育”教育结合起来,希望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具有很大难度,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的学科教学能力,还要对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有充分的了解,针对其心理特点调整教学方式,以此促进“五育”教育与数学知识点的融合。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五育”融合措施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小学数学教师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谢宗明 《教师》2023,(35):102-104
教育信息化2.0计划的启动进一步推动了中职“纳税业务处理”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进程,这不仅符合中职教育发展需要,也是提升学生就业发展的关键。鉴于此,文章作者探究了中职“纳税业务处理”信息化教学的意义,分析了中职“纳税业务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中职“纳税业务处理”信息化教学的流程,进而提出中职“纳税业务处理”信息化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加速中职“纳税业务处理”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让课程教学紧跟时代和行业发展的脚步。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发展、学生学情的变化,以及普通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对“高等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了当前“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度融入信息技术,制定模块化教学方案,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形成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模块化教学的实验班与同等层次对照班的教学效果对比表明,基于模块化设计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五育并举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国初年四育并提教育宗旨的理论基础。民国初年教育宗旨的制定,体现了推翻帝制后教育观念由臣民向公民的现代转变,而其形成过程,更是当时教育思想纷争讨论的一个侧影。探讨民国初年教育宗旨的嬗变问题,不仅可以深化对我国近现代教育史的认识,而且对当代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