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规定.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在生产力的发展中永远处于主体地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恒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助对中西"人本主义"的历史考察以及对比分析,厘清我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本质区别,阐明新课改中应以什么"人"和"人"的哪个方面为本以及如何实践"以人为本",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方青 《华章》2011,(27)
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全面认识和系统把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基础产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水利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将城乡饮水安全、防洪减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重点,随国民经济发展加大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两者具有共同的理论渊源、相同的政策高度、都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发展的新阶段,在内涵和理论层次上丰富发展了"为人民服务"、更有利于发展市场经济和巩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二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杜甲勇 《教育与职业》2007,(20):164-165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理论基点和精神内核."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用"以人为本"的原则去思考传统教育中人性关怀的缺失问题,树立把学生看做发展的人来对待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用平等、理解、关心、爱护、宽容、锤炼的教育方法来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是"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在要求和落脚点,实践"三个代表"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人的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完成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①  相似文献   

7.
"三全育人"是目前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育人模式,新时代水利精神如何融入水利类专业"三全育人"的教育模式中,是当前各水利类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分析了新时代水利精神背景下的高职水利人才规格,在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水利精神与三全育人融合的"1234"教育模式、发挥校园育人功能、重视企业育人环节等路径,通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和企业反馈意见验证了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8.
徐大为 《教师教育研究》2001,13(5):74-76,73
学校管理改革应以教师管理改革为要,教师管理改革又应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理念转化为学校管理行为,应从教师"聘任"、"评价"和"奖励"激励着手.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近期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主要围绕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涵义、"以人为本"在中外思想史上的源流发展、"以人为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以人为本"的运用等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10.
人作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其本质表现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主体的确立和主体作用的发挥,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和事业兴旺的根本动力.高校作为社会的"知识库"、"人才库"和"信息库",由师生员工组成的"人"是其核心资源.高校德育工作中应该坚持以"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全员的、人文的、与时俱进的教育观,辩证地处理好德育系统诸要素.  相似文献   

11.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2.
这是在一所普通初中学校上的研讨课。该校一位教师上《社戏》第一课后 ,我承接她上第二课时———月下归航。这节课我安排了两个教学重点 :1、比喻的修辞手法 ;2、“偷”豆为何难忘。第一个教学重点 ,安排三个步骤实现教学 :步骤一 :让学生朗读这一部分 ,划出比喻句。学生很快找出比喻句“那航船 ,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本喻体、比喻词等名词术语学生似乎都懂 ,也就是说 ,若考试采用选择题形式 ,请他们选出是 (或非 )比喻句的一项 ,大部分同学能得分 ,若让他们造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句 ,恐怕十有八九就要失分了。为了让学生能…  相似文献   

13.
“去行政化”与“纪宝成难题”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行政化趋势由来已久,典型地表现在行政等级越来越具有支配性地位,但要想立即去掉或完全去掉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大学发展要求必须去行政化,这就构成了著名的"纪宝成难题"。通过对大学行政化形成过程分析后发现,大学去行政化就是要去掉行政特权,回归学术本位,而非简单地去掉行政级别。在去行政化过程中首先需要走行政与学术系统并立的过渡阶段,只有这样去行政化才是可能的,这说明纪宝成难题并非完全无解。  相似文献   

14.
认为中学化学教材中关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划分及定义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又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表达上的不准确,建议在中学教材中取消对"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等概念的要求,将"零族"、"Ⅷ族"分别称为"ⅧA族"、"ⅧB族".  相似文献   

15.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福柯探索"凝视"与哲思的关联,体认"知识-权力",洞察"知识"和"权力"的内在生成,并在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生物学等多元学科的"凝视"之中关注微观问题的性质与机制。  相似文献   

17.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8.
汉语句子主语是受体的句子中,以"被、受、挨"句最易混淆,本文分析了三句易混淆之因素,并对词性、词义、词语搭配以及动词的语法作用等方面对"被、受、挨"句加以分辨,以期在教学中帮助留学生准确应用三种句式.  相似文献   

19.
在继承前人对符号意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任何符号都有符号层、逻辑层、学科层、存在层这四个层面的意义。据此,从符号学与集合论这两个视角来看,空符号与空集合虽有着的不同意义,但其相互问存在既相异相通,又相互支撑的微妙关系。事实上,在逻辑层面、学科层面和存在层面上“任何符号系统都离不开空符号”。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拉美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债务危机。这场危机持续时问特别长,涉及范围特别广,债务数额特别大,对世界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作为西方金融中心和支柱的美国对这场危机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分别提出了解决债务危机的“贝克计划”和“布雷迪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