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技术监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动力测试与摄像解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国家男子举重队占旭刚、石智勇等 9人的技术动作进行诊断和评价 ,为改进技术、提高成绩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抓举测试中一些运动员引膝角度不合理 ,展髋抬体幅度偏大 ;挺举测试中张国政引膝时间较长 ,压力调整不合理。跳步动作是维持接铃支撑平衡的补偿性动作 ,运动员杠铃上送距离较大 ,造成过大的回落距离和速度。占旭刚在挺举 180 kg接铃时杠铃回落的距离和速度过大 ,再加上其退让性缓冲不足 ,下砸力过大而导致动作失败。发力后接铃支撑时 ,人、杠铃压力中心移动过大和 Fz对 X轴出现大的单向力矩是失败的技术原因  相似文献   

2.
三级跳远成绩与三次连续跳跃中的水平速度保持和发挥关系甚密,只有掌握好积极、正确的落地动作,才能有效地从前一跳的腾空,向后一跳的起跳过渡,并力求达到避免由于落地时腿的负担过重、使之缓冲过大而造成水平速度损失过多之目的。本认为,落地动作中的落地腿小腿的过分前甩和摆动腿摆动动作的消极是影响三级跳远完整技术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动作技术经济性与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马永红 《山西体育科技》2006,26(1):141-142,F0003
在举重运动中,挺胸和提胸动作可以加固脊柱和胸廓,提高支撑力量和脊柱的(杠杆)强度。菱形肌颈胸段近侧固定和肩胛骨内侧缘远侧固定收缩用力,是进行挺胸和提胸动作的物质基础,因此菱形肌受伤的原因和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此作一简要分析探讨,以不断提高青少年举重教学训练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跳高教学过程中,包括踏跳、腾空、过杆、落地等动作,都对头部姿势作出要求。因为头部位置的改变对完成动作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是由于头部位置的改变刺激本体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身体肌紧张重新分配,产生状态反射,从而保证技术动作的顺利完成。综上所述,头后仰动作在背越式跳高的过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掌握好正确的头后仰动作,控制好头后仰动作的速度和幅度,形成最佳的过杆姿态对提高背越式跳高的运动成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头后仰”动作主要是靠主动肌的头夹肌、颈夹肌和对抗肌的胸销乳突肌,是属前纵韧带伸。在实际练习中应注重对这…  相似文献   

5.
1、菱形肌肉的负伤情况及有关调查结果 1.1菱形肌的形态结构、机能及在举重动作中的作用 菱形肌肉位于背部,斜方肌肉面,表面为斜方肌所覆盖,起点为第六、七颈椎和一至四胸椎的棘突,止点为肩胛骨内侧缘,肌纤维走向为由内上方向外下方斜行,属于偏平肌类型。  相似文献   

6.
王立新 《中华武术》2007,(12):48-49
短跑的专门性练习是掌握和提高短跑专项技术和成绩的重要手段,是初学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较快地掌握短跑技术所采用的主要练习方法。常用的专门性练习有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等。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练习与短跑技术动作结合得并不是十分紧密。跑的动作结构包括腿部的后蹬、摆动、着地缓冲动作、上体姿势和摆臂以及髋部动作,是支撑与摆动交替的周期性运动,其动作过程为:着地缓冲→后蹬→后摆→前摆。笔者通过对短跑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对短跑专门性练习进行了设计与改进,并且经过多年的教学与训练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梗头技术”是指从后手翻或侧手翻等动作的两手推离地面时起,经双脚蹬离地面进入直体飞行时止的头部动作的技术。具体要求是:下颌稍内收,颈肌作等长收缩,使颈部固定。同时带臂提气,然后立刻转为制动闭气,使肩带,胸廓固定。与此同时,意念集中在顶骨上顶。梗头技术是连接空翻动作时必须掌握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技术。早在五十年代就有行家提出来,随着技巧翻腾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举重基本技术训练中要注意静力姿势的正确性作举重技术动作的过程中,参与活动的肌肉需要进行等长和等张收缩。就动作来讲,运动员需要作静力和动力动作。例如抓举,粗略地讲,在预备姿势中,全身肌群处于等长收缩;在作提铃第一阶段,伸髋肌和两臂屈肌是处于等长状态,而伸腿肌是处于动力状态;在下蹲支撑杠铃时,全身肌肉进行等长收缩;在起立收腿时,上身肌群仍处于等长收缩,而下肢进行等张收缩。在作挺举动作的过程中,参与活动的肌群也同样需要进行上述两种形式的收缩。因此,在运动员掌握动作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培养运动员静力姿势的正确性和动力动作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9.
运动技术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大脑皮质主导下的不同肌肉,即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和固定肌的协调性。也就是说,运动技术是指运动中在准确时间内正确运用肌肉的能力。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头部位置的改变可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及四肢肌肉的张力重新调整。换言之,头部的不同动作直接影响着运动技术的掌握。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对长拳、太极拳冲拳动作进行肌电实验,分析长拳、太极拳完成冲拳动作时所调动的肌肉及其iemg值,得出在研究对象本身无差异情况下,不同拳术冲拳的发力对肌肉的调动情况。研究方法:在肌电实验中,以固定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美国noraxon生产的t6无线导遥测肌电对练习长拳、太极拳冲拳时的上下肢肌肉表面肌电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长拳冲拳过程中,肌肉活动顺序为腹直肌、三角肌前束、股内侧肌、股直肌、腹外斜肌、股外侧肌、股四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竖脊肌;积分肌电显示在长拳冲拳阶段三角肌前束、肱桡肌的积分肌电最高;在整个长拳冲拳过程中,腹外斜肌的肌肉贡献率最大。太极拳冲拳过程中,肌肉活动顺序为肱桡肌、腹外斜肌、股内侧肌、竖脊肌、三角肌前束、腹直肌、股外侧肌、肱三头肌、腹直肌、股四头肌;积分肌电显示在太极拳冲拳阶段肱桡肌、股内侧肌的积分肌电最高;在整个太极拳冲拳过程中,腹内斜肌的机头贡献率最大。研究结论:长拳冲拳过程中,受试者较好完成技术动作,腹直肌首先放电,肌肉力量的发放大部分来源于肱桡肌、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集中于上肢腰部和手臂。太极拳冲拳过程中,受试者未能掌握技术动作,肌肉发力顺序不符合太极拳冲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三维运动学研究方法,对参加2019年亚洲举重锦标赛暨东京奥运会资格赛的我国男子举重67kg公斤级优秀运动员谌利军与冯吕栋抓举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认为:提铃准备阶段,冯吕栋身体姿势更符合抓举中“近”的技术要求;总体上,冯吕栋伸膝提铃和引膝提铃阶段技术动作优于谌利军,谌利军发力和惯性上升及接铃阶段技术动作优于冯吕栋。谌利军抓举过程中主要存在伸膝提铃阶段髋关节打开过早,引膝提铃阶段膝关节回屈角度小以及整个抓举过程中杠铃重心左右偏移量过大的问题;冯吕栋主要存在发力和惯性上升阶段“两心”前后距离过大,杠铃相对于运动员水平运动幅度大,垂直运动幅度小以及接铃过程中杠铃下落距离长,下降速度过快的问题。建议谌利军加强膝关节主要屈伸肌群的力量训练以及进行身体左右侧力量平衡的评估;冯吕栋应掌握在发力和惯性上升阶段正确的用力方向,并改善接铃节奏。  相似文献   

12.
后蹬跑是让学生体会和改进快速跑的“后蹬”、“摆腿”、“送髋”技术环节的有效手段,还能纠正坐着跑等错误动作。既能发展大腿后部肌肉力量,又能增强髋关节屈肌群和伸肌群的力量,提高快速跑时的高抬摆动、下压落地能力和加快动作频率等等。在教学时,由于后蹬跑的动作较难掌握,所以要逐步提高动作要求及质量,注  相似文献   

13.
<正> 壶铃练习是青少年介于哑铃练习,和杠铃练习之间的一种过渡性转器械锻炼方式.它有助于增强中学生骨骼、肌肉、韧带及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下面介绍两套力量性和技巧性的壶铃练习。力量性练习第一节仰卧在长凳上,两手肩侧握壶铃。动作:1.两手向上推举壶铃(图1),吸气。2.还原,呼气,每组8次,共三组。作用:增强胸大肌力量。第二节卧姿同上,两臂胸前屈肘握壶铃(掌心向下)。动作:1.两手向头后摆(图2),吸气。2.向前回摆至胸前,呼气。每组8次(间歇1-1.5分钟),共五组。作用:发展胸大肌和肩带肌。第三节分腿直立,上体前屈(与地面平行).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测试法等,对原中国男排主攻队员隋盛胜在完成扣半高球起跳技术和杠铃深蹲及跳深动作中下肢肌肉表面肌电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隋盛胜扣半高球起跳所测肌肉中,积分肌电值和贡献率最大的是股二头肌,其次是臀大肌和股直肌。在缓冲阶段,臀大肌贡献最大,在蹬伸阶段,股二头肌贡献最大;杠铃深蹲和跳深动作均与扣球起跳技术的积分肌电值和贡献率不完全一致,相比之下,杠铃深蹲更接近于起跳;杠铃深蹲动作对发展股直肌效果最好。跳深动作对发展臀大肌效果最好;杠铃慢速深蹲对发展股直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腓肠肌外侧头比杠铃常速深蹲更为有效。23cm跳深对发展股直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腓肠肌外侧头比48cm和58cm跳深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落地技术是完整跳远技术的最后一个环节,掌握好落地技术有利于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完善和定型,也是提高运动成绩的有效手段。 一、直观教学法初步建立动作概念 利用电教媒体放映优秀运动员训练、比赛时的技术录像,或展示技术动作的分解图片,直接作用于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表面肌电图和同步摄像技术,在游泳水槽实验条件下对优秀自由泳运动员的动作技术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显示:表面肌电图和同步摄像技术能较好地检测游泳运动员动作技术;在游泳动作中,股直肌、胸大肌、肚二头肌、肚三头肌和屈腕肌的激活程度较大,在专项力量训练中应加强练习;运动员的动作协调性好,但动作技术仍需改善.  相似文献   

17.
张帅军 《中华武术》2009,(12):14-14
跑是支撑与腾空相互交替、蹬与摆相配合、动作连贯的周期运动,在跑步的过程中具体的分为:折叠前摆,下腿准备着地,着地缓冲和后蹬的四个过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有些人先天或后天的缘故,对跑步的动作技术没有掌握好或者根本就不了解,结果在跑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踢小腿跑的现象,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女同学身上,  相似文献   

18.
如何使学生快速掌握正面双手垫球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排球的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是各种垫球技术的基础,是接发球、接扣球和防守的主要技术动作,学生如果在初学时不能正确学好该技术动作,就不可能进一步地掌握好有一定难度的接发球和接扣球技术。正面双手垫球通常被认为比较简单易  相似文献   

19.
跨栏跑技术的三大要素是时间、空间、力量。不管是短跑型的运动员,还是节奏型的运动员,在这三大要素中,用力效果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在合理的空间前提下,积极主动地用力以达到最大的动作速度,肌肉力量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此外,下肢各关节的灵活性,上体动作,摆臂动作等也是值得探讨的。 (一)下肢肌(?)的爆发力当起跨腿踏上越跨点时,起跨腿各关节屈曲缓冲,由于重力作用方向与下肢各环节的运动方向是一致的,使髋屈、膝屈、踝背屈的原动肌是对侧的伸肌,即臀大肌,股后肌群、  相似文献   

20.
小学跳高教学中,落地技术是整个跳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首先应该掌握的技术。但在日常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对此重视不够或选择教法不正确,常导致学生摔倒、摔伤的事情发生。   经过观察,我发现学生落地不稳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教师对落地技术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摆动腿着地后起跳腿落地太快,影响了两腿弹性曲膝缓冲平衡的效果。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采取了以下措施,较好地解决了落地不稳的问题。   一、在辅助练习时,结合踏跳动作,对落地动作进行专门演练,初步掌握摆动腿落地后适度放慢踏跳腿落地时机,达到曲膝缓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