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开头难     
我的小外甥是个让人头疼的淘气鬼,一刻也不闲着。每当我看见他可怜巴巴地坐在桌子前面,我就忍不住要笑,因为我知道他准是在写作文,而且是被开头难住了。“大舅,作文怎么开头呀?”这是他最常问的一句话。常问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开头的确很难;开二是找不到一种每一次都管用的开头方法。所以我只能告诉他:“孩子,每篇作文的内容都不一样,因此,每篇作文要有不同的开头。”看到他更迷糊了,我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好硬着头皮说:“怎样开头要看作文的内容,不同内容要有不同的开头,因为开头对内容有很大的作用。”说着说着,连我也…  相似文献   

2.
30年前教初中,曾有学生对我说:“我是不怕写作文的,如果作文可以不写开头,那就更好办了.”我问他为什么会这样想,文章没有“头”是什么样的?作文的开头真的那么难么?学生说,他每次都为开头而伤脑筋,一节课作文,“后面的内容都想好了,可还是没有办法把开头写好”,“老师总是认为我的作文开头不好,但经常肯定我的中间部分的内容”.我问他小学有没有学过如何“开头”,学生说,他在小学就被“开头”难住了.我开玩笑说,那你以后的作文可以不写“开头”,直接把“中间”交来.  相似文献   

3.
《我的老师》是一篇回忆性写人的散文。我们读着魏巍同志的这篇文章时,就象听人闲聊家常话,觉得通篇朴素自然,具体生动,几乎句句话都情真意切,十分感人。文章开头“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一节,提挈全篇,其中“最”“难忘”表达了“我”对老师思念情真,印象深刻。紧接着以饱蘸感情的笔墨,记叙了“在我的记忆里”的“温柔和美丽的人”与“我”师生之间相处的几件事情。虽然所选取的并非“惊人”的“轰轰烈烈”的重大题材,而只是日常生活中平平常常的小事,但这几件小事却富有性格特征,可以因小见大,反映出生活的真实,反映出蔡老师的“慈爱”、  相似文献   

4.
月光的味道     
夜,很静。 丝丝缕缕的微风勾起了我的回忆。 我与同学之间产生了磨擦,虽然有火花闪过,但不大,至少我这样想。真不懂那些无聊的男生,为何总爱挑拨同学间的关系,难道那就是他们所谓的乐趣吗?一想起英语课老师写一个带有字母“s”、“b”的单词,他们就会疯狂地联系起我和他英名的开头字母!真受不了,是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起哄会让你不得不捂住耳朵,烦!  相似文献   

5.
有人曾问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您和平庸的人有什么区别?”他回答说:“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哲学家巧变语序作答,可谓生动犀利,言简意赅,不同凡响。臧克家为了纪念鲁迅先生,写了一首诗《有的人》,开头这样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句只把“活”与“死”的语序变换了一下,就鲜明地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意义:凌驾于人民头上的,灵魂腐朽,如行尸走肉,虽生犹死;甘做人民牛马的,精神永存,虽死犹生。近代大草书家于右任是国民党的元老,曾出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可那时…  相似文献   

6.
《红旗谱》是红色经典三红一创的首先之作,作者反复强调小说讲述的故事与人物都源于真人真事,但对比史料和小说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小说对平淡的真实历史进行了传奇叙述,而这些艺术虚构最后却取代历史本身而重新被认定为历史真实。艺术真实取代历史真实而升级为新的历史真实,这生动地反应了红色经典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开头──引人入胜 课堂教学中,精辟、生动的开头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全神贯注的学习状态。政治课开头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承先启后、设问提问、概述导入等等。但要做到富有新意,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就得认真探索、精心设计。有经验的教师很讲究开头的艺术性。有位教师在讲“剩余价值的产生”这一课时,引用了马克思《资本论》的那段精彩的描写作为开头:“原来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进;而劳动力的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是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是战战兢兢,畏缩不前,…  相似文献   

8.
【一】 “柳哨鸣叫,是我的童年;风筝飘摇,是我的童年……”孩子们边做动作边有感情地朗诵着儿歌.只有恩奇和大家不一样,他语调平平表情平平地说着这首儿歌,小手也没有做任何动作。于是,我走到他身边生动地朗诵起来.想以自身的行为带动他,但无济于事。我又请出几位敢于表现的小朋友为大家表演,想以同伴的榜样作用影响他,但仍不见效。活动后我有意识地找到恩奇,想了解一下他的真实想法,以便更有效地帮助他。  相似文献   

9.
<红旗谱>是红色经典"三红一创"的首先之作,作者反复强调小说讲述的故事与人物都源于"真人真事",但对比史料和小说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小说对平淡的真实历史进行了传奇叙述,而这些艺术虚构最后却取代历史本身而重新被认定为"历史真实".艺术真实取代历史真实而升级为新的"历史真实",这生动地反应了红色经典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一次听桌位教师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这位教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他的导课是这样的:首先猜一个谜语,答案当然是小鱼,然后出示课件:一条小鱼困在水洼里,它睁大眼睛可怜地说:“谁来救救我呀!”这样的开头当然能够吸引学生,但这样的开头却无法使学生读懂课文。因为课文中的“我”是这样劝正在救小鱼的小男孩:  相似文献   

11.
精彩点评:此文形散神聚,句式整齐,描述真实生动,寄托了自己的美好期望,表达真实的情感,是一篇佳作。说它形散神聚。是因为小作者似乎看到什么就写什么。信手拈来。而实际都放映一个主题:一个优秀教师。应该还孩子快乐童年!句式整齐.是因为全文除了最后一节,都用了“假如我是一名教师”作开头来写;表达真情实感,寄托美好愿望。是因为小作者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看到、听到、想到的。从孩子的角度写出了孩子眼中优秀教师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失街亭》一文,开头在部署兵力时,孔明的精明谨慎就充分地显露出来了。先说精明。首先当听探细人说:“今司马懿撤兵到长安,见了魏主,同张邰引兵出关,来拒我师也。”孔明的第一反映是大惊。很准确料定“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这是”一位天才军事家的精明之处。其次,当孔明问及“准敢引兵去守街亭?”而马谡说“某愿往”时,他就对街亭的重要地位一语道破:“街亭虽小,干系甚重。  相似文献   

13.
我也只希望“哥哥”只是暂时的失踪,他玩的一场远足的游戏还没有结束,不定哪一天突然与同伴回家,娓娓动听地说他们历险的故事。而在我读到“妹妹”哭着搡着推走保险公司来理赔的人时,有一种令人潸然泪下的东西——那叫手足深情。于是,我相信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简洁而朴素的叙述中不时有一种揪心的力量。但我多么希望这仅仅是个虚构的故事。一对孪生的兄妹还常常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并一起就读高三。  相似文献   

14.
何述强被誉为“仫佬族散文三杰”之一,他的散文的艺术魅力主要有三个层面:独具生命个性的意象群;小说叙事技巧的巧妙运用,使故事生动地穿插于散文思绪之间;精雕细刻的语言描写,及情感波澜中静中有动的和谐的叙述节奏等。这些使其散文整体呈现冬日暖阳般的情调,精致、温馨而持久。他是散文天地间的“一棵独立的树”。他“内敛”、“简单”的文字,确实达到了“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学》2004,(5):21-26
《独果》是小学语文S版第九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小荣一家在面对一个百年未遇的独果时相互谦让的事,赞扬了小荣一家尊老爱幼的美德。全文是按“发现独果(起因)——互让独果(经过)——共享独果(结果)”的顺序安排材料的,开头叙述简洁生动,事件的主体部分写得详细而生动,特别是对话部分写得个性鲜明,亲切自然,让人感受深刻,结尾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以下实录的两位教师的教学过程,体现的是面对同一文本教师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一种是以“问题”促思考;另一种是以“朗读”促体验。  相似文献   

16.
明白     
温暖的阳光无所顾忌地照射着。我一蹦一跳地穿过田野,看见那门前的小湖,心想:四年不见了,家乡会不会“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呢?不知不觉,便想到了幼时的玩伴,朝他门前望去,他不在。一开始的几天,我们之间多少有些隔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渐渐熟识了。后来,我们相约年初四一起去镇上买鞭炮。听我哥哥说他一直都很想去镇上。(往下读你就会发现,开头的两段是多余的。初中阶段,同学们学会了写景和抒情,于是一些同学在写作时,尤其是在习作的开头,往往会没来由地写一段景或抒一段情。但他们常常忘了,写景是为了再现场景,抒情是为了…  相似文献   

17.
利用热奈特的叙述层次说分析《呼啸山庄》的叙述层次,可以看出勃朗特的“内故事叙述层”不只是简单地要引出管家耐莉叙述的“元故事”。除了通过洛克伍德的眼睛展示呼啸山庄的生活画面和留下种种伏笔之外,叙事者洛克伍德的性格和人生态度都通过他的“日记”跃然纸上。他始终是呼啸山庄的一位好奇而超然的“观望者”,他的所谓理性和逃避个人情感的冲动平衡了“元故事”中激越的情感冲突。  相似文献   

18.
谷连华 《现代教育》2003,(5):119-119
一、讲好开头,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讲好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注意听讲,他们就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学习效果必然受影响。教师首先对教材应有十分把握的准确的掌握,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通过讲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成语导入新课,提出问题,造成悬念等。另外,教师还可仪表端庄,亲切和蔼、语言生动、奈理清楚讲清本节课学习的重要性,同样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相似文献   

19.
有许多的中学生朋友来信询问,“鲁迅小说中的我是不是就是鲁迅自己?”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鲁迅小说中的“我”有些有他自己的故事,有些则未必,而有的并非以“我”出现的人物则又有鲁迅的影子,但无论哪类作品,鲁迅的小说都有他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下面就从叙述、故事、“意思”(鲁迅语)三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那天,我们旁听一位老师的课。当 他刚问完问题,一名学生就“刷”的举 起了小手,他笑了。但随着那位学生丢 三落四的混乱回答,笑在他的脸上慢慢 消失,没等这位学生说完,他就不客气 地说道:“难道你不懂应完全想好了才 举手回答吗?”“难道我不能先举手才 去想怎么回答吗?”学生也为老师打断 他的话而懊恼, 嘴里喃喃的说道。 “妙!”我心里不禁暗暗为学生的回答 喝彩。“完全想好才举手回答”与“先举 手才去想怎么回答”这是多么奇妙的哲 理啊! 记得前不久从报上看到一则真实的 故事,说的是1973 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