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This author focuses on the ethical aspects of conducting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teaching. What function does the university perform in making the contemporary world more humane, and what threats are connected today with this mission? Scientific work is, of course, also practised outside the university, and teaching does not have to follow the university model; however it cannot be denied that the university is a ubiquitous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the values of which should be remembered and emphasized in light of moder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s. This paper highlights first the features specific to the university, with an emphasis on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production. Next,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university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civilization are addressed. To conclude, a few personal observations about moral dimensions and challenges are shared.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文明产生于人的精神分裂,即灵与肉、精神与物质的分裂,并且建构在灵对肉、精神对物质的压抑上。随着男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取代妇女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私有制的产生,社会阶层的分化,这种压抑便表现出男性对女性的性质来。命名使压抑合理化。  相似文献   

4.
5.
目前,德育教育内容中严重缺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致使我国青少年的道德精神贫乏,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足.今天我国道德教育陷入困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传统文化非理性的全盘否定.针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在于有多么深厚的古代文化功底,关键是掌握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在进行教育时,应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更生动、更活泼、更有形化,杜绝口号式灌输;同时,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特别需要教育者以自身的行动来做出表率,通过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帮助青少年摆脱德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基本要求(2001年修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绪论一、“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性质和任务“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 ,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 ,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是 :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相似文献   

7.
五四以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一语,成为程朱理学迫害妇女最重要的口实和理论污点。然而,考究本原,程颐不仅规约妇女不许再嫁,也对男性提出不许再娶的要求。朱熹与吕祖谦编《近思录》,引用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同时,也引用程颐父亲“取甥归嫁”一段入“家道”章,其本意不是为了宣扬禁止妇女再嫁。考察我国古代婚姻制度。禁止妇女再嫁源远流长,绝非始于宋代,在缺乏社会保障的古代,妇女改嫁涉及养老抚孤的基本伦常。因此,“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作为基本原则有其特殊的伦理价值。历代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借理学之名将一种理想化的道德精神制度化,使得无数妇女成为节烈的殉葬品。这样的过错怎么可以委罪于程颐与朱熹呢?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两课”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它以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紧密联系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一系列人生课题,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进行阐述。文章就这门课的内容体系、学习方法手段、教学方法途径、教学改革模式和教学效果评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桃文化中的女性和爱情的隐喻、缘份和感情的因素给桃花赋予了人文的内涵,洋溢着阴柔和美丽的气息.花容玉貌、红颜易老、浪漫爱情、神秘情缘皆可以在桃花意象中寻觅到芳香的神韵.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德性是文化的精神和灵魂,文化价值观是文化德性的集中体现.文化德性的价值及其实现体现在文化与人、社会和自然三个价值关系方面.文化应该承担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哀牢文化"的研究十分关注。关于"哀牢"的界定,名称来源、地域范围、生产力情况、族属问题、民族关系、九隆神话以及与南诏文化的关系等已有相当份量的著作问世,但从女性视角研究哀牢文化几乎是空白。切入性别视角,把女人纳入哀牢文化的研究,还历史以原貌,以弥补传统历史学由于对女性的遗忘而造成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不等于儒家文化、本土文化和古代文化.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弃糟取精"弘扬优秀传统道德.  相似文献   

13.
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先进文化必然引起道德进步,而道德的又会优化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4.
徐华 《重庆师专学报》2010,(5):174-175,20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也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实施"校企合作",要与企业文化充分融合与贯通。高职校园文化在与企业文化"联姻"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借鉴国外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在校企文化互动中强化职业道德素质的有效路径,切实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当今的网络文化存在着网络价值失衡、网络技术失制、网络生存异化、网络消费失当、网络自由失范等病理特征,对网络道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们必须从提升网络文化的人文意识、促进网络主体的生成和发展、加强网络公德建设和私德修养、引导网络文化的融合、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等方面促进网络道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流行文化是时代赋予在校大学生的特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导向意义,但其道德桎梏带来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混乱、文化心态的颠覆、道德修为意识的流失.要实现大学生流行文化的道德救赎,就必须对其抱持不回避、不抛弃的态度辩证取舍.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化引起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嬗变,也给高校德育环境带来新挑战。高校德育应当针对网络文化开放性、多元化、虚拟化的特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安全观;培育判断力、选择力;克服“网络成瘾综合症”,以“慎独”的道德自觉防范和纠正网络失范行为。  相似文献   

18.
客家民俗作为一种特色资源的民间文化,它承载了厚重的客家历史。民俗文化是乡间社会环境影响下的社会个体和群体创造的,它深刻地反映了客家女性婚姻思想的内在实质。客家山歌、哭嫁歌、宗法意识等民俗视阈反映了客家女性婚姻思想,客家民俗与客家女性生存地位有着重要的深层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9.
教学秩序是教学效果的保证。本文从教育规律、制度建设、师资培训、大学生心理等层面,重点说明教学秩序与教学管理的重要性;秩序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民俗因其具有文化的与生活的二重性 ,可以为中国妇女文化研究提供大量丰富而生动的资料。但对民俗的研究仅仅借鉴中国传统民俗学的方法是不够的 ,而应从诸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中借鉴。其中 ,人类学的理解理论和田野调查方法最具启发性 ,这是因为人类学与妇女文化研究都是关注人的现实生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