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标》和新教科书已经将过去教学中的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明确写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如学生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变为"探究水的沸腾",演示实验"观察平面镜成像"变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等,通过多年的课改实践,物理教师已经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多数教师能够较好地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2.
笔者通过"探究声音的三个特征"数字化学生创新实验把课本研读权、质疑权、自主学习权、学习活动的空间权、体验权还给学生,将教师从百讲不厌的"教"和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刷题竞赛"中突围出来.发挥学生自主创新实验活动的强大潜能,激发学生内生动力,是实现"少教"和"多学"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3.
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下水实验"指科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前,对课堂上学生要做的实验进行多次的预演或试验,从而为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实验(科学探究活动)做好准备的行为。教师课前的"下水实验"对于提高整个探究活动的有效性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浙江省小学学科教学建议科学》中就  相似文献   

4.
正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许多教师总是以教学时间紧、学生素质达不到要求等为借口,年复一年地重复着验证实验现象和应付教学要求的实验教学模式:着重验证性实验,淡化设计性和研究性的探究实验;着重实验讲解,淡化实验操作;着重实验结果,淡化实验过程分析和研究。整个实验过程采取实验前教师讲,学生听;实验时学生按照老师的板书或教材"照方抓药"般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实验后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照搬教师所讲或照抄课本完成实验报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是一个"观察者"和"验证者",而不是"探究者"和"发现者"。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5.
李玉平 《中国教师》2009,(Z1):351-352
本文阐述了"电磁感应现象"一节的教法探讨。(1)灵活导入新课,提高学生兴趣。(2)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总结,得出结论。(3)学生亲自操作实验,验证结论。(4)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行设计电路,进行验证。(5)教师提出课外思考问题,由学生通过思考或课外实验解决。  相似文献   

6.
正一、明确化学实验教师的角色定位多数教师认为:教师是实验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管好了纪律,实验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在实验课前和实验课上不惜花费大量时间,设计本该让学生自己完成的实验步骤、顺序,使学生成了教师教法下的"奴隶",从而束缚扼杀了学生的尝试欲望,使得学生服从意识有余,创新意识不足。《化学课程标准》中主张"教"要服从于"学",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化学教学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7.
正在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教法是先导,学法是中心。教师往往关心的只是学生"学会"知识,而对学生是否"会学"知识缺乏思考。叶圣陶先生早有"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论述,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也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一、指导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实验的习惯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重视物理实验,掌握科学的观察、实验方法是实验教学成功所在。我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以做好演示实验为前提,增强实验的趣味性,为学生做好实验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同时,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8.
石娟  孙歌 《山东教育》2012,(26):32-33
一年一度的山东省初中学生创新实验展评大会,给我们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通过参加山东省创新实验活动,教师更加深入地观察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这个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独立思考、学会学习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收集资料、主动探究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合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2010年开始,我校连续两次组织学生参与初中学生创新实验展评大会,选送的三个实验"面粉  相似文献   

9.
我校幼师生大都来自农村,实验教学只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深入揭示其科学规律。学生按照书本操作,做完实验,仅对实验现象感兴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学生多对化学反应中的颜色变化好奇,而实验结果与实验理论不符时,不分析其原因。实验过程中缺少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存在学生动手面窄,抄别人的实验结果,组织不严,实验结果误差大,造成实验操作不规范,缺乏科学性。这种现象主要反映在学生实验报告中。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学校在实验教学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指导"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初中教师和学生进行关于"绿色化学"相关知识的调查,根据初中化学学生实验中STSE教育现状,对初中化学五大类(气体制备类、探究类、验证类、溶液配制类、物质的提纯类)学生实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变式"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学生实验教学大多采用"范式"的教育方法,教师把学生看成是接纳知识的容器,从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数据处理到误差分析、问题讨论,教师均和盘托出"灌给"学生,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操作,完成实验报告。  相似文献   

12.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相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更是学生学习化学和教师施教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演示实验不同于其他实验,它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学"双边"互动活动,通过演示达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感悟基本操作能力,巩固和验证有关理论化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
实验是化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课内实验"、"开放性实验"、"家庭小实验"几类.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小学学《几何》时,教师采用的教法多是与学生一起做实验,剪剪、拼拼、画画等.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和学生似乎都在淡忘"数学实验"."数学实验"乃数学之宝,是解题前获取解题思路的引线,是创新、成功之母,是教师教改(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因此,我们要切实重视实验教学,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这个有效途径优化学生的化学实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化学实验成为学生"在做中学习知  相似文献   

16.
<正>每次学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等生物学史内容的时候,教师的处理往往过于简单。要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上的实验材料,然后背诵相应的实验结论,学生只得到了"鱼",而没有得到"渔";要么教师阅读一篇实验材料,让学生阅读相应的实验结论,一堂课就是"教师问—学生答"的重复过程;要么教师印发事先设计好的学案,让学  相似文献   

17.
李伟 《中学生物学》2011,27(7):30-31
新课程提出了体验性目标,强调"观察"、"实验"、"探究"、"调查"、"实践"、"模拟制作"及"设计"等活动,而且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学生的体验"已成为教师的普遍共识,但是,从实际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偏离关注学生体验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现行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实验绝大多数都是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材料亲自动手,独立操作的实验。分组实验课最能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笔者从实验案例出发,具体阐述了如何在生物实验的分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教育界公认的一条基本教学准则。以往的实验教学,教师总怕学生学不会,对技能  相似文献   

19.
笔者发现,小学科学课中的许多实验,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已经知道大概原因了,有个别学生甚至对实验将会发生的现象、产生的结果等知之甚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一点,则可以使实验教学开展得更深入;但如果教师忽视这点,那实验操作将会变得很"无趣"。笔者认为,学生知识量的增加应该成为提高教学的一个有利因素,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利用。笔者现以三年级科学"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为例,谈谈这一类实验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对生物实验的目标定位是: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工作者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尤其是亲身体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及实验思想的建立等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认识或者实验条件不足等原因,存在"教师轻实验、重经验、讲实验,学生轻实验、重背实验、在试卷上‘做'实验"的普遍现象。这导致学生面对实验题时无从下手,或者出现丢三落四等现象。那么如何让生物实验教学真"实"起来?归根结底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做到如下几个"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