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见乔红的时候,她正站在场地边梳头。齐肩的秀发,光亮而柔顺,比赛场上的“小马尾”多添了一份妩媚。发现有记者给她拍照,乔红有些不好意思,用手揉揉眼睛,娇嗔:“你的闪光灯太晃眼啦!”女儿气十足,和赛场大不一样。 球场上的乔红,技术全面,尤其是反手快拨命中率堪称世界第一。她的球打得稳健,总是在相持球当中给对手强有力的反击。这种球表面上看是对方的失误,其实乔红的威胁就在这平淡之中,平淡得让人觉得有点蔫儿,缺乏激烈的对抗性。 在国际大赛中,乔红稳定系数最高,赢了几乎所有该赢的比赛,是扫平一切障碍的清道夫,是中国女队的中坚。 乔红在乒乓球队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大姐大,但只在偶然的时候她才表现出大姐的样子。平时她总是和小师妹们嘻嘻哈哈的,很开朗。 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乔红笑声不断,完全没有世界冠军的架子。  相似文献   

2.
叶楠  宗河 《新体育》2003,(5):3-3
乔红从没大“红”过,尽管很多关键时刻,都是她出场救火;王楠从没这么“难”过,幸好最困惑的日子里,有师姐悉心点拨。当年,乔红悄悄地离去,不留丝毫牵扯;如今,乔红静静地归来,只因真情难舍。重情重义,甘于平淡的她总显出不平凡的本色。 友谊价更高 没有人想到乔红会重返国家队,成为王楠的教练;就像当初没人料到她会说“不做教练。和乒乓球打了20多年交道,够了” 一样。熟悉她的朋友说,乔红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如果只为自己,她肯定不愿再卷进激烈的竞技风波。她常说“知足常乐”,她喜欢过一种平淡的生活。 退…  相似文献   

3.
幼女好球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那8岁的"千金"悄悄爱上了乒乓球,而且爱得没有商量。只要是乒乓球比赛,总要一看到底,尤其每周六的爱立信乒乓球擂台赛,更是每场必看。有时端着饭碗看入了迷,得意忘形竟把饭菜"天女散花"了一地,自己的衣裤也成了"迷彩服"。像所有的球迷一样,看乒乓球比赛多了,小小的心灵中也有了崇拜的偶像:邓亚萍、乔红、孔令辉、刘国梁......每当偶像胜利了,她总会兴高彩烈好几天,一旦偶像失利,小脸蛋会好几天"阴云密布"。鉴于"千金"的偏爱,我们给她请了教练学打乒乓球。不曾料到,"千金"打起球来没有一点"大家闺秀"的脉…  相似文献   

4.
北京奥运会后的国家队训练馆里,不见了女队教练乔红的身影,没有了这个“闹得慌子”的大嗓门,球馆甚至显得有点冷清。11月12日在惠州举行的广东省第五届“政协杯”乒乓球赛上,乔红以“广东省体育局乒乓球管理中心主任”的身份接受了本刊专访。这也是她离开国家队之后,第一次面对媒体。  相似文献   

5.
想念乔红     
那晚,在亚特兰大,负于陈静后,乔红打开浸透了汗水的“马尾巴,”平静地接受着记者的采访,一切都是那么平淡无奇。可当她转身离开镜头后,我望着电视上那个渐渐远去的背影忽然产生了一种伤感,不是因为乔红输了球,而是因为我清楚地意识到,从那一刻起,乒坛上少了一个憨厚的好人。 此刻,我忽地记起见到乔红的那个晚上。那是1995年11月在北京国际乒乓交流中心,全国乒乓球明星赛正在进行。利用赛前的空隙,  相似文献   

6.
巧遇乔红 赴亚特兰大之前,乔红告诉我,比赛结束后,她将于8月2日离美,到京后即去日本。她说:“也许见不到您了,先和您告别吧!” 8月5日中午下班时,我在国家体委训练局门口遇到了乔红,她正准备和家人去前门烤鸭店进餐。她力邀我随同前往,这下我成了乔红家宴的陪客了。 乔红的爸爸、妈妈、姐姐、侄女,外甥女以及乔红的好朋友,过去国家乒乓女队陈怡玲一共8人欢聚一堂。乔红全家人为乔红自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乔红的爸爸说:“乔红比赛时,我和她妈妈、乔红的哥哥、乔红的姐姐,三家人都没有睡觉。乔红赢了小山智丽后,上海、天津、桂  相似文献   

7.
余乐 《乒乓世界》2010,(1):142-143
“作为热爱乒乓球的同学,可以去省队实习你太幸运了”、“你会和乔红一起工作啊,对,世界冠军乔红啊”、“现在他们在备战全运,你可能还有机会见到很多国手的啊”……从接下这份实习,到前往乒乓球运动管理中心的路上,带队的张新华老师就一直在反复地对我说着这样一番话。  相似文献   

8.
动感地带     
乔红复出首场 比赛失利 7月1日下午, 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第二轮比赛,山东鲁能队对山西晋国队的比赛在青岛体育馆进行。 代表山东鲁能 队出战的乒坛宿将乔红,在与山西晋国队程蔚的比赛中,以1比2落败,但最终山东鲁能俱乐部还是凭借主场之利,以3比1战胜了山西晋国俱乐部队。 已经32岁的乔红此次复出加盟鲁能纯属偶然,只因原鲁能签约球员王晨赛前突然决定赴美留学,乔红才临危受命。 中瑞乒乓球对抗赛:中国3比2力克瑞典 7月1日晚,参加第45届世乒赛男团决赛的中国队和瑞典队原班人马,在天津大港区体育馆又展开了一…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乒乓球界,常常听到这样的句式:"与某某某同一时代,是他(她)的悲哀。"在郭跃华、曹燕华的鼎盛时期,与他们同时代的选手难免"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叹。后来有了邓亚萍,光芒盖过师姐乔红,还把众师妹压得抬不起头来。邓亚萍退了,王楠才冒出来。王楠也压人,她压住了实力不分伯仲、运气稍逊的李菊,令后者含恨挂拍。取代李菊向王楠挑战的是张怡宁,可是两次大赛的惨败几乎让张怡宁丧失信心。再后来,王楠不行了,张怡宁翻身了,人一阔就变脸,她开始压别人,郭焱就是一个"被压迫者"。其实"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只隔薄纸一张,捅破这张纸需要实力、定力和运气。都是国家队队员,技术差  相似文献   

10.
国际乒联1999年1月31日公布了1999年第1期世界优秀选手电脑排名,王楠取代邓亚萍名列女子第一,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的“邓乔时代”就此宣告结束。乔红和邓亚萍从1989年第一次参加第40届世乒赛就夺取了女单和女双冠军。自1991年国际乒联实施电脑排名之后,邓亚萍超过乔红成为世界第一,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邓亚萍世界排名第一,乔红世界排名第二,成了国际乒联电脑排名中的“固定格式”。据笔者统计,在乔红1996年退役之前,邓亚萍、乔红俩人共获得奥运会金牌和世界冠军19个,占十年中她俩参加比赛总共27.5个冠军中的69%。占同期中国运动员…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08,(11):50-52
我第一次看到王楠就对她印象挺深刻,左撇子,比乔红站位离台更近,弧圈球打得也好。后来她的成绩越来越好,我看她比赛的机会也就多了起来,但都是蜻蜒点水的接触。  相似文献   

12.
涂领 《乒乓世界》2003,(10):i005-i005
2002年夏天,10岁的我离开父母,慕名来到乔红、陈静、庄智渊等世界名将练过球的武汉市江汉二桥体育训基地学习乒乓球。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乔红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线,一别就是7年,直到2003年初,在王楠跌入事业最低谷时,乔红出现了,她来到王楠身边,用自已那双曾夺得l1枚世界冠军的手,牢牢扶住了王楠,陪她一步步从釜山的阴影中走出,一直走到巴黎世乒赛的赛场上,在那里,王楠夺得3块金牌,成为乒坛“全满贯”,比赛结束后,王楠真诚地说“感谢乔红”。  相似文献   

14.
1988年,韩国汉城(现首尔),第24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双冠军:陈龙灿/韦晴光,女单冠军:陈静。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 乒乓球女双冠军:邓亚萍/乔红,男双冠军:王涛/吕林,女单冠军:邓亚萍。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乒乓球协会、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爱普生公司共同举办、科信广告公司协办的“爱普生杯一九九二年全国乒乓球最佳运动员评选活动”一月三十日揭晓。当选的七名运动员是:邓亚萍、乔红、  相似文献   

16.
继与乔红摘得乒乓球女双金牌后,邓亚萍力挫中国台北选手陈静,再获女单桂冠。伏明霞英姿勃发,一举夺得女子跳板、跳台两枚金牌,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冠王”。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14,(7):140-140
5月21日下午,2014广州轻工“双鱼”杯百姓乒王黄金大赛启动仪式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国际乒乓球培训中心隆重举行。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乒协副主席陆元盛,广东省乒乓球队总教练、奥运冠军、世界冠军马琳,广东省青少年竞技体育学校校长、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乔红三位业界重量级人物亲临了启动仪式现场。  相似文献   

18.
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离开中国,但他在中国的言行所留给我们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我特别注意到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与中国青年对话"演讲全文>中,三次出现"乒乓球运动员"这个词,一次提到"体育竞赛",一次提到"乒乓球比赛".  相似文献   

19.
第二十六届奥运会靓,邓亚萍参加了清华大学为马约翰教授(前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度)举办的纪念活动。她和乔红一起被邀请,并作了乒乓球表演。休息时和学生会干部们无意中聊起,她很想上学。但对于能否进清华真是不敢想,因为清华大学是全国乃至全世养闻名的高等学府,能进清华的都是些高材生,而自己的文化基础太差了当时学生会的干部门七嘴八舌地说:”完全有可能!你们国家田径队就有运动员在我们这里学习!”事后,小邓遇到了伍绍祖主任,说起了想进清华读书的念头,伍主任非常高兴地说:“好啊!我就是清华大学毕业的,我帮你朕系。”…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世界乒坛,最受人瞩目与青睐的女选手莫过于中国名将邓亚萍了。别看她身材矮小,但赛场上她横枪跃马所向披靡。她那迅雷不及掩耳般的凌厉抽杀,总是令对手防不胜防,望球兴叹。她何以有如此超人的本领,国内外大赛屡屡夺冠,前不久在国家体委训练局的乒乓球馆里,笔者终于发现了邓亚萍事业成功的奥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