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楠出嫁了     
夏娃 《乒乓世界》2005,(12):40-41
从2001年底相识相恋,经过4年的爱情长跑,王楠与长她8风岁的郭斌于2005年10月20日在山东威海登记结婚。  相似文献   

2.
王楠一直有个好姐姐.为了给妹妹加油而又不添麻烦.2005年5月的上海.王淼拖着病体和父母一起体会着体育比赛的无情.她蜡黄的脸色掩饰不住对妹妹王楠的护心和关爱,四年前.王楠有了好男友,现在.她有个好丈夫.嫁作人妇之后,没有郭斌的理解和支持.28岁的王楠不可能再战江湖,王楠有几个好教练.曾传强、李晓东、谷振江、乔红、施之皓,已经不当教练的老蔡,和刚刚主管她的乔晓卫,  相似文献   

3.
王楠     
2000悉尼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中王楠3:2战胜了队友李菊,成为悉尼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也拿到了她的第二枚奥运金牌。更重要的是王楠也是继邓亚萍之后第二个获得“大满贯”的乒乓球女运动员。王楠  相似文献   

4.
楠忘 《新体育》2006,(2):14-15
花,选择风雨留了十几年的头发剪了,在乒坛经历了起起伏伏的王楠,在过去的2005年继续着走下神坛的不平静,经受着考验,承受着打击,绽放着微笑,也上演着一个又一个奇迹;留了一年多的短发又蓄成了长发,还是在2005年,本来若隐若现的结婚钻戒成了她的贴身信物。十运会后,王楠和相恋5年的男友郭斌在山东威海登记结婚。此刻的她,长发飘飘,看上去更加成熟、更有韵味。2006 年,我们的主人公即将年满28岁,在经历了奥运会女单失利的打击后,她没有轻言放弃。在随后的世界杯和巡回赛总决赛上两度登顶未果,但是她的坚定信念和毫不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07,(4):10-16
王楠穿着一袭粉红色的运动装,衬得皮肤更加白暂细嫩,刚一落座,她就叫服务员端来一壶菊花茶。顺便叮嘱了一句:"我们不要加糖,都要减肥呢!"王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人?迄今为她获得过19个世界冠军,数目走过令人高山仰止的邓亚萍;那些不幸成为她的对手的人,会有幸看到她灿烂的笑容,就像永远不会对你痛下杀手一样,而当你眼前忽然闪过一道钻石的光芒,片刻间计分牌就已经翻到了属于她赢的那一页……2005年春天,上海世乒赛,10001朵玫瑰衬得王楠那么娇艳,熟悉乒乓球的人都知道,王楠的丈夫郭斌经营房地产,没有通役的她却长期住在天坛公寓的小单间里,个人空间不足6平方米,传奇人物的传奇婚姻,她的生活会幸福吗?小小的玻璃茶壶里菊花朵朵,我们的话题里始终萦绕着菊花的清香,安静的咖啡厅里回荡着我们的低低的话语,交谈的内容却充满着惊心动魄。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08,(11):54-54
我接管王楠是在2005年底。真正带她是2006年。她刚到我这组时。我的压力挺大的,她是大满贯得主,技术也已经成型。而她想继续为国争光,敢于同年轻人一起竞争2008奥运会的位置,精神很可贵。作为她的教练,我肯定是全力以赴地配合。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王楠     
李鸿运 《乒乓世界》2003,(9):I006-I007
5月的巴黎,王楠用3枝为亮的金牌将亚运以来的阳霾一扫而光。在这早,我们从记忆中找出与王楠相关的一连串数字.送给重回巅峰的王楠。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3,(6):20-21
从5月13日-25日,12个日日夜夜,乔红的脉搏始终随着王楠的比赛跳动。一个世界冠军,用自己的心血帮助另一个世界冠军重回巅峰,这可能比冠军更有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乔红日记》零距离感受王楠再度辉煌的轨迹,我们为王楠喝彩,也为乔红喝彩。  相似文献   

9.
一艘巨大的白色游轮,装点着梦幻般的粉红色轻纱丝带,天空和大海奉献了自己纯净的蓝,陪伴它悠然行驶在烟台海港;游轮上的人们熙熙攘攘、衣香云鬓,争相和一对新人合影;刚刚放飞的白鸽还在海上盘旋,那个装满着爱情故事的漂流瓶,到达的地方叫幸福的彼岸……这一切,是每一个女孩子心中的童话故事,当梦想照进现实,女主角的名字叫王楠。  相似文献   

10.
1994年11月,在瑞典公开赛上,中国女队毫不例外地夺得了团体冠军。在这个冠军队伍中,有一个人们不太熟悉的名字,她就是16岁的王楠。 其实,王楠在1993年全运会上就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她先后战胜了刘伟、乔红等优秀选手,获得单打第6名,当时的王楠只有15岁。由于这次比赛的出色发挥,她不仅  相似文献   

11.
王楠的意义     
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之后,产生了三项纪录:第一,获得金牌的张怡宁成为第六位获得奥运会金牌最多的中国运动员(另外四人依次是邓亚萍、伏明霞、李小鹏、郭晶晶和王楠):第二,获得银牌的王楠成为奥运会成绩最好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因为和邓亚萍、张怡宁相比,王楠多一块银牌;第三,王楠成为继伏明霞之后,第二位在连续三届奥运会上都获得金牌的中国运动员。  相似文献   

12.
图1-10中,王楠发不转长球的动作,与发下旋球的动作很相似。由图13-14中王楠的站位可以看出,她认为对方(柳絮飞)回球将到自己的反手位。尽管对方突然接发球抢拉斜线至王楠的正手位,有些出乎王楠意料,但得益于图13中绝佳的还原姿势,王楠仍然能够由准备反手的姿势,迅速地转换为正手攻球的引拍,变化之快,令人叹服。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春节的大年初三,我从沈阳赶到抚顺,去王楠家采访。 王楠父母的家,在抚顺市区中心的一个新小区里,140多平米的房子经过格局改造后,既美观大方,又很实用。最具现代感的地方,是连成一体的餐厅和厨房,我和王楠父亲王德占就坐在灶台边,边品茶,边聊天,炉灶上方的抽油烟机,充当王楠父亲抽烟时的“排风扇”。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07,(4):6-6
2007年两会的最后一天,温总理在他的记者招待会上不经意间谈到了快乐,他说:"什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艾青诗人的一句话: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我们还可以悄悄地加上一句——请问结婚后的王楠。王楠的球,一度打得"苦大仇深",让人焦虑,她打起来应该更焦虑。后来,她开始气定神闲了,开始不那么绷着不那么愁眉苦脸了,当然我们不能夸大婚姻的作用,但她的变化确实是从结婚开始的。有人关心王楠的婚姻生活,有人关心王楠的奥运会前景,无论你怎么关  相似文献   

15.
宋斐 《乒乓世界》2005,(2):18-26
2005年,我们的主人公王楠将年满27岁,在经历了雅典奥运会女单失利的打击后,她没有放弃。在随后的世界杯和巡回赛总决赛上两度登顶未果,但是她的坚定信念和毫不言败的斗志让球迷们感动。没有儿个女人在这个年龄会选择一条如此艰辛的复兴之路,也没有儿个女人能放得下家庭和生活的诱惑以这种坚持的方式来证明自己,27岁的王楠,一朵女人花,不在乎窗外风雨雷电的肆虐,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继续着自己的乒乓生涯。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08,(10):146-147
球迷雪漫说,北大体育馆在奥运期间与其说是一个赛场,不如说是一个充满感动的舞台,没错,奥运会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关于奥运的话题清寒没有停歇,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条“泪腺”,为张怡宁、马琳的冠军泪,为站在亚军的领奖台上的王皓的那个军礼,为佩尔森向全场观众挥手致意,为王楠与郭斌在场边紧紧贴在一起的脸颊……为了我们的国球,感动永不停歇。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乒乓球队,邓亚萍的身后有一群十八九岁的女孩儿。人们常预测她们中谁最可能脱颖而出。1997年,一个梳着马尾辫儿的文静女孩两度在重大比赛的最后时刻挑战邓亚萍,虽都先赢后输,但已显示出她的锐气。到了9月初,上海举行的第2届世界杯女子乒乓球赛上,她终于一鸣惊人,成为这群女孩中最早登上女单世界冠军宝座的幸运儿。由此人们牢牢记住了她,抚顺姑娘王楠。孝顺听话乖女儿小王捕不到7岁就和乒乓球结了缘。痴迷乒乓球的父亲成了她最早的教练。从学打乒乓球到市体校、省体校直到省队,老王一路督战,硬是把个对打乒乓球没多大兴趣、…  相似文献   

18.
叶楠 《新体育》2005,(3):26-27
先说个故事吧。不久前,王楠接到了一封球迷来信。打开信封,里面是篇题为《十年》的文章,厚厚的,很压手。用了半天时间,王楠仔仔细细地看完了那篇长文。跟着其中描述的一幕幕场景,她又一次回顾了自己曾经走过的那条鲜花与荆棘并存的路。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候恍然大悟——原来当年是这样。王楠感到这位球迷甚至比自己还要了解自己。她不能不被深深地感动。甚至连他的笔迹也那样熟悉,像极了多年前的一位“楠迷”——而那时,在国家队,王楠还是一只并不起眼的“丑小鸭”。此后不久,王楠参加了由“楠忘王楠”网站组织的网上对话。长信的作者突然出…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00,(9):30-31
关于自己和家庭网友:你平时写字,吃饭也用左手吗?王楠:是用左手!网友:可否透露一下你的广告身价是多少?王楠:保密!网友:你喜欢自己拍的广告吗?王楠:那是另外一种生活尝试。网友:生活中你喜欢游玩吗?王楠:喜欢,但时间不多。网友:你每天都训练,不烦吗?王楠:每个人都有工作,那都是要有责任心的,烦的时候,想想自己的工作,你就会克服许多困难。网友:听说你对英语很感兴趣,是自学吗?经常练习吗?王楠:有老师教,自己想学,可是恒心不够!网友:王楠,你对乒乓球是一种什么感情?像我们,乒乓球永远是乐趣。王楠:我对…  相似文献   

20.
陈洁 《乒乓世界》2001,(5):12-12
李晓东给王楠发多球的频率明显比别人快。 王楠的右腿上绑着厚厚的绷带,不停地在球台前奔跑。尽管球速很快,球的角度也很大,王楠的正手弧圈很少拉丢。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每拉10个球,王楠的命中率在70—80%之间。一旦失误多了,她就会停下来,细细地体会动作。 “这样的训练强度很累,但已经习惯了。我们主力队员的训练量相对更大一点,上午有两个人帮一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