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是诉诸于人的听觉和情感的艺术,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绪性活动,使其认知因素、情绪因素及动力作用的同步,已成为现代音乐教学的特点之一。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应该是师生之间心灵的共鸣。但这种以心投入和用心感受的教学过程必须是在特定的氛围中进行。这就是本文要论述的主题——音乐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2.
邱冬艳 《教师》2014,(30):53-53
音乐本身具有情感,音乐教学就更加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想用音乐释放孩子的心,必须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爱上音乐。教师要用心灵去感受学生的心灵,用不同的音乐去打开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无论是歌唱、器乐演奏还是随乐起舞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感需要每个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音乐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他们生命的个性成长。面对每一个鲜活的个体,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必须用心去感受并加以把握,不能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仅凭自己的臆测去想像学生。  相似文献   

4.
张丽 《文学教育(上)》2009,(23):130-130
语文教学各式各样,如何来让它突出它的亮点,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感染学生心灵的作用。本文从引导学生用情去感知、用心去体验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语方教学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踏实、学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5.
仇晓楠 《成才之路》2012,(11):57-57
音乐教育是美的教育,但美的教育不一定就会让学生收获到“美好和充实”。新课改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改变的契机。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尊重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用心感悟音乐,把音乐融入孩子的心灵,创造性地进行音乐教学,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育是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线的审美活动。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到蕴涵于音乐之中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从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那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我们应采用何种策略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7.
主题班会课的魅力与生动要从走进学生的心灵开始。教师通过贴近学生的心,使学生获得充满关爱的心和健康向上的心,让学生自由自在地用心去创造爱,去体验幸福,去感悟人生,从而获得启迪,并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学中的体态律动教学是吸收了瑞士音乐家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说”的科学理念,其核心是:音乐教学应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去训练学生,让学生从刚开始接触音乐起,就不仅学习用听觉感受音乐,同时学习用整个肌体和心灵去感受节奏疏密、旋律起伏和情绪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对音乐教学来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是要求教师彻底改变音乐教学只注重少数几个特长生的局面,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音乐学习,获得音乐体验,让音乐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发现、体验、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充分发挥音乐陶冶情操,塑造心灵,启迪智慧的作用,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那么,如何上好初中音乐课呢?  相似文献   

10.
柯丽卿 《广东教育》2009,(11):52-52
学会用心聆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必须尽早让学生养成专心聆听的好习惯。开学第一节课,我向学生提出“用心聆听”的要求,每个人用心聆听就是对创造舒适学习环境的一种服务。每当学生新学一首歌曲或是欣赏乐曲时,我都要求学生用耳、用心、用脑去聆听,并提出“比一比谁能把音乐听到心底里去”,不允许发出任何的杂音。学生谈感受时,我会这样评价: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无论是歌唱、器乐演奏还是随乐起舞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感需要每一个学生的亲身体验,凶此音乐教学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心灵,关注他们乍命的个性成长,面对每一个鲜活的个体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必须用心去触摸感受并加以把握,再也不能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仅凭自己的臆测和轻妄用模糊的群体面相去想象他。  相似文献   

12.
声乐教学是音乐科目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声乐对于学生们的声音以及听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对于视唱以及练耳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采用较为创新的方式,来加强学生们的声乐能力。内心音乐的听觉培养是一种建立在用心去学习声乐的方式,音乐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声音上的学习,更是通过心灵去感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从而实现心领神会的目的。本文重点剖析视唱练耳教学中"内心音乐听觉"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舞蹈专业的音乐教学,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只有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才能够充分发挥舞蹈的表现力.让学生不仅用耳朵,而且用心灵来感受音乐,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真实体验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王明永 《成才之路》2013,(27):43-43
物理教学就是要实现物理学知识从书本走向学生心灵,并内化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这要求我们教师要用心去教,用智慧去教,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使他们不断成才。一、实现教师与物理学知识的融合我们知道,有爱才会用心,才能产生智慧,产生创新。用心教书,把物理学知识融入教师心灵,用智慧轻轻搅拌,做成真诚爱  相似文献   

15.
蒙新颜 《广西教育》2013,(14):92-92
音乐是人类表达自身情感的另一种语言。音乐由心而生,欣赏者需要用心去体会。音乐欣赏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点内容。高中时期正值学生人格体系构建的重要时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的重要途径。笔者尝试在分析当前高中音乐欣赏课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一、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要在教学环节中发挥出音乐欣赏课程的教育作用有一定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让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如何让思想品德课感动学生心灵?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用心去揣摩,精心去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把思想品德课“装扮”起来,让它从内到外散发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7.
正音乐充满灵性和韵律,音乐给生命增添了快乐和安宁,它让世界变得奇妙多姿,音乐能洗濯心灵,可以培养完善的品行,能够陶冶高尚的情操。因此,教学以来,一心营职,倾注身心,天长日久,略有所得,今列举如下。一、师生须互动,教学要科学音乐心灵的驿动,音乐和其他的学科比较起来,更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情绪能够直接感染学生,师生之间如桴鼓相应,教师教得用心,学生学得投入,音乐教学本身就共同演奏了一曲动人的音乐之歌。比如钢琴,科学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愉快、迅速地掌握弹奏的技巧,要让学生注意小  相似文献   

18.
《提醒幸福》是一篇文辞华丽的散文,又是一篇能给人以启迪的富有哲理的文章,但它所叙的都是身边细小而又容易让人忽视的事。这样一篇文章的教学,如果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一味以教师的体验灌输给学生.就不能将学生的经历与学习活动联系起来从而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基于以上考虑,我在初三的作文课“感受我们的生活”前,以这篇文章作为引导铺垫,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为:用心去体验作者的感悟,用心去感悟身边的幸福,珍惜幸福。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学生心灵的释放.作文教学是教师用心去开垦每个学生心中的一方田地,而辛勤的老师又像一个探索者,一个开垦者。在作文教学的道路上要用智慧和理性去努力探索一个个斑斓的世界,保护每一片灵性的火花,呵护每一腔真情的倾诉。为此,我们的作文课堂应该充满人文的光辉。让学生的思想在个性化的天空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20.
高培 《考试周刊》2013,(33):180-181
音乐是心灵的艺术,也是情感的艺术。它能陶冶性情,让人的心灵愉悦。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音乐教学离不开情感教学,高中音乐教学也不例外。高中音乐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音乐知识,更要以此加强情感教学,培养高中生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就此探讨了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