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甘、许三多、李云龙……这些著名的人物做人做事好像都显得有些"傻",但他们取得的成就却又那么杰出,这是为什么呢?在公司和企业里,老板对员工的最根本要求是什么?如何能在职场中迅速脱颖而出?为什么有些人似乎不聪明,却升职很快……有人说成功靠能力,有人说成功靠的是机会,也有人说靠的是职场技巧和智慧……这些都有道理,但又都不是根本和全部。阅读这本书,也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相似文献   

2.
正"后进生",有时候我们更直接地叫"差生"。但有人说"差生"带有歧视性,好像一说"差生"就把学生贴了标签、定了性,便改称"后进生"。其实,"后进生"不也是一种标签和定性吗?语气似乎要缓和一些,但本质都一样,都是说某个或某些学生不优秀,一贯表现不好,成绩也很差。我们与其在叫什么上变着花样地"发明"称呼,不如在如何善待如何转化方面动脑筋。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谈到这类学生时,用的是"难教儿童",  相似文献   

3.
曹国宾 《新高考》2007,(11):24-2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中华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问:金老师(指北大教授金开诚),请问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与当前正在升温的"国学"是什么关系?答:我想二者可以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研究与论述的对象,但"国学"研究偏  相似文献   

4.
观国 《教育》2009,(34)
读罢《教育》10月上旬刊关于国学的点题调查,想谈谈自己的体会。什么是国学?没人能给国学下个定义。谁是国学大师?已故的季老自始至终不愿意让别人称他为国学大师。学国学同样也不是让孩子穿穿古代服饰,读读《千字文》、《百家姓》。一位研究美学的清华大学博士说:小孩子背古文,我敢说他百分百是不理解的。为什么?因为这些东西是多少代人的智慧结晶啊!小孩子的零阅历是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什么?这对语文教学来说是必须认识清楚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我们似乎一直在探讨,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却并不容易。语文是什么?要说不明白,确实可以说出多种理由,又可以说出多种相反的理由,而且这种争论,还远远看不到头。要说明白,似乎也明白,语文不是今日才有的,我们每个人都学过语文,都在学习语文中长大,又无时无刻不生活在语文之中,语文就在我们心里,怎么可能连语文是什么也不明白?从历史发展的过程说语文,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语文是不单独设科的,总是和经学、史学等融合在一起。近代单独设科时,曾被称“为词章“”中国文学”,后来…  相似文献   

6.
<正>"回归国学教育"是目前语文界最热门的话题,这也是一种人心所向。但这不是喊两句口号就能解决的问题。国学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国学教育的当代价值是什么?传统国学教育和当代西方教育相比较,它的优点和不足在哪里?我们现在提倡的国学教育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哲学取向和文化体系?明白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够真正进入国学教育的殿堂。《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论——中西文化对话视野的国学学习哲学》尝试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愿意和语文界同仁互相切磋,共同促进语文课程与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一年,“国学”呈现出虚假繁荣的局面。易中天说国学从来没热过,李零说国学是虚热,有400万销量的学术超女于丹备受瞩目也备受批评。对于国学普及,似乎是热情多于理性。2008年,新华出版社把台湾中学使用了40年最具权威的国语必修课本引进大陆,以《国学基本教材》为名出版。这是大陆首度引进台湾国学教材。以儒雅李安为代表,人们看到台湾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功效,台湾文学文雅蕴藉更具中国情怀。这些或许源于台湾40年来坚持国学教育——80%的高中学生都必须学习《国学基本教材》。  相似文献   

8.
正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有人说第一课时很简单,读读课文,认认生字就OK了;有人说第一课时比较难教,似乎样样都要抓,不知抓什么好;有人说第一课时不重要,上不上没关系;也有人说第一课时很重要,第二、三课时的精彩必须以其为基础……第一课时到底是什么?第一课时应该干什么?怎么做呢?你思考过吗?下  相似文献   

10.
“文学”的定义,在流行的几本文学理论中没有明确的表述。到底什么是文学?似乎是一个谜,人们的回答往往在似与不似之间,譬如说:“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说它似,似在它的确说出“文学”定义的一部分,说它不似,不似在它仅仅说出文学定义的一部分。询疑者问: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除文学而外,其它种类艺术亦然,作何解释? 我们认为:“文学”的定义,呈现着多层次状态,是一个多层次结构。要充分地阐释  相似文献   

11.
一 近来,"国学热"骤然兴起,国学诵读也方兴未艾.由于申报语文课题"高中国学诵读研究与实验"的原因,所以对国内外国学经典诵读进行了一番探究.通过探究,笔者不断在反思:语文教学到底为了什么?高中语文给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是什么?现在的语文课有没有把主流社会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主流社会价值观是不是语文教育的目的?哪些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等等.  相似文献   

12.
文学还能做什么?文学还应该做什么?一位朋友告诉我,"诗人"眼下已成为骂人的字眼:"你全家都是诗人!""你家祖宗八辈子都是诗人!"……这说法不无夸张,却也透出了几分冷冷的现实。在太多文字产品的倾销中,诗性的光辉、灵魂的光辉正日渐微弱黯淡,甚至经常成为销量和点击率的毒药。坦白地说,一个人生命有限,不一定遇上大时代。同样坦白地说,大时代也许从来都是从"小时代"里滋生而来的,两者其实很难分割。抱怨自己生不逢时,不过是懒汉们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什么?”这似乎是个荒唐的问题。人们从七岁甚至更早就触及的这个概念,谁不明确。但我们测试的结果是,许多语文教师还答不上完卷。在不明确语文是什么的情况下,能真正明确语文教学的任务吗?在不明教学任务的情况下,能有恰当的方法吗?在三不明的情况下,能有好的效果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用吕叔湘先生的一句话说,就是:“大多数不过关”。(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而我们在语文上的耗费却是最大的!学校  相似文献   

14.
<正>"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可为什么每天的巧克力,味道都如此相同?我不知道怎么形容我的人生,但是我不但心,因为电影,它注定美妙。电影《阿甘正传》里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可是我们的生活似乎不是这样,我们每天过着同样的生活,在合适的年龄段里,做着适合的事情,这几乎就是同一种口味的巧克力。但编导就像是一块未知口味的巧克力,混入了我的糖果盒。高中三年的编导学习不是一帆风顺的。全新的领域,没有设想过的困难。第一个横在我面前的,是文学常识。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 ,高校文学理论教材 ,在回答文学是什么的问题的时候 ,普遍采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审美意识形态的表述。例如由我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和它的修订版 ,都采用了“审美意识形态”这个关键词来说明文学的性质。尽管对这一理论不时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看法 ,但我觉得把文学表述为“审美意识形态” ,仍然是目前最好的一种观点。为什么这样说 ?追溯“审美意识形态”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我们不能不追溯一下“审美意识形态”观点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一语境 ,那么我们似乎可以把文学说成是任何一种事物。因…  相似文献   

16.
上一期,我们从《学国学写作文(前言篇)》了解到了"什么是国学"以及"学习国学的必要性和作用"。接下来让我们真正走进国学,这一期我们来了解诗歌。诗歌是国学里的一颗璀璨明珠。诗歌是如何产生发展的?我们学过哪些名家作品?学习诗歌有什么意义?如何学习诗歌?这里将分上、下两篇一一为大家解答。上篇我们解决前面两个问题,下篇我们解决后面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胡山林 《中国教师》2011,(13):59-61
<正>一、问题的缘起"欣赏"和"鉴赏"是语文(尤其是文学)教学及大众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两个概念,但如果追问一句,它们的涵义究竟是什么,人们却未必都能说得清——正所谓"你不问我我还清楚,你一问我我反倒糊涂"。不过,仅仅是百姓大众说不清吗?非也,事实上文学艺术从业者乃至于某些专家学者也未必说得清。证  相似文献   

18.
孙永庆 《初中生》2017,(9):11-13
孙永庆:您经常到学校讲授国学,阐述国学的概念,我认为非常有必要.我们天天把“国学”挂在嘴上,却不知什么是国学,这不是很可笑的事吗?请您为同学们简述一下国学是什么. 郑千山:这几年,到处勃兴“国学热”,这是一个好现象.但到底什么是国学?换句话来说,国学的概念应该如何正确地表述?这是一个常识性问题,也是一个基础性问题.所谓“国学”,就是中国学术的简称,也是中国一切学问的总称.它纵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涵盖神州三山五岳的人文与生活经验,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东方文化奇峰上的明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涉猎范围极广,囊括了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等方面,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听到"国学"二字,第一时间联想到多半是"诗词歌赋"和"吟诗作对"。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异常火爆,备受追捧。"诗歌和远方"再次唤醒了人们对优雅文化的渴望。语文不全等于国学,但是它绝对和国学是有着紧密联系的,本文探讨的国学范畴仅限于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内容,如何把二者的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样做的意义又何在?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从多个角度对以上疑问作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国文     
<正>我喜欢文学,但是真的很难找到一个形容词来表达我内心的纠结。把那些词语一个个拎出来朴实无奇,组合在一起却变化多端。我的梦想是考进中文系,但有人说这是个"前程惨淡"的专业,而我的女神鼓励我:"不后悔就去做。"只是如今,我自己也开始迷茫:学习国文究竟有什么用?我把我的困惑说给母亲,她的回答是:"不用考虑太多,无论什么年龄什么身份,做好自己即可。学数学,但日常穿衣吃饭顶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