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所进行的"课内海量阅读"实验,即大量课本之外的书进入课堂,在课堂40分钟之内全班共读同一本书,读完一本换一本,课本以外的阅读占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课内海量阅读让整个班的孩子踏上了阅读快车道,我的教学笔记《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在当当网上畅销,我们师生共同走上了幸福的书香之路。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改教育大背景下,学校教育追求引领学生共同生活,在生活阅读中共读共写,这也是当前创新素质教育实验发展的最基本理念体现,它为学生呈现了一种美丽的邂逅、合作方式,让师生通过一个课堂、一本书就能欢聚一堂,畅所欲言。本文中探讨了教师组织班级所开展的"班级共读一本书"活动,基于新教育实践经验探讨其活动开展的基本流程与教育反思,引领学生深入其中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3.
低年级课外阅读不仅是语言积累的有效手段,也是进入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积极开展亲子阅读、同读一本书活动,让低年级学生喜欢上阅读。在具体实践中,先师生或父母与孩子共读一本书,激发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接着在指导阅读的基础上,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最后考查学生语文运用能力,使他们感受到课外阅读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正>"亲子阅读"即父母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又称"亲子共读"。"亲子阅读"是孩子和家长共同享受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阅读,在孩子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共同学习,一同成长;亲子阅读,也为父母创造了与孩子沟通的机会,亲子阅读,读的不仅是书,还是一片爱。亲子阅读应该延伸到孩子成长的各个年龄阶段,也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知阅读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性。阅读虽说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却可以改变我们的性格;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却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它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使我们更加理性的看待现实问题。作为一名师者,如何让学生爱上书籍,爱上阅读?那么,走师生共读之路吧!你将发现自己和学生是朋友,有很多话题,真可谓同品读书乐,共同成长;你将发现你在自我在超越,你感动着,幸福着--因为,教育是有着充满人性,充满人情的艺术。在师生共读中,你会发现学生们热爱读书兴趣持久,你给学生们带来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乐园,你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的大门。可以说,教师和学生一起诵读是一种双赢!学生收益,老师受益,乐亦在其中矣!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绘本已越来越多地渗透于幼儿园教学中,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如何利用优秀的幼儿绘本读物,让幼儿快乐阅读呢?我尝试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想读";体味愉快的阅读经验,让孩子"爱读";营造亲子共读氛围,让孩子"乐读";正确引导,让孩子"会读"等,和孩子一起"读"享快乐。  相似文献   

7.
现如今,绘本已越来越多地渗透于幼儿园教学中,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如何利用优秀的幼儿绘本读物,让幼儿快乐阅读呢?我尝试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想读";体味愉快的阅读经验,让孩子"爱读";营造亲子共读氛围,让孩子"乐读";正确引导,让孩子"会读"等,和孩子一起"读"享快乐。  相似文献   

8.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有阅读的童年一定是快乐的童年,有阅读的人生一定是美好的人生。我校倡导"教以人为本,人以悦为本"的教学理念,启动"阅读养性"工程,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师生共读一本书,指导读好整本书"课外阅读指导实践活动中,已初步建构了该课程的基本结构。但是,如何有效开展高年级师生共读整本书指导活动?我认为还要奏好以下"三步曲"。  相似文献   

9.
正消减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共读——班主任、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童书,共同经历一段旅程,那样我们就会在书的世界里"相逢",共同编织美好生活。一、共读——共同经历一段旅程1.书信,开启芝麻之门。阅读之初,我们一般用书信的形式,向家长介绍一本新书,或者告诉他们这本书将带给我们什么,或者我们将讨论什么问题、要做什么准备……这样的方式,让我们的共读有一个美好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父母必读》2014,(2):14-15
正"亲子阅读就是一个有节奏的过程,要从父母单向读故事给孩子听,到孩子有一点点回应,再到亲子共读,最后到孩子的自主阅读。"蔡建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培训交流中心主任蔡建华主任以亲子共读举例,提出了"早教节奏"的理念。告诉父母们早教并非越快越好,很多时候需要等待,需要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不能一蹴而就。有时候过度刺激孩子的大脑,不会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反而还会破坏了孩子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1.
<正>伴读是阅读领域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合作学习在阅读领域的应用。简单地说,就是两人或多人共同阅读的一种学习方式。近一年来,我校将伴读引用于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采用了师生同读、生生陪读、亲子共读、假日伴读这四种形式,让孩子徜徉于"书海语林"。一、师生同读钱伯斯说:"读者也是由读者造就的。如果能够有一位值得信赖的大人为小读者提供各种协助,分享他的阅读经验,那么孩子将可以轻易地排除横亘在他眼前的  相似文献   

12.
杨慧灵 《教学随笔》2016,(4):120-121
在日新月异的E时代,儿童文学阅读还是被挤在一个非常逼仄的角落。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笔者用自己的阅读、实践与思考点亮一盏盏灯。教师先做读书人,打造师生共读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1)"我读故事给你听"——阅读是件快乐的事;(2)"今天,你读书了吗"——阅读像呼吸那么自然;(3)"我们一起来聊聊"——步入阅读吧学园。师生共读,亲近文学,守护童年。  相似文献   

13.
和孩子一起读书的老师是幸福的,和老师一起读书的孩子也是幸福的。课堂是语文老师履行课外阅读指导责任的最重要的场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师生共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因为共读可以建立师生共同的语言,在共读中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促进交流,最终达到能够促使学生初步养成"嗜书如命,每天阅读,务成习惯,坚持终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本文主要介绍几年来在"自育自学子课题课外阅读"课题实验中具体开展师生共读的内容、方法以及共读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促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等方面的收获。  相似文献   

14.
本论文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通过让学生知道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会阅读、乐阅读等尝试,调动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爱上阅读。同时,列举了课外阅读指导的一些做法和成果,如好书表演会、同伴共读一本书等。当然,在具体的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希望通过自己的反思和老师的指导,使之不断地完善。  相似文献   

15.
班级读书会可以让大家在有限的时间内共读一本书,共同聊书,并进行思想交换。班级读书会能够有效地带动学生阅读,让爱书的孩子更爱书,让不爱书的孩子慢慢地喜欢上阅读。一、策略少一点,兴趣多一点不管是绘本,还是整本小说,都会有许许多多的  相似文献   

16.
师生共读是一种有计划的阅读活动,通过精选经典文学作品,师生一起参与阅读,能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共同收获阅读乐趣。师生共读,教师要从兴趣、方法、思维、智慧等方面,指引学生品读语言、与文本对话、与同伴交流,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在小学高年级,教师要从共读氛围的营造、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思维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开展师生共读活动,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科素养的落地。  相似文献   

17.
“师生创意共读”是近年来教育界新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指教师以独特新颖的方式指导学生有组织地利用课外时间共同阅读一本书的过程,能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文章从整本书阅读评价、师生创意共读过程的具体评价活动策略两方面,对外国名著师生创意共读效果评价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伴着“语文主题学习”,山东省潍坊市的语文教师带领孩子走进了书的海洋;伴着对“轻负担高质量”的向往,我提出了“师生共读整本书”的课程建设。该课程解决了书籍选择的问题,保证了阅读书籍的高品位;孩子们所读的每一本书都是同一版本,师生一起讨论书中细节,感受作者的脉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师生共读整本书”为语文课程建设打开了一扇窗,师生找到了美丽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45):17-18
亲子共读"六字经","挑"是基础,是可贵的起始,"恒""导""养""乐"是美好的过程,"享"是递进与升华,达到一个共同目标,让学生在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上,形成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书是以经典童话故事为题材,以精美大图为创作形式的图画书。希望孩子们能透过阅读发现文学的乐趣,鼓舞学习的热情。您可以怎么做呢?您可以:和他一起读:家长可以为孩子念读,并在念读的过程中适时地提问,激发孩子对故事发展的想象力,鼓励他主动阅读。为他找伴读:老师可以安排班级共读的时间,作为阅读教学的补充资料,配合教学主题为学生导读,或让学生共读与讨论。让他自己读: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作为课外阅读的材料,鼓励孩子大声朗读或默读,增进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