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小学语文是学生的启蒙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浓厚的学习兴趣与自身个性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当代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教师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质量是每个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生态课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以人为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在教学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秩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灵魂,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构建信息技术生态课堂,少不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享有"话语霸权",忽视对学生自主性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而不断发展的主体,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当今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把学生视为鲜活的生命体,而非简单的"认知体"。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我们要以人为本,激活课堂,关注个性,凸显主体,着眼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一、自主感悟——塑造个性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曾做精辟阐述:"课文内容及其包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个性发展包括个体的自我意识、主体地位、个性心理品质及个性特长发展。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存在着只重视共性教育,忽视个性教育;强化集体教育,忽视个体自我意识的培养;强调学生对社会、集体的服从,不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抹杀个体发展的需要等误区,存在着德育目标空洞化、评价标准模式化、评价结果格式化等问题,使得学生个性扭曲或没有了个性。这样的学生自暴自弃、丧失自尊、孤僻叛逆或没有主见、唯命是从、盲目从众、不思进取、故步自封等。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下的自主学习,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由教师创造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采取一系列教学手段,组织有效学习活动,还课堂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他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愉快、创造性地完成学习。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以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起点和依据,对现行教育中只重视知识的掌握,忽视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培养,造成学生被动地学习,动手与实践能力差,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等进行根本性改造。尊重课堂学生主体地位,要让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作为课堂主线,教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相似文献   

7.
从"突出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尊重个体差异,关心生命的个性成长;挖掘教材内容,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关注情感体验,营造温暖和谐的课堂;创设人文情境,优化教学内容与方式;提升关怀素养,树立教师的人文风范"6个方面探讨了构建人文关怀的生物学课堂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何裕奋 《教师》2014,(33):70-71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重文本内容解读,轻生本个性展示的现象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教师注重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体验;重视结果的呈现,忽视过程方法的引导;重视答案的唯一性,忽视学生思维独特性的培养。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学从"文本"走向"生本"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正>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存在着一些弊端,较为严重的是最能体现人性化教育的语文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塑造出一群没有个性、毫无创新精神的人。所以,语文教学呼唤人文关怀。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使语文教学成为真正的"人"的教学呢?一、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课堂不应该只是教师演独角戏的舞台,而应该是师生互动交流、两者相融、教学相长的场所。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和完美人格的全面培养。近年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人们对素质教育的人士还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其实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它是一种力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健康个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政治课堂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求,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就新课改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2.
活动化教学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它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扭转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动"中探索新知,发展个性与潜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提出的"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要求和郑州市道德课堂的建设理念,我校在"实施快乐教育,建设道德课堂"的课题研究中,确立了以"快乐教育"为主题,以教师、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快乐课堂、快乐校园、快乐家庭的建设,实现以"快乐教育"为特色的道德课堂实践策略。一年来,我校对如何通过"个性课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推动道德课堂建设,深化素质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个性课堂"是我校为满足学生个  相似文献   

14.
传统评价方式的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过于强调共性,忽视个体发展和个性差异,严重束缚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新课程倡导多元评价。在教学中,课堂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内容要多元、方式要多元,这样才能发挥评价的应有作用,达到优化阅读教学、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我认为构建新课标下的教学课堂要做到:一、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二、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三、改革学习方式,坚持教学生学和做;四、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构建什么样的课堂,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由于过分强调统一性,致使课堂形式单一,气氛沉闷,严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个性品德素质教育是除智力教育以外的所有教育。个性品德素质主要是指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审美素质。新课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为准绳。地理学科是蕴涵个性品德素质教育丰富和全面的学科之一。一、转变观念,为学生个性品德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传统的地理教学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教师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忽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道德行为和人格的养成;地理教学过分强调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使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发展的需要。课程…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鲜明个性和创造性的社会成员,从而促进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领域需要具有不同风格与特长的建设者,需要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精神的建设者。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改变和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把赏识教育看作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前提;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要在课堂上捕捉个性特长,因材施教。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转变教育观念是每一位老师不断进取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落实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9.
刘艳梅 《中国教师》2010,(Z1):324-324
<正>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审美教育是新课程改革中突出的内容.和传统观念相比,新课程下的审美教育观念有了新的转变:审美教育的地位应该从附庸走向独立;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自由精神的个性;审美教育的策略设计要重视审美主体的"自主发展";审美教育的过程是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过程;审美教育的功能要回归生活、回归功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