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阅读教学中的"读"早被"阅"所取代,教师不敢抓诵读,学生不愿读书,无形之中阅读走入一个由不读或默读主宰的误区,出声的朗读已被淡化,朗读成了课堂的点缀,而笔者认为:"读"才是学习的根本.加强诵读教学,努力找回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着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应该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陈建先,全国著名语文教师,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青年教学研究中心委员,江苏省教科院兼职研究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建树的青年专家。出版专著《本位语文:陈建先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一书,在省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他潜心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初步形成了“扎根语言,着意精神,立足发展”的本位语文观和“读为本,悟为核,用为宗”的课堂特色以及“扎实、灵动、开放、和谐”的教学风格。近年来.他应邀到全国各地上示范课、作讲座百余场,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和众多专家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3.
语文,自1902年独立“门户”以来,似乎就没有过上几天安宁的日子:前天是“文”与“道”的“大打出手”,昨天是工具性、政治性、思想性的“分分合合”,今天是文学派、语言学派的“水火不容”……“内忧”此消彼长,“外患”接踵而来。1997年,社会各界口诛笔伐,一句“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责难把语文钉在了耻辱柱上。痛定思痛。2001年,近百年来的语文“纷争”总算有了归属,《语文课程标准》给了它全新的定位: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然而,现实并不如想象中那样美好,对新课标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到底教什么?近年来,关于如何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的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几个案例与吴忠豪教授的观点来具体谈谈如何分清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落实本体性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语文新课标赋予阅读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现代阅读理念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时下的阅读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却已扭曲变质,脱离本位,异化为“考试和升学的工具”。实施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树立现代的阅读理念,积极地整合、构建有别于以往的全新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让语文阅读教学真正地回归本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何瑞周 《宁夏教育》2008,(12):34-35
从本质上说,语文谋程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语言文字和精神思想的统一,而精神和思想蕴涵于语言和文字之中。离开了语言文字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把语文教学单纯看作考试的技能训练,就违背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宗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地偏离了轨道。因此,语文教学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范例”,努力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平台,在掌握语文这个工具的同时,升华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本位回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言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本色。在教学中,要紧扣教学重点,让学生触摸文字背后的温度;要关注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要重视文道结合,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彰显语文教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教学应立足工具,弘扬人文,上出语文味浓郁的语文课,让学生领略语文课堂的无穷魅力。语文味具体表现在个性朗读、潜心默读的“读味”,品词析句、推敲体悟的“品味”,圈点批注、摘抄练笔的“写味”,激发情感、注重体验的“情味”。在“有滋有味”的语文课中,学生享受着语文的快乐,从而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使语文教学达到真、纯、实、活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纵观多年来的课改,语文课堂"活"了,"热闹"了。可课堂上赶时髦、走形式、摆花架子的现象较为严重,语文课堂上时常出现活跃而不扎实、花俏而无实效、热闹而无秩序的现象,"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课堂应追求有效,避免无效,杜绝负效!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使语文课真正成为"语文"课?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要走出"花而杂"的误区,就要回归语文本位,体现出语文味。在课堂上,教师要基于文体特征、结构特征和语言特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不仅要深入体会、理解、感悟文本的内容、思想和情感,而且要内化、积累和运用文本的语言和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赵利霞 《考试周刊》2014,(58):37-37
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呼唤语文教学回归本位,因为语文教育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教育工作者应如何传播这一文化呢?立足文本,构建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平台,深度解读文本,引领学生抵达作者的心灵深处,与作者内心相融,这也许是最有效的课堂,也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王红艳 《生活教育》2012,(22):90-92
面对现今的中职语文教育现状,语文课呈现出几种变异:语文课成了独角戏,语文课成了表演课,语文课成了多媒体演示课,语文课成了专业课。我们对中职语文的教学应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回归生活;凸显人文意识,多方面积极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适度地借助多种形式辅助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训练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如拂面的春风,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然而,静下心来审视语文课堂,扎扎实实的语文训练少了,课堂上的琅琅书声少了,学生思考质疑的时间被大量挤占。语文教学似乎已经偏离最终目的,偏离语文教学的本色。那么如何实现"原生态"的语文教学,为学生生命教育服务?文章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越来越难教",是众多语文教师的感叹。其主要原因是语文教学脱离本位的、烦琐浮华的倾向有愈演愈烈之势,主要表现在教学"套路"的华而不实。就如孔乙己,明明已经穷得连饭也吃不饱,却非要穿上那件标志身份的长衫,尽管那件长衫又破又脏——这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语文更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不断反思,不断探索,逐步认识到应该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不能孤立地教语文,而是要体现语文丰富的内涵。 一、生活即语文,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7.
词语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语)。运用多种方法,走进词语的世界,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  相似文献   

18.
词语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语)。运用多种方法,走进词语的世界,让词语成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色彩,不仅要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返璞归真、回归本位。  相似文献   

20.
语文,自1902年独立“门户”以来,似乎就没有过上几天安宁的日子:前天是“文”与“道”的“大打出手”,昨天是工具性、政治性、思想性的“分分合合”,今天是文学派、语言学派的“水火不容”……“内忧”此消彼长,“外患“接踵而来。1997年,社会各界口诛笔伐,一句“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责难把语文钉在了耻辱柱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