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11年10月,多家教育研究机构联合发布关于"教师对新课改的评价"的网络调查报告,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调查方的专家给出"超越成败与否的简单评价"的说法,让人失望。对于十年新课程改革,应该尽力尽责总结经验教训。当务之急,是要立即停止"覆灭""应试教育"这个口号和目标,彻底摒弃"转轨论",果断地结束混乱局面。在正常的轨道上,调整思路,根据矛盾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方法,逐步破解我国教育的各种难题。随着社会全面改革,逐渐舒缓和克服追求升学率的片面性;依靠国家法制大环境,严格依法治教;把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当作科学工作来做。十年课改的重要经验教训是,必须联系社会和国情来观察、对待教育现象;应该尊重教育改革发展自身的规律;建设高水平的团结的教育队伍。十年课改给予人们以深刻启示,它以极大的尖锐性和鲜明性再一次说明:"学生中心、经验课程、探究学习"(课程和教学应该主要使[是]学生直接经验),不能作为(中小)学校教育的独立或主导模式;要正视学校课程教学固有的内在的矛盾;重视反思历史,正确估量世界范围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教育界把"应试教育"作为众矢之的的批判态度以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流行提法,甚至在课改中反映出来的反对"知识本位"的说法,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片面的"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和倾向。这种态度和提法的危害之一在于造成理论意义上的混乱;危害之二在于使素质教育的意义发生演变,甚至走向反面。"知识本位"最大的问题在于以知识的标准来取代人的标准,它是一种片面的不成熟的做法,也导致教师在"知识本位"中发生异化。知识是教育的要义,新课改条件下教师对待知识应持客观正确的态度,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界把"应试教育"作为众矢之的的批判态度以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流行提法,甚至在课改中反映出来的反对"知识本位"的说法,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片面的"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和倾向.这种态度和提法的危害之一在于造成理论意义上的混乱;危害之二在于使素质教育的意义发生演变,甚至走向反面."知识本位"最大的问题在于以知识的标准来取代人的标准,它是一种片面的不成熟的做法,也导致教师在"知识本位"中发生异化.知识是教育的要义,新课改条件下教师对待知识应持客观正确的态度,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早在1988年 ,上海为实施跨世纪的素质教育工程 ,受原国家教委的委托 ,承担了适应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验。十多年来 ,上海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取得了颇丰的成就 ,尤其在应试教育盛行之时 ,上海为彻底打破应试教育 ,在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起到了排头兵作用。时至今日 ,上海课改的步伐并未停止 ,而是在此基础上 ,根据形势需要 ,除了总结一期课改 ,继续修改、完善、配套、推广一期课改教材外 ,又积极开展了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一、全新的教育理念一流的教育需要先进教育理念的支撑。上海在第二期课改中 ,明确…  相似文献   

5.
范玉莲  马晓红 《文教资料》2007,(23):154-155
自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至今十余年了,经各方努力,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应试教育"的局面并未根本改观。个中原因很多,其中对素质教育内涵把握上的错位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本文作者试通过"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对比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到图书馆走一遭,翻开各大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看一看,几乎大部分谈课改的文章都有共同的观点,那就是要摒弃什么传统的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云云。笔者不禁暗自思量:课改是要改掉应试教育吗?果真如此的话,素质高低又怎样衡量?窃以为,课改不是要改掉应试教育,而是要丰富完善我们目前的应试教育,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千余年的应试教育。应试能力的高低本身就是素质高低的重要体现,应试教育本来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应试教育"是新课改以来基础教育的众矢之的,并形成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对立。在教育实践中由对"应试教育"批判产生的对应试问题的混乱认识,影响了人们对教育过程的完整性和对正常应试活动的正确理解。究其原因,是由对不良应试训练命名不当和对"应试教育"内涵理解的错误造成的。"应试教育"应予以重新解读,回归其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8.
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鼓噪"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论调此伏彼起。这种论调的一个预设前提是,"应试"等同于"应试教育"。这样,反对"应试教育"就等同于反对学校教育中的任何考试、评价与应试。这种论调无疑是大错特错。我国基础教育界围绕"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论争已经数十年了,但应试教育的惯性仍未根除。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  相似文献   

9.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是主角,而是引导者""要给学生猎物,更要教给学生捕猎的方法""对话合作""师生是共同的学习体"这些课改理念都给我们的教育观念注入了全新的血液,使笔者激情满怀地投入教学中,决心做个生活的有心人.但课改路上并非一帆风顺,理想与现实相差很远.我曾上过许多堂公开课,记忆中最深刻的莫过于学习课改精神后上的第一节示范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相似文献   

10.
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我先后写过两篇评论文章。根据新的情况,打算再谈谈一些意见,试图对20多年的争论做点回顾,做点梳理工作,突出主要问题,着重想说:对所谓的"应试教育"一定要切实作一些理论探讨;对素质教育进行理论论证一定要严肃慎重;要恢复全面发展教育的权威,坚决跳出"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开战""转轨"的怪圈,鉴别、澄清"新课程理念"介入课程改革的理论是非,将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和实践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1.
徐止秀 《成才之路》2012,(24):78-59
正《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一项提高全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希望工程"。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将德育放在首位,德育中最重要的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体现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张国军  沈丽萍 《教师》2014,(28):94-94
正课改,教育战线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教育工作者不变的追求。它是黑夜里一盏不灭的明灯,引领着老师们向教育的制高点前行;它是征途中一个闪光的路标,永远闪耀着触不可及的神秘之光。走近课改,就踏上了新的征途;走进课改,就开始了教育生涯的一场蜕变!课改十余年,我想用四句诗来谈谈我的感受。腹有诗书气自华——有底蕴课改是一场革命,我们一线教师便是这场革命的主力军,如何将课改推向高潮,走向胜利?这需要我们教育人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初识"课改",在2004年的夏天,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比如"高分低能""畸形发展"等现象皆是应试教育的结果,因此素质教育是改革应试教育的重要出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也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在此改革的大潮中,生物学作为必修课之一,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进行素质教育,对此本人谈谈几点建议:一、明确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意识生物学是中学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研究生命物质及其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三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有特定的含义,即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否定应试教育,肯定应试教育就是否定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是在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基础上提出的,但应试教育又比片面追求升学率有更广泛的含义,它包括片面追求升学率等一切落后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等。它的主要含义正如1982年教育部总结了建国以来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经验教训颁布的《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指出的那样,是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的教育;只重知识忽视能力的教育;只重少数尖子学  相似文献   

15.
"高效课堂热"的形成具有多因性,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与多种教育力量交织共同促成了本次课改的发生。高效课堂改革在实践中并未完全秉承新课改的精神,致使其挣扎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急功近利与经验积累、抑教扬学与教学常理、操作套路与教育理念间的焦虑与煎熬中。加强理论攻坚与协同、构建教改累进机制、彻底解决"效""形"矛盾,是未来我国高效课堂改革持续、健康、深入推进的应然之举。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种教育模式在观念和实践上的差别构成了一对矛盾。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的教育,而应试教育强调的是单一地传授知识,培养应对考试的能力。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手段,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就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以避免重蹈应试教育覆辙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着重大的区别,但二者不是水火不容毫无联系的,这种区别只是思想观念上的区别,是一种思想倾向,在实际中很难找到纯粹的两种教育。如果硬要机械地对号入座,贴标签,只能导致理论和实际的混乱。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和完美人格的全面培养。近年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人们对素质教育的人士还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其实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它是一种力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健康个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誗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在理论、实践、历史、逻辑上,都是经不住检验的,是错误的。它把很多的理论问题和人们的思想搞乱了,至今还在流行,并影响、干扰着现实的教育、课程改革活动,其后果是堪忧的,必须坚决摒弃这一提法。誗我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  相似文献   

20.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素质教育星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的显著标志是什么?它与"应试教育"的根本性区别在哪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不难发现,这段话既对教育"转轨"提出了目标,又揭示出素质教育的显著标志。标志之一:面向全体学生。这在学校教育尤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我国新时期"教育机会均等"的教育观念。教育机会均等,是战后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