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调查以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导师制实施状况为调查对象,根据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认为本科生导师制形式化程度较浓厚、指导内容不够规范、考核机制缺乏科学性.文章提出本科生导师制要实现指导方式多样化,加强针对性指导;强化导师队伍,明确导师职责;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评体系,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成才.  相似文献   

2.
德育导师制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模式。对于德育导师制,首先要准确掌握何为德育导师制、为何实行德育导师制及如何实行德育导师制的深刻内涵;其次要彰显德育导师制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的加强、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和教学与改革的互联互动等价值;最后在策略选择上应明确德育导师职责及合理确定导师、加强德育导师本职工作的培训和学习、制定对德育导师的评价和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3.
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开辟了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但在实践中"双导师制"却存在着培养理念由"知识本位"偏向"就业本位"的错误;个性化、生活化的"双导师制"与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不协调;导师力量薄弱,受益学生少,制度红利不突出;导师动力不强,师生之间及导师之间交流不够;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现教学理念由"知识本位"和"职业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建立健全"双导师制"管理制度;加强"双导师制"导师队伍建设;建构导师小组,加强相互联系形成指导合力;增强学生的师范"专业情意",提高其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4.
“双导师制”打破了教育硕士研究生以理论知识为主、忽略教学实践的培养局限,强调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双导师制”存在教育硕士实践课程与中小学课程融合不足,中小学导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变动性大,校内外双导师缺乏有效交流与协作,“双导师制”执行措施和反馈整改力度不够等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探索,提出了“精心设置课程,将实践课程贯穿培养全过程;稳定导师队伍,有效提升中小学导师队伍素质;加强交流沟通,构建‘U-G-I-S’协同培养机制;创新实践教学,增强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效果;强化教育管理,加强‘双导师制’实施监控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和基本职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教师投入精力不足、因材施教实现难度大、学生主动性发挥不够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可从加强组织领导与制度建设、搞好导师队伍建设、丰富指导的载体和形式、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抓好指导内容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6.
“1+1+n导师制”工作模式是在我国高校推行的形式各异导师制的基础上集各家所长,结合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专业特点、学生特点,经过10年的实践而形成的特色工作模式.文章从“1+1+n导师制”工作模式的内涵、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运行成效及推广价值等方面入手对此工作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1+1+n导师制”工作模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同伴指导可以被定义为一种互助关系,即将两个年龄或经历相仿的人聚在一起,有经验或年长的一方通过正式、非正式的指导活动,为另一方提供帮扶或心理支持,最终提升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在我国高校实施同伴导师制,有利于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落实三全育人,并降低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概率。当前,实践研究成果不够、投入不足、实践过程缺乏规范、激励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等问题制约着同伴导师制在我国的发展,在网络时代如何发挥同伴导师的作用也有待探究。因此,要加强实践研究、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实施标准化流程管理、加强奖惩激励,寻求同伴导师制的网络新生长点。  相似文献   

8.
本科生导师制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实施的不断深入,其培养模式出现了一些问题,比较显著的就是实施过程中普遍缺少对专业价值观的重视。为此,提出构建突出专业价值的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将本科生导师制培养与专业职业特点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相结合,着重加强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本科生导师制是现代型本科教育新的教学理念。德州学院属于普通本科院校,存在着学生基础薄弱、导师队伍不够强大和学校的办学条件不够优越等现状。该校实施了软硬环境共建、“导师”的定位与团队建设、指导时间纵横结合、指导内容多元化以及形式上集体指导穿插个别培养这一立体化导师制。  相似文献   

10.
导师制是促进初任教师专业学习与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现行的导师制尚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包括师徒双方的选择欠民主、评价和激励制度不够完善、指导方式单一、指导内容狭窄等。可以从制度建设和运行规范层面着手改进,通过建立师徒双方自由选择制度、评价制度科学化、激励制度多样化等途径加强制度建设;通过拓展指导方式、丰富指导内容等来完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新建本科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具有重大价值意义,但在实践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新建本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在观念层面上应还原其"因材施教,帮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育人宗旨和理念;在具体对策措施上应按照合格评估要求努力实现本科生导师制全覆盖,切实建立导师与学生管理部门沟通协作机制,完善导师工作约束和激励机制,加强导师制配套制度建设,加大对本科生导师的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历史渊源的角度厘清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应有内涵,指出当前本科生导师制在研究与实践中对大学生精神成人教育内涵的缺失现状,分析了本科生导师制对突破当前大学生精神成人教育困境的重要价值,认为求真、向善、完美是本科生导师制视角下大学生精神成人教育的应有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学生发展存在学生价值观念亟待引导、自学能力亟须提升、创新思维亟待加强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本科教育质量。书院模式的内核是导师制,书院导师制具有更加偏重师生交往程度、注重导师体系建设、着重导师综合素质等特点。大学书院导师制的实施能够以濡染观摩为原点,提领本科生价值取向;以启发诱导为本原,提升本科生自学能力;以合作科研为基础,提高本科生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导师制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定位不够准确;导师与行政辅导员的关系没有理顺;导师与专业课任课教师角色含糊,存在职责盲区;与导师制相关的检查、监督、激励、奖励机制尚未建全。为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策略:建立适合专业特点的导师制基本模式;制定明确详细的导师职责;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制订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师生进行专门培训。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导师制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导师制的特点,重点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初步实践成果,加强了继续执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对学分制条件下实施导师制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实施导师制是学分制条件下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措施。实施导师制必须在运作机制上注意导师制与专职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相结合、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相结合、导师制与建立指导目标责任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本科校内双导师制实施中存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之间沟通不顺畅、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培养实践技能单一、企业导师受学生重视度不够等问题。建立校内创新设计指导教师和校内实训加工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培养体系、平台建设和双导师制运行机制,以研究小组为单位—问题为导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将企业案例式教学、课赛一体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使课程设置更加实用化,经过长时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整,形成了应用型本科校内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实行学业导师制还面临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管理模式,恰当地运用全程制导师制管理模式和交叉式导师制管理模式,最终实现学业导师制管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该文就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推行本科生"综合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目前我国高校本科生综合导师制实施的特点和成效,剖析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校、老师和学生认识均不够,缺乏相关制度保障和相应激励措施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师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质量可直接反映大学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农资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存在学生重视不够、教学资源相对不足、部分论文选题不当、部分论文完成时间仓促和写作不够规范等问题。采取深化教学改革、巩固学生专业思想、实行导师制、加强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严把选题关、改善教学条件、完善管理制度和建立毕业论文评优表彰制度等措施,切实提高农资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