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家平 《农村教育》2007,(12):49-50
个性化写作是指在学生天赋所及的范围内极大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充满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使其个性在写作中得以凸现。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必然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然而,“个性化”不等同于“自由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与作文“接触”.寻找学生与作文的“交叉点”及“未定点”.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写作.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思想情感来创新和丰富作文。  相似文献   

2.
如何才能在作文教学中激情激趣,让学生真正产生写作的欲望甚至冲动?如何才能解决学生个性化写作问题,使学生人人有提升、个个得发展?这是我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始终没有解决的问题。近来,我参加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五”重点课题“中小学个性化作文”的系列教改活动,并尝试借助计算机网络对高三学生进行“网络环境与个性化高三作文辅导”实验,结果,惊喜地发现自己找寻到了作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尊重学生写作个性、提倡学生写个性化作文,已成为作文教学的主旋律。“所谓个性化作文,是指学生能自主的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个性化作文的基本内涵。”但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由于过分强调  相似文献   

4.
心里上的“怕” ,思维上的“窄” ,行动上的“懒” ,语言上的“瘪” ,技巧上的“拙” ,是当前中学生作文存在的通病 ,而其根源在于缺乏个性化。因而 ,倡导作文个性化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 ,主要是“自主”与“创新” ,我们作文教学的着眼点也应该在这儿。一、自主1.培养独立意识。使学生认识到 ,写作是一种生命的活动、精神的活动。因此 ,它完全是自己的事 ,自己是写作的主人 ,所有与写作有关的事情 ,都得“事必躬亲” ,“写作需要搜集素材 ,可以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 ,通…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语文标准》在阐述写作能力的培养时,提出如下要求:“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实现写作个性化,使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可见其目的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材立意,引发真情实感,这就为作文教学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应该打破旧的作文教学模式,营造一个“新”、“活”、“灵”的写作大氛围。就是抓住学生原生态写作与教师个性化写作的契合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使写作变成他们的心灵之声。一、搞清何为原生态创作“原生态”就是最真实、最自然、最本质的状态,联系我们现今的写作要求,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这正是一种写作…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少年儿童有着许多新时代的特点,与之相关紧密的小学作文教学必然也要发生一些新的变化。《语文课程标准》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第一学段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强调“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因此,小学生的个性化作文实质就是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中学作文要表达学生真情实感。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写作的个性化,改变以往作文内容“空洞无物”“千人一面”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的指导下研究提升学生个性化写作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8.
当今语文作文教学正处于从“教化取向作文向能力取向作文”转型过程中,它要求在作文教学中把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作为作文教学的中心,使得写作教学生活化、能力化、个性化.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导“活”话题,利用“师生”对话互动,灵活地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感受生活,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素材.激“活”作文教学辅助手段,使学生自主地学写、能写、爱写.培养学生语言的个性化、思维方式的多样化,体现了写法指导的“能力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采用开放的形式,让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个性化首先是思维的个性化。作文思维的个性化,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作文训练的核心。它能解决“有个性地”、“有创意地表达”的问题——这是我们作文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也开辟出崭新的天地。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个性化作文教学作为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尊重学生个性”、“追求个性化写作”、“个性化的作文教学”等理念为处于困境中的作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其间涌现出了一批写作尖子和优秀的作文,人们觉得作文教学似乎找到了一条真正的出路。可冷静地审视当下的作文教学,我们发现在学生中出现了打着所谓个性化作文旗号的“新八股文”。  相似文献   

11.
薛晓辉 《现代语文》2006,(4):105-106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现实中“对写作的束缚”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不仅表现在对作文内容和形式的限制上,还表现在对作文的评价上,因此在呼唤作文个性化的今天,同样也呼唤评价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家苏步青曾说过:“假如由我来命语文考试的试题,我将只出一篇作文。”美国学者认为:“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第一技能,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郭思乐教授提出“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新理念,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整个写作过程的创造者,教师只是一个启发者、引导者,对转变当前教师的作文教学理念和行为大有裨益。笔者在总结多年作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研究生本理论,注重培养学生作文写作的主动意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对写作素材的积累,放宽作文评价机制,使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之在作文写作中能够实现抒发情感的需要,开创性地提出“三段八步”作文教学模式。“三段”是指“前写作阶段、写作阶段、后写作阶段”三个阶段;“八步”是指“观察、阅读、思考,情景、提纲、作文,交流、展评”在课堂教学中的八个步骤。实践证明,“三段八步”作文教学模式使作文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3.
泉水叮咚     
心里上的“怕”.思维上的“窄”.行动上的“懒”.语言上的“瘪”.技巧上的“拙”.是当前中学生作文存在的通病.而其根源在于缺乏个性化。因而,倡导作文个性化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主要是“自主”与“创新”.我们作文教学的着眼点也应该在这儿。  相似文献   

14.
吴春莉 《小学生》2010,(7):43-43
1发展学生个性是完成限时作文的前提写作是最具个性化的事情。北师大教授刘锡庆指出:“作文教学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一句话,写作是个性的解放。作文教学与个性解放互为因果,个性得到解放,写作文时才能顺畅地表达,同时通过作文使学生个性进一步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在作文教学上有创新意识,努力开发出符合二十一世纪学生特点、与时俱进的作文命题,以开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写作教学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南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大力提倡作文个性化的今天,我们的作文教学在经历了“历史的困惑”之后.走到了“现实的尴尬”——仍处于困境而  相似文献   

17.
个性化写作课题的提出是针对学生作文而言的。写作不是作文,但作文可以是写作。要使学生作文进入写作的层面,必须使其具有个性,具有独立创制的特征。这其中的问题很多,但最要紧、最直接的就是作文的命题。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加以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8.
写作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教”学生“学”写作。“教”这一行为就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这一行为就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源自教师个性化教学的思想和方法。所以,个性化的“教”是个性化的“学”之前提,个性化的“学”是个性化的“教”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刘云云 《现代语文》2009,(2):117-117
个性化作文是指具有写作主体鲜明个性特征的学生习作,学生是写作的土体,作文训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个性化思维活动。学生书写自己的认识、感受,这种认识和感受是别人代替不了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束缚,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造潜能,构建“开放式”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作文教学,但是“作文不好教”却是许多语文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是“用我笔写我心”。而是围绕着教师的思路来写作。作文教学是学生自由表达的阵地。学生只有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个性化地表达自己对文字与情感的诉求,才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作文教学。所以,在这里,我们提出“个性化作文”的概念。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由此可见,个性化作文教学就是回归学生个体需要的作文教学。下面,笔者就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五”的教学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