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能促进学生的交流讨论,使课堂学习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2.
物理是一门具有显明实验性、科学性以及生活性的科目,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复杂的物理概念、变幻的物理现象、繁多的知识重点都使初中生学习物理变得不易。因此,教师应寻求教法上的创新,对物理教材进行深度剖析,依据初中阶段学生心理的探求欲望,将物理知识问题化,物理问题情境化。依借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深度感知,拓展其思维能力,促进其探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基础与关键所在,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认为,学习物理的首要问题是要弄清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物理概念的学习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建构与拓展. 高中物理教学应当致力于让学生学会思维.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取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它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在物理概念复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营造原汁原味的物理学习情境,如体验型情境、研究型情境和拓展型情境等,充分考虑学生的先前知识,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问题链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从原来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建构新的知识网络;通过变式训练,疏通思维障碍,帮助学生建构并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完整地经历问题研究与解决过程,通过演绎、分析、归纳等能力的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袁光军 《考试》2012,(5):12-13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和生活环境,要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最直接、最自然的问题情境;数学教学要从渗透德育,激发学习兴趣,创设促进学生理解概念、法则的问题情境;数学教学要从数学的实用性,数学的科学性出发,创设出切近学生思维水平的问题情境。可见,问题情境是学习数学的第一道门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学习调研中,物理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最难的、压力最大的科目。而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知识是学生望而却步原因之一;教材呆板的实例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是学生怕学物理的原因之二。新课程理念强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物理,倡导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探究、分析和应用"这一重要的物理活动过程。在这里,创设问题情境显得尤为重要。创设切合实际的物理问题情境,能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使学生容易理解与接受;创设适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心理发展水平的物理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情境创设问题,让问题式教学有情境支撑,有利于学生深度学习的开展和高阶思维的培养。文章从情境的选择和问题的设计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设计基于情境支撑的地理问题,指出:创设的情境要真实鲜活、有趣有味、承上启下;借助认知冲突、知识生成、盲区和误区、求同求异思维、实践活动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实施"做中学""悟中学"。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由此可见,创设问题情境对数学课堂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阐述了情境创设要注意的三大方面问题,以此达到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魅力,进而达到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重要理念是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数学、感悟理解数学,这对数学教师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提出了要求。"问题情境"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最初环节,其设计的好坏将影响整堂数学课的走向。如何设计"问题情境",是落实新课标理念、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由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出发,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下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学习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加强和贯穿英语课堂,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 g盐放入你的口中,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 g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就将15 g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溶人情境之中,才能显出活力和美感。在复习课中,对于已学过的知识和似曾相识的题目,仅仅通过归纳总结,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有效复习的目的。但教师若以"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理念为突破口,精心设计教学  相似文献   

13.
张惠 《安徽教育》2010,(9):52-52
<正>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创设问题情境已成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成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生成问题,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从而主动建构知识,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很重要。然而仅仅创设问题情境还不够,作为教师来说,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各种问题时可采取一系列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正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创设的各种情境。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与文本之间交互的过程。当学生运用自己的观点去解读文本内容时,脑海中自然会建构出一个全新的概念。以问题为载体,创设各问题情境,必然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建构。那么,如何抓住课堂教学中思维这个"魂",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呢?本文试立足于数学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情境创设的技巧。  相似文献   

16.
高中数学课标课程教学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标课程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布朗和柯林斯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认知过程,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运用知识,就应该为其创设相应的认知情境,即是情境学习,让学生参与到有关知  相似文献   

17.
庞洪 《化学教与学》2013,(6):39-40,42
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问题是情境的灵魂。"问题情境创设"就是在学生新旧认知结构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强烈的探求知识的愿望和动机。化学学习分为五个阶段。文章着重从五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出发,讨论如何进行"问题情境创设",从而让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从课堂提问到新概念的形成与确立,新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和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与提高,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无不从"问题"开始,并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因此,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师生重组知识,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就是"问题"的教学.为此,我们经常采用"愤悱情境"或"问题情境"的形式设置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根本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  相似文献   

19.
有效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解决数学学习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激励学生主动投入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富有趣味性、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20.
"知识问题化 问题情境化"是将所需复习元素化合物的主干知识设计成相关情境下的问题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从物质的应用角度出发,问题设计时应将多模块知识进行整合,同时能帮助学生形成学科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