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近年来,出版者因其出版物侵权而当被告并被法院判定侵权的案件越来越多.法院判定出版者侵权的理由相当一部分是出版者在其出版活动中对相关事项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那么,什么是出版者的"合理注意义务"?出版者合理注意义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现据自己对相关法律文件和案例的学习,结合几年来的版权工作实践谈一些体会,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3.
出版者是否尽到合理注意义务是其合法来源抗辩成立与否的核心标准。在著作权侵权纠纷司法审判实践中,囿于法院对合法来源抗辩制度的价值缺乏全面认识以及对“合法授权”的理解未结合出版者与作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导致出版者需承担的注意义务过重,出版者以出版、发行行为具有合法授权为由主张免除赔偿责任的抗辩难以获得支持。为了从源头上打击著作权侵权行为,保障出版者等作品传播主体的正常经营活动,有必要适当减轻出版者的合理注意义务,仅要求其对出版行为的授权、稿件来源和署名、所编辑出版物的内容等事项在其能力范围内承担有限注意义务,因授权者过错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失直接由出版合同的相对人承担,以此规范作品创作活动,整治出版授权秩序。  相似文献   

4.
合理注意义务在法律上确立了编辑出版者应承担的法定义务,但这项义务的内涵和标准并不清晰,最核心的问题是义务的边界在何处。面对日益猖獗的侵权违法行为,编辑出版者应有自己的应对策略,建设完备的符合合理注意义务要求的配套行业制度。  相似文献   

5.
出版者被称为文化市场的"守门者",肩负着宣传社会主义文化和稳定文化市场秩序的责任.由此,我国通过司法解释为出版者设立了合理注意义务.依照民法的过错责任理论,出版者违反了合理注意义务将导致赔偿责任的承担.虽司法解释规定了合理注意义务的范围,但通过对428个涉出版者合理注意义务的案例分析发现,实践中注意义务标准的判断较为复杂.法院考量的因素包括出版者所举证据的完整性、文责自负条款的效力、对同领域特定作品是否尽审查义务等.出版者要防止自身举证不能或者未能尽合理注意义务而承担无谓的赔偿责任,既需要提高证据意识,还要完善来稿登记制度、强化对署名的审查以及完善审稿制度,确保有效履行合理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6.
李彩  王晴  张玉楠 《编辑学报》2014,26(4):367-369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编辑部开展了期刊网络出版工作,根据实践经验提出:1)内容的及时更新和完善是期刊网络出版的基本要求;2)要建立文章内部信息链接,为读者阅读提供方便;3)要建立参考文献导出链接,实现资源集成服务;4)要与期刊数据库、DOI中心、二维码等建立导入链接,促进期刊文章传播;5)要创建Email Alert和RSS订阅,提供主动推送服务。  相似文献   

7.
网络出版的权利与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网络出版行为,即将作品公之于众的行为,可以由任何上网发布信息的用户--作者自己完成,因此,由网络出版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复杂.但大体上,我们可以从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来描述.  相似文献   

8.
“合理注意义务”是法律赋予出版者的责任和义务,然而践行却不易,“注意”不够,侵权隐患重重;“注意”过火,有时却会引火烧身.出版人只有不断加强版权意识,签署合同时留足证据材料,且行且探索,且行且谨饬.  相似文献   

9.
相当多的出版社,甚至包括某些著名出版社都认为,按照国家版权局制作的标准的《图书出版合同》与作者签订了协议,就意味着出版社对于图书的版权情况尽到了法定审查义务,即使图书出版后被认定侵权,也只应由侵权作者承担全部侵权责任,而不应由出版社承担。但是,这种认识是否符合法  相似文献   

10.
数字出版作为区别于传统出版的新模式,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传统的版权法与侵权法均制定于纸质出版时代,在调整数字出版平台所涉侵权行为时显得力不从心。当前的法律规定未考虑数字出版平台所涉侵权行为的特殊性,加之司法实务中未对数字出版平台的法律属性进行准确界定,由此造成了当前法律适用标准不统一和法律规则设置不完善的双重困境。本文通过对数字出版平台的法律属性进行划分,确定其具有网络内容提供者(ICP)与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ISP)两种不同属性,应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则。开放型数字出版平台作为ISP应直接适用《民法典》关于网络侵权的相关规则,包括“避风港原则”与“红旗规则”。封闭型数字出版平台作为ICP对作品负有事先的审查义务,应对其出版的作品内容是否侵犯他人的著作权、人格权等合法权益进行合理审查,否则应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1.
科技学术期刊界的浮躁现象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立龙 《编辑学报》2004,16(5):366-367
总结现阶段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界形形色色的浮躁现象,指出浮躁的严重后果.通过分析造成浮躁的社会、行业和个人原因,探讨克服浮躁的具体对策,以期我国科技学术期刊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网络出版平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国内外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网络出版平台的现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网络出版平台的优势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专业集群化网络出版平台未来的发展,为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网络出版平台今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鲸惊  韩建  黄河清 《编辑学报》2012,24(2):175-177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发展十分迅速,对期刊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期刊编辑必须在主观意识上发生根本性转变:增强良性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期刊定位的意识,具有更加高远的前瞻性;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熟练掌握数字化编辑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数字化出版的不断深化,实现科技期刊的网络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14.
李锋  赵惠祥  巩倩  陈华 《编辑学报》2013,25(5):466-468
在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形势迫切而进展不大的情况下,认为编营分离制度是科技期刊改革的可行性选择。从编营分离制度的含义、来源、理论基础、典型案例等方面分析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技期刊的发展问题。从科技期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切入,论述时下比较敏感的收取论文发表费和“人情稿”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编辑素质、期刊质量、编者-作者-读者的关系等问题,旨在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秦威 《编辑学报》2008,20(6):513-514
政府机构改革与科技体制改革的发展,科技期刊的环境发生变化,科技期刊的出版产生了多种合作关系.该文介绍一种类型的学术期刊合作出版.  相似文献   

17.
多元化出版冲击下科技期刊传统出版模式的对策与措施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通过对传统出版和数字化出版现状的分析及<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在传统出版和数字化出版中的探索,认为在多元化出版的今天,传统出版应积极探索数字化出版的方式并主导数字化出版,两者相互包容和促进,并且以技术发展商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才能使我国出版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蒿 《编辑学报》2012,24(3):294-296
在分析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数字时代科技期刊编辑角色定位的重要性,探讨科技期刊编辑应如何实现出版意识的强化与转变,以适应乃至促进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  相似文献   

19.
魏常友  罗维 《编辑学报》2013,25(4):372-373
虚拟化技术的发展与云计算的兴起,科技期刊管理模式与内容发布形式的变化,使得科技期刊管理信息化有了新的模式与内涵。本文从数字化科技期刊的稿件管理模式、内容发布模式与增值模式等进行分析,为科技期刊数字化管理与网络化发展抛砖引玉,为基于云模式的科技期刊内容管理系统研究提供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