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台湾地区产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台湾地区产业硕士研究生以培养企业发展急需的高科技人才为目标,依托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共赢紧密结合的培养机制,通过深度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研发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成效显著。这给大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带来以下几点启示: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找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改革招生制度,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吸引力;开展联合培养,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理论与实践兼顾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行业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行业企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重要使命,但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却始终存在着培养目标大同小异、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围绕行业高校如何提高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结合长期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重塑研究生培养目标,实施学科“交叉融合”新战略,构建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适合并符合新时代行业高校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路径,更好地服务于行业企业,支撑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特色建设应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突破口,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从指导思想、培养模式、培养特色、课程体系及学生自我培养引导机制等方面进行构建与实现。  相似文献   

4.
瞄准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深入分析企业发展对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涵盖培养方案制定、研究课题遴选、培养过程控制、培养质量评价、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一整套研究生培养体系,并不断优化。为地方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输送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5.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景与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按不同需求分类定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规范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与研究等对策,以期推动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巴西、印度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型、人口膨胀和资源紧张的压力下,将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作为人才强国的重要抓手,探索出了颇具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发展中国家研究生教育模式纵览本科教育延续模式墨西哥的研究生教育已形成了发现、创造知识和培养社会高级技能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整体性转型,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塑成适应ZI世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当务之急。我校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的形势下,不断摸索探寻,逐渐形成了一套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整体性转型办法。我校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办学指导观念,坚持“优势求生存,特色求发展”的学科建设原则,坚持“人才培养、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培养对象。在总结分析现有培养模式特征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工程应用和企业需求的机械类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重构思路,构建了具有可持续性和船舶特色的机械类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及其考核体系,阐述了重构培养方案的实施方法和要点,为全员全程提高机械类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是培养区域经济建设特色人才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应用越南语专业为例,分析了特色专业建设的背景,提出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应用越南语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原则;明确了应用越南语专业特色和课程一体化建设着重从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国际化“双师型”教学团队四个方面的实践路径,形成本专业的特色和品牌,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外语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办学规模越来越大,专业特色越来越鲜明,但是要满足社会和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就要积极探索高职院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特色。文章通过对国内高职院校研究生培养实践的研究,台湾地区、英国及日本职业院校研究生培养的剖析提出我国高职院校研究生培养的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职业性、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提供者,必须在宏观上紧扣这种变化中的社会需求、转型需求进行改革和创新。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社会认同危机尚未消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展缓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已然构成改革的瓶颈。为了适应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重新确立以增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贡献能力为首要目标;以实践为核心重建彰显专业学位特色的培养模式;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财经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研究生教育应积极探索跨学科与工学相结合,以大学为主,由大学、科研院所和社会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科优势,建设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突破学科和部门壁垒,打造跨学科的校内外联合导师组;坚持工学结合,多部门参与人才创新应用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3.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创新人才已成为社会的亟需。为了给社会培养其亟需的人才,中国的高等教育已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其发展方向。本文首先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创新能力理解为学生所具备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然后从培养模式的三个方面——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评价体系论述如何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完善现行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紧密结合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类型、培养过程及方式、质量评价及保障等方面,尝试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以形成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各类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要以产业需求为引领。地方高校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需明确定位与特色,聚焦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探索以突出实践能力的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分析了影响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素养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从如何提升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素养能力、如何打造德才兼备的导师队伍、如何丰富实践教学形式等方面对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其培养模式应具备创新特色,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符合行业需求。然而,目前的培养模式,和学术性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上界定较为模糊,难以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立之初所期望的效果。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能够充分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得所培养的研究生能够很好地符合行业需求,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培养"基地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理工科院校为培养和造就东北老工业基地急需的各类高层次工程硕士人才,必须实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以创新基地为平台,构建研究生培养的"基地模式",凸现"基地模式"的特色.此外,实践"基地模式"还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制订特色鲜明的培养方案;二是精心组织好"双导师"队伍;三是注意论文选题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四是加强基地管理水平;五是积极拓展资金渠道,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日益繁荣并向世界开放,我国土木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必将面临新的挑战,高级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甚至成为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因此,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前土木工程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不仅要求其为社会培养现代高科技研究型人才,而且更需要培养大量高级管理、技术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如何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这是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又一个挑战(熊玲,李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  相似文献   

19.
构建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培养环境与机制,培养未来能够解决综合性重大科技和社会问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趋势,也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课题。与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相比,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具有知识多元、问题导向、协同创新等特性,也具有非常迫切的驱动力。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其生成路径和一些重要特征。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与特色选择合适的学位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从国家发展高度、人才战略定位、学科特色和行业需求出发,适时调整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知识结构,以实习实践与学位论文并重,与本行业代表性企事业单位建立实训基地,针对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探索复合型人才的协同培养模式,提升就业岗位适应能力,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