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教材(人教课标版)容量大,课文的篇幅也较长,而教学时间却有限。我觉得处理这类课文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克服面面俱到的弊病,对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要敢于大胆取舍,对一堂课的教学安排要善于突出一个重点。这个重点应该是课文中最能表达作者写作目的之精华和表明读写规律性知识的地方。对确定的重点教学内容,要从整体入手,精心设计教法,引导学生精读细析,非重点部分则以读代讲,快节奏过去。这样不仅能做到长文短教,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学有所得。突出教学重点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抓住一句一词,串联一篇许多课文中都有画龙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2.
小学讲读教学的根本要求是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的宇、词、句、篇章结构。我在进行字、词、句、篇章结构的教学时,主要抓紧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个是“讲解清楚”,一个是“多写多练”。“讲解清楚”和“多写多练”都是根据课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汉语词汇丰富,句式多变,如果在教学中孤立讲解,漫无目的地追求讲深讲透,那就容易使基础知识教学与课文讲解分离开来,不能达  相似文献   

3.
所谓问点就是教师在讲授时提出问题的切入点.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设问的地方很多,但又不能随意设问,这就要优选问点.1、问点要着眼于突山重点.这就是说设问要选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这“点子”就是课文的重点、知识点;这“关键”就是教学的目的目标.如《将相和》可抓住题目发问:“将”指谁?“相”指谁?他们为什么闹不和?后来又为什么和好?《我的战友邱少云》可抓住“纹丝不动”一词发问:“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必须“纹丝不动”?怎样“纹丝不动”?“纹丝不动”的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抓住课文的重点进行设问,能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完整的了解,从而掌握文章的重点知识.  相似文献   

4.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加强词语教学是当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项必要措施.现在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实践情况和初步体会.一、讲解词语要注意联系课文.讲解词语最基本的方法是给词语下定义.但如果光下定义,脱离了课文,对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与运用词语都没有好处.比如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糟得很’和‘好得很’”一节里有“满城风雨”一词.我第一次教这一课时,就光给这个词下了“比喻某一件事情传播很广,引起轰动,到处议论纷纷”的定义.我以为这个定义已说得清清楚楚,无需多讲了;可是当我出了包括“满城风雨”在内的几个词让学生作一次写一段话练习时,从一个小组统计,有不少学生对这个词语没有掌握或没有完全掌握.这一情况引起了我的深思,原来是在讲解词语时脱离了课文,没有通过词语把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的农民运动的伟大力量和重大影响揭示出来,而是就词语讲词语.吸取了这一次的教训,在第二次教这一课时,我把“满城风雨”放到课文中进行讲解:正因为“一切帝国主  相似文献   

5.
《我和企鹅》是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本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是“用词要准确”。根据这一重点,在三篇讲读课文后的练习中都安排了相应的训练内容。如,读写词语、词语境空、替换词语比较意思等。《我和企鹅》则以“回答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说出作者用哪些词句来表达“我”对企鹅的喜爱。课文中写企鹅的词语,有的是生词,要通过查字典来理解其意思,有的虽然不是生词,但在文中有特定的含意,则要通过联系上下文才能正确理解其意思。词语教学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在整体认识课文的基础上恰当地进行分析和讲解。一、抓住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科学知识课文的教学中往往出现两种倾向:或者停留在“科学知识”的讲授,降低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或者局限于语文课的一般教法,忽略了教材本身的知识性特点。显然,这两种教法都是不妥的。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好这类课文的教法呢?我们认为,应该抓住以下几点: 一、突出科学知识的重点。常识性课文的教学重点无疑是该课要介绍给学生的有关知识。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就要使学生懂得鱼、燕子、牛、壁虎几种动物的尾巴有什么功能;教学《院子里的悄悄话》,就要使学生掌握树的年轮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我的“自白”书》时,我抓住“自白”一词,区别比较,直奔重点,对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很有帮助。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查字典预习,了解到“自我表白”是“自白”的本意;接着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里有几处出现了“自白”这个词?它们的意思和作用是不是都一样?不一会儿,教室里活跃起来了。学生你争我辩,各执其辞。此时,我引导学生认识课文写作的特殊时间和环境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大家的意见很快得到了统一:课文中共有三个“自白”,它们的意思各不相同,各有各的作用。课题中的“自白”,加了引号,是反意,表示蔑视,说明这不是敌人所  相似文献   

8.
〔《登山》主要讲了列宁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 ,走危险的小路上山看日出 ,回来时仍坚持走险路的事。文章条理清晰 ,中心明确。基于课文的特点 ,两例均按照中心突破、层层剖析以辐射全文的思路进行教学 ,但教法上各有特色。教法一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 ,理解中心句 ,以辐射全文 ;教法二抓住重点词 ,理解中心句 ,以辐射全文。〕教法一引导读悟相机点拨□江苏蒋文汇一、找出课文的中心段落。1 阅读课文 ,找一找 ,哪一小节集中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2 学生阅读并找出最后一段。3 (投影片打出最后一段)学生齐读 :“就是因为我害怕它。”…  相似文献   

9.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因素,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致力于语感的培养。几年来我参加了“教学与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研究”的课题实验教学。我们以联想方法为主组织课文教学(主要是指阅读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语言文字及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发展形象思维,扎扎实实地提高语感能力。 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低、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理解,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如:在教学九义教材第一册第五课《小竹排在画中游》,我根据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只注意事物的表面现象的特点,注意让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例如在讲到“树木”一词,我这样设计提问:“许许多多的树,我们叫树木。一棵树叫不叫树木?”学生根据老师给的定义,理解了“树木”这个词的含义,准确回答了问题。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联想,让学生体会课文中描写的情景:“这些树一棵挨一棵,书上用了哪个词来写它们?”学生回答:“密。”我又问:“像这样密密麻麻的树,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写文章要抓住重点,突出中心。讲解课文也要注意这一条。《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通过记叙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经过,歌颂了红军指战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为了突出这个中心,我是这样讲解的:人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意思是说,标题集中地反映着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学之前,我抓住标题认真琢  相似文献   

11.
在地理教学中,可根据课文类型不同,采用下面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一)以题统篇教学法。这种教法主要是从课题入手,通过对课文标题的分析来突出课文的重点。例如讲解《世界屋脊》时,可让学生把“世界屋脊”审清,这样就明确了本课所叙述的是“青藏高原”的重点。随之,课文内容则让学生按尝试法进行自学。(二)熟读明义教学法。这种教法主要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多次阅读课文,以收到“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多次反复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的课文要采取不同的教法,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但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一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篇课文拿上来,总是教字词、初读课文、分段、逐段讲读、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二套程式教法,缺乏应有的变化,学生感到没有兴味。近年来,我们就在讲读教学中如何打破逐段讲读这一程式化教法做了一些尝试,现介绍如下: 一、从释题入手。 文章的题目,往往就是课文的中心所在,教学可以直接从释题入手。如《奇异的琥珀》一文,教师在帮助学生搞清楚:“琥珀”和“奇异”这两个词的意思和“奇异的琥珀”的含义以后,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找出课文哪一段是着重写这块琥珀的“奇异”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奇异”在哪里?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讨论得出: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趴着”,可以看见它们  相似文献   

13.
【教材简析与教法提示】: 《难忘的一课》是篇讲读课文,内容是讲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所见到的动人情景,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贯穿全文。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一段故事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串通内容的主线,又是表达情感的主线。教学中,要抓住这条主线,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上课时,可以通过检查预习,先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然后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个贯穿全文的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一边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一边引导学生体会思想感情,做到学文不断  相似文献   

14.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一项繁重任务。为了攻破这一教学难关 ,几年来 ,我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富词汇教学于整体教学中  词汇教学不是孤立的教学环节 ,要与课文教学重点挂钩。在学生已经会拼、读、写的基本上 ,选择一些常用的 ,在用法上难于掌握或易于混淆的词和习惯用语进行重点讲解及专门训练 ,并通过这些词来全面理解和掌握课文 ,不搞“词汇个个开花”、面面俱到。例如 ,初中英语第二册第七十五课 ,共有单词及词组 12个 ,我只重点讲解其中的 6个 ,并恰当地把握讲解的深度…  相似文献   

15.
崔生恩 《陕西教育》2001,(12):22-22
为了探索创新教学,改革课堂教法,提高教学质量,我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采用“问题法”教学,取得满意效果。 一、具体做法: 课前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编写出不同形式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上课导入新课后挂出小黑板,要求学生依据题目看课文找答案,并用铅笔在书上划出来。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相似文献   

16.
《小语教学大纲》指出,“词义教学很重要.只有讲清学生不理解的词语和对表现中心思想有较大作用的词语,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重要词语呢?有人完全否定以词解词;有人主张把参考资料中的注释都抄给学生,有人则主张不必要抄;总之,众说纷纭.我认为,还是从课文实际、词语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采用灵活的教法为好.下面是我对词义教学的十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正>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的作用。一、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当前文言文教学主要存在几个弊端:1.教法、学法僵化。许多教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原则,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要么以课文讲解为核心,逐段翻译,要么以古汉语知识为线索,把课文当作一个例子,讲解古汉语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教法”词目后附的英文是“teaching method”,在《教育大辞典》中,“教法学”词目后附的英文也是“teach-ing method”。这种同词两译的现象,说明人们对“教法”一词的理解存在分歧。“教法”作为教学理论的一个常用术语,在我国是与学科教学理论密切关联着的。诸如“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等等。其使用范围往往限定在学科教学理论领域,含义非常明确,即指各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各种具体的教授方式。在西方教育理论中,英文Teaching methods这一术语的基本含义是“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讲解教材和组织活动内容的一般程序”,与我国教学理论中“教法”这一术语的含义是完全合辙的。因此,将Teachingmethod作为“教法”的对应词是正确的,而将其作为“教学法”的对应词则是不恰当的。另外,中外教学理论中对“教学方法”(英文  相似文献   

19.
第二单元是一组侧重于指导“读”的课文,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训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本组课文,使学生知道读文章应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使学生学会抓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古诗二首《宿建德江》、《鹿柴》优美流畅,浅显易懂.教学时要计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 用自己的话讲解诗的意思.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反覆朗读体会在这两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赤壁之战》是本单元的讲读课文.教学中要紧扣重点训练项目,使学生学会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基本方法.教学时要先布置学生预习,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再联系读写例话进行教学.学生可根据例话中介绍的抓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来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20.
朱华忠 《师道》2009,(2):30-32
引言:我在初中生物课堂开展“我当老师来上课”的探索已经进行了3年多。每次课堂,由6个学生当老师来上课——第一个小老师一般是复习和引入;中间4个小老师讲解课文;最后一个小老师补充、归纳和点评;我在下课前几分钟,视情况,“提纲挈领”“画龙点睛”与“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